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修菩提心最大的障碍就是亲怨不平等


   日期:2014/2/8 23: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现在修菩提心,最大的障碍就是亲怨不平等,对父母亲友等自方极其贪著,对怨敌等他方嗔恨难忍,正如《佛子行》所形容的:“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实际上,这也是未经观察造成的。《大方便佛报恩经》云:“师长及父母,及诸众生类,怨亲心平等,恩德无有二。”师长、父母也好,其他众生也好,真正去观察时,怨亲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助己成佛方面,恩德上没有任何差别。

  而且,现在的怨敌,在往昔的生生世世中,也曾做过自己的亲友,彼此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共同维护,所做的饶益无法想象。而如今被当作亲友的这些人,在以往的生生世世中,也曾成为自己的仇人,加害过自己。

  可惜的是,很多人对亲怨关系没有搞清楚,总认为“这是我的父母”、“这是我的子女”、“这是我的亲人”,却不知他们无始以来害过自己无数次。而如今冤冤相报的怨恨敌人,却反而上辈子对自己有恩。所以,凡夫人的执著完全是错的,对此大家应该好好地想想。

  圣者嘎达亚那曾说:“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这个公案前面已讲了,在此不再赘述。

  《法句譬喻经》中也有个公案,跟它的情节比较相似:往昔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婆罗门,财富无数,但为人非常吝啬。有一次,他杀了一只鸡,把所有的门全关上,烹调做成美食,跟妻子和儿子一起分享。

  佛陀知道度化他的因缘已成熟,就化现成一个沙门,以神通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请他布施修福。这一家吃得正欢,看到沙门来化缘,就很不高兴。婆罗门狠狠地骂道:“你真是无耻,不知惭愧!我们正在吃饭,你却不请自来。”

  沙门回答说:“卿杀父妻母,供养怨家,不知惭羞,反谓乞士,何不惭羞?”意思是,你杀的鸡是父亲转世,娶的妻子是母亲转世,养的儿子是前世的怨仇,如此都不知道羞愧的话,却反说我这个沙门无有惭愧,简直是岂有此理。

  婆罗门听后大惊。佛陀以神通令其忆起宿命,并为其说法,他当下得证了须陀洹果。

  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个人叫波特,他出生于1907年,2岁时就能讲自己的前世,说他前世是印第安族的一个人,在一次战争中,被敌人用长矛刺死了。而杀他的凶手,正是他这一世妈妈的舅舅,也就是舅公。所以,杀人者与被杀者今生虽然是亲戚,但前世却是互相残杀的敌人。

  著名人类学家马里奥博士,曾通过催眠等方式,证实人确实存在前世。在他研究的一千多个案例中,有一个轮回再生的事例是这样的:瑞士的一位大学女教授史贝克,49岁时丈夫艾米去世。之后她买了一只鹦鹉,这鹦鹉是她丈夫去世那天出生的。她给它起名叫耶维斯,但它就不听,自顾自地大叫“艾米、艾米”,并能说出他们结婚日,以及过去的婚姻生活。有人刚开始对此不相信,但跟那只鹦鹉交谈之后,不得不承认它是艾米的转世。

  当然,生死轮回非常神秘,不一定每个人身上都能发生同样的事,但不管怎么样,如今这样的事例非常多。所以,亲怨都是不定的,没有必要家人死了就哭,敌人死了就笑,这是一种特别愚痴的执著——听说明天是“愚人节”,许多人会以骗人为乐,这完全是在造恶业。本来我们凡夫人就很愚痴了,不需要再加一个“愚人节”。原本这是西方的节日,但现在汉地也喜欢过,很担心藏地有一天也变成这样。

  还有一则公案:从前,法王赤松德赞的王女莲明公主,非常美丽、聪明,深得父王疼爱。她刚到17岁时,忽然得了急病,类似于现在的胃出血。国王得知后,连忙派人带着公主,前往莲花生大士的修行处,他自己也骑马随后赶到。

  当时莲花生大士在桑耶青浦闭关。益西措嘉佛母在另一个山洞修法,此时在她的修行境界中,突然出现莲师的召唤,于是她立即动身过去。到了山洞之后,她发觉洞口拴了两匹马。进到洞里,只见到公主的尸体躺在莲师面前,国王却因伤心昏倒在一旁。益西措嘉空行母特别惊讶,问莲师他们到底怎么了。莲花生大士说:“先别问这些,快把国王扶起来。”空行母就用白绸带,抬起国王的头,让他慢慢苏醒过来。

  国王醒来后,为公主的死而痛哭失声。莲花生大士开示道:“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有生就必然有死。不仅你的公主会显现无常,到了一定的时候,国王你也会离开世间。无论是什么人,临终时只有佛法最重要……”

  国王听后,心情缓了过来,于是问莲师:“我现在明白了无常之理,但我的这个王女莲明公主,也算是一个宿业清净的人,因为她转生为国王我赤松德赞的女儿,并有幸遇见了您们这些犹如真佛一样的大智者、大译师,可为什么她的寿命如此短呢?”

  莲师回答:“这也是公主前世的业力所致。往昔,她曾出生在印度东部的嘎玛西日达城,是布拉古札王的大王妃。那时大王妃没有孩子,小王妃却怀了王子,因为嫉妒,大王妃谋害了小王妃的儿子。这位大王妃,就是现在的莲明公主,由于杀生的果报是短命,以此前世因缘,她今生早早就夭折了。”

  莲师紧接着又说:“其实,莲明公主也并不是因为宿业清净,才投生为您的王女。而是因为以前我莲花生、君王您、菩提萨埵曾转生为劣种的三个儿子,我们在尼泊尔修建夏绒卡绣大塔,莲明公主那时生为一只毒蜂,叮入国王您的微血管,您无意中用手擦拭,碾死了那只毒蜂。正是由于当时的命债,它才转生为您的王女。”

  (要知道,法王赤松德赞是真正的文殊菩萨,他都有这样以宿债而生的后代,更何况是其他人了?而且,无意中杀死虫,尚且有这么可怕的果报,故意杀生就更不用说了。我那天听说有一个佛教徒,经常给别人讲大圆满,说他的境界如何如何,但在生活中,他特别爱打蚊子,甚至开车时看到蚊子,也会马上停车打死,然后再继续开。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以后有什么样的命债,会感受怎样的痛苦?可想而知。)

  后来,莲师为莲明公主念经,通过密宗的勾招方法,把她的神识勾回身体,然后在她的顶、喉、心三处,分别标嗡、啊、吽三个字。当莲明公主复活后,莲师又对她进行灌顶,传授密法,并在她心中埋下伏藏 《空行心滴》,授命她为法嗣,随后她就去世了。

  莲明公主的后世,就是无垢光尊者。尊者每每忆起前世,都对莲花生大士非常感恩,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常会提到“大恩莲花生大士”。后来,他开取了《四心滴》中的《空行心滴》。(以前法王如意宝传过,我们也讲过、修过一部分。)他示现圆寂时,还跟弟子说:“我莲明公主如今不再住留娑婆世界,就要去往那无死的大乐永地,我的寿命、事业、愿力均已圆满……”这在我翻译的《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中有。可见,圣者也好、凡夫也罢,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都经历过很多很多,有时候令人欢喜,有时候令人悲哀。

  这种公案不仅藏地有,汉地历史上也不乏其数。《华严五祖纪》中记载:唐代杜顺和尚,有一次到外面化缘时,有个施主抱着儿子,求和尚给他消灾延寿。和尚定睛对孩子看了许久,说:“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现在应该给他忏悔。”

  吃完饭以后,和尚叫施主把小孩抱到河边,自己将其抛入水中。这时,施主夫妇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和尚说:“你们的儿子还在。”说完用手一指,结果小孩化为六尺丈夫身,立在水波之上,怒目斥责施主说:“你前生拿了我的金帛,还杀了我推入水中。若不是菩萨与我解怨,我决不饶你!”说完就消失了。

  可见,有些人最疼爱的孩子,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亲人”。

  另外,汉地古代有个员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特别孝顺,家中事无大小,均尽心尽力而为;一个不务正业,终日吃喝嫖赌、花天酒地。后来在同一天中,两个儿子皆因故突然离世。员外万分伤心,昏厥倒地。

  他的神识离开身体后,到中阴法王那里哭诉。中阴法王听了,便命人将员外二子押至面前。员外见后喜出望外,立即要长子跟他回去,可原本孝顺的长子,此时冷冰冰地说:“我已不是你儿子了。我之所以给你当儿子,是因为前世受你三年恩惠,需要偿还这段恩情。十几年来,我日夜工作,替你效劳,现已还清,你我之间互不相欠,你还是自己回去吧。”

  员外听后深感意外,失望之余,只好又劝次子回去。次子说:“我也不是你儿子了。我之所以给你当儿子,是因前世你借我五百两银子,一直未还,我是专门来讨债的。现在债已还清,我也没有回去的理由了。”……

  所以,大家明白亲人的本来面目后,对他们就不要特别执著。有些人刚刚学完舍无量心,听说亲朋好友病了、死了,就哭得天昏地暗,这说明你没修好这些道理,否则对他们不会这么贪执。当然,这样的话,世人也许觉得你无情,但实际上,若是懂得了轮回的真相,这种执著确实没有实在意义。

  在今生中,我们与父母有血缘关系,故他们对我们的关怀、疼爱,令人无法想象。当我们遭受痛苦或不幸时,他们比自己出现这类事还要悲伤。实际上,这全都是往昔互相加害的宿债在作怪。

  而如今成为怨敌的人,也是同样。他们在往昔生生世世中,没有谁不当过我们父母的。就拿现在来说,虽然你将他看作势不两立的仇人,可他也不一定对你有害;就算你将他看成怨敌,他也有不把你当作怨敌的,或者,即使视为仇敌也没能力加害的。如果是他都没有加害你,你又凭什么把他当成怨敌呢?

  再者说,依靠怨敌加害的因缘,也可能令你今生的名誉增上,遇到正法,甚至成办究竟利乐。就像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所说:“遭受危害令己遇正法,得解脱道害者恩德大。”换个角度来讲,你若通过各种方便投其所好、顺其心意,说些温存柔和的话,那彼此间成为情投意合的亲朋,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相反,自认为是亲友的人,也有子孙欺骗、甚至残杀父母的情况。就像现在有些新闻中说,不少子女杀害父母,或者联合怨敌,把自家所有的家产都抢光。

  子女若与父母关系融洽,当他们出现痛苦、不快时,父母比自己出现还难过。为了维护子女,父母常积累下滔天大罪,到了后世必然被引入地狱。如《心地观经》云:“世人为子造诸罪,堕在三涂长受苦。”

  父母即使希望修持正法,却常常受到子女亲友的牵连拖累,或者父母舍不得子孙、子女抛不下父母,双方一直依依不舍,以至于耽搁修法、坐失良机,相互间成了修行的最大违缘。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说:“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贪爱无常的众多亲友,可毁坏我们对常有安乐的证悟解脱。由此看来,亲人有时候甚至比怨敌更有害,对他们特别贪爱,的确是一种颠倒。

  从后世来说也是一样。现在被认为是怨敌的人,将来可能会转生为自己的骨肉;如今亲密无间的亲友,来世也许会投生为水火不容的敌人。所以,如果将今生的亲怨显现执为实有,怀着贪嗔积累恶业,这会成为堕入恶趣的坠石,令自己永远不能从中解脱,这样做又有什么必要呢?

  因此,我们务必要从自身做起,把一切有情都想成父母与子孙,就像往昔前辈大德传记中所说的那样,平等地看待亲怨。当然,世人对此一般很难接受,他们总觉得亲人跟敌人有极大区别,这种颠倒的世间观念,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但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地考虑。尤其菩提心的前提就是亲怨平等,若没有生起这种舍心,那么对天下无边的众生,就不可能生起菩提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修菩提心)(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修菩提心)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 

 索达吉堪布:吸烟饮酒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很多人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 

 索达吉堪布:什么东西最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