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何为阿弥陀佛的真义


   日期:2014/3/4 8: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很古的时候,他原是世自在王佛时的法藏比丘,受到世自在王佛的教化,自愿成就一个尽善尽美的佛国(极乐净土),并要以最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发了四十八誓愿,因此成就了他成佛的愿望,而成为阿弥陀佛,现在仍在西方净土说经讲法。据说,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够避免一切痛苦。

阿弥陀佛因地在我们娑婆世界发愿,在我们娑婆世界广劫修行六度万行,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阿弥陀佛与我们娑婆世界缘深故也,并且特别与我们中华民族有缘。何以故?因为阿弥陀佛不仅从初发大愿开始修行起,与我们缘深,而且阿弥陀佛成佛以后,经常来我们中国说法化度,以天台丰干,净宗二祖善导大师,净宗六祖永明大师为证。所以我们生在中国应感到骄傲欣喜,特别是得闻净土法门,更是阿弥陀佛佛力加被!

阿弥陀佛故事的经典,早在东汉即有翻译。六朝时强调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弥陀佛信仰上,并逐渐形成后来的净土宗。随着净土宗在中国的普及,阿弥陀佛成为最“流行”的佛陀。

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以无尽愿力誓度一切众生,不舍悲愿,以无量光明照笃行者,业障重罪皆可消减。凡持其名号者,生前获佛护佑,消除一切灾祸业苦;死后更可化生其极乐净土,得享一切安乐。

阿弥陀佛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在无量劫前成佛,自无生日一说,该生日其实是永明延寿大师的生日,因为永明延寿大师被公认为是阿弥陀佛再来,因此以此作为阿弥陀佛的生日。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为其它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于现存大乘经论中,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有二百余部,可见有关弥陀信仰及净土教义之深入人心。《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观无量寿经》上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

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乔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时有一尊佛出世,称为世自在王如来 (锭光如来以后的第五十三佛,锭光如来亦名燃灯佛)。乔尸迦王听佛说法,心怀畅悦,心地开朗,遂发无上菩提心,弃舍了王位,皈投世自在王佛而出家,赐号法藏比丘。

他的修行志在救度一切众生之苦,而发广大愿力。他自因地起就喜好修持特殊之行,并希望达成最极无上的佛果。又对于沉沦苦海中的苦恼众生,尤欲赐予极上无比的大安乐与利益,才能满足他的心愿。于是他仔细思维,欲达成此目的,必须先建立一殊胜极乐的世界,来摄度众生才可以,又遂复立定一种最简要的行门,能够使一切众生易于修持而喜欢生到他的国土。

尔时法藏比丘唯不知道何尊佛的佛土最为超绝?修持何种法门最为简易,方能达到大愿,克成伟业?于是法藏比丘重诣佛前,顶礼已毕,长跪合掌,以颂赞佛,赞已,禀白佛言:“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唯愿世尊广为宣演十方诸佛如来庄严的净土,并诸修证的法门,我闻已当如是修行,成满所愿,令我速成正觉,拔诸众苦。”

时世自在王佛,感念其壮志及他的高明,即细为开示诸修行门,并广说二百一十万亿诸佛刹土的境界。尔时,法藏比丘仗佛之不思议神力,并其一念真诚感应的心愿,诸佛国土即时悉现于眼前。法藏比丘闻佛所说,更加欢喜踊跃,发起无上胜愿,遂于诸佛国土中,精细选择其胜而舍其劣,则唯有西方净土,最为殊胜,最为适意。

又于过去因行中,细心检定,舍其难而选取其最易的行门,莫过于称名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是时即再白佛说:“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时佛告法藏:“汝今可说,悦诸大众。”法藏比丘白佛言:“唯垂察听如我所愿。”遂于佛前广发四十八愿,创设新的极乐世界,广度九品含灵,愿愿庄严极乐,愿愿拔度众生。

尔时法藏深自思维,若非绝胜殊妙的净土,则希望往生者就少,或者是因生其国土难而难为修持,虽则是殊胜的净土,如何的壮丽,亦不能广摄众生,求生我国。如是奈何能酬兹大愿呢?于是就以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众生的归宿处之果,提倡念佛法门为一切众生修行往生之因,如此绝世的大业,非是大愿大力,岂容易成就!

所以法藏比丘即时发大道心,依本誓愿力,历劫修行,勇猛精进,忍力无倦,善行不退,或生为王,或为豪富,或为比丘,或为天人等,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广修万行,多植德本,乃至修诸艰难的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苦行都修持过,由此可知法藏比丘的用心了。

法藏比丘曾于过去的久远世,在善持劫中,世界的名称为删提岚,当时的教主号称宝藏如来,同时的法藏比丘为转轮王,宝藏如来曾为授记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无量寿,世界名安乐,国土清净。

须知法藏比丘欲达成此超世绝大的宏愿,已非是一劫二劫乃至百千万劫而修来,是由无量无数劫中,长期的修积,方能成就此不可思议之万行功德,来庄严此绝胜的西方净土,现时说来已是圆满成就伟业,更在极乐国中,垂手殷勤,说法度生,已是十劫之久。我们为何不尽早发愿求生,而甘心长久地愿作醉生梦死之辈,流浪在生死苦海中呢?

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阿弥陀佛在成佛前的一个世间,是妙喜国的国王——世饶王。在他当国王时非常喜欢听佛讲经说法,他的悟性也很强,佛讲的这些道理他很快就理解了。此后他决定潜心悟道,并放弃了王位,出家为僧,法号法藏比丘。

他认为人在世间,苦海无边,于是他决定要帮助芸芸众生脱离苦海。他感到众生的苦是来自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的世界。来自内心世界的苦是因为众生的贪欲恶欲所致,来自外部世界的苦是由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秽土”,再说还有轮回之苦。

他想,如果要有一个没有任何痛苦的世界该多好呀,在那个世界里人们的心里没有任何贪欲、恶念,众生的心灵就像泉水一样纯洁,这样每个人的内心就会没有痛苦,痛苦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内心的痛苦就不存在了。痛苦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外部的客观世界(既我们的生存环境)。他想,如果在外部环境上没有四季、寒暑、阴晴的变化,永远是那么的凉爽舒适,心地清净平等,也没有轮回的世界,众生永远生活在这样一个极乐世界里该多好呀。

因此他发下大愿,一定要成就这样一个世界。要知道他这愿力的力量是宇宙中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比拟的,这愿力的力量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经过数劫的努力,他的无边愿力终于帮助他成就了这一宇宙中最理想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从此成为了十方一切诸佛都共同赞誉的阿弥陀佛。

众生通过念佛,一心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道,与诸大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聚会一处,能够听受佛法,而且寿命无有穷尽,还可以知道各处其它众生的心念和命运,得到与佛无二的智慧。

阿弥陀佛的愿力,使得任何希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只要“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具足,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修持三福、具足众戒、念佛功夫深,往生的品位还要更高。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称叹阿弥陀佛功德,所以念阿弥陀佛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加以护念。

而且,不管是根性高下,只要念佛,乃至十念,现前、将来,必定能够成佛,这是阿弥陀佛成佛前发的大愿之一。所以,念阿弥陀佛修持佛法的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无量寿经》)。今生能够接触到阿弥陀佛,也是无量劫来积累善根、福德、因缘的结果。十方诸佛与大菩萨都发愿要帮助念佛众生往生西方。众生往生西方成佛之后,得佛智慧,还可以任意到各个佛国,帮助、救度无边众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阿弥陀经》)

国人熟知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阿弥陀佛后将继任西方教主。念佛法门即是在中国佛教流传悠远的净土宗。古代禅净双修的永明延寿大师,曾经说过:“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作者:妙雪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阿弥陀佛       真义)(五明学佛网:阿弥陀佛       真义)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 

 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圣轮法师:直心是道场 当下即是禅─ 浅释「禅」的真义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9.爱心的真义 

 惟觉法师:拜佛的真义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 

 净界法师:我们怎么去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上师阿弥陀佛修 

 张秉全居士: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 

 张秉全居士: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吗? 

 梦参法师: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梦参法师:念阿弥陀佛要这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