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教育能达到好效果主要的还是要言行一致


   日期:2014/2/8 21: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时时都要不忘初心,我们的目的是为往圣继绝学,绝对不能陷到人情的这些是是非非当中去。而真正要利众,一定要把好恶的心放下来,要把贪求的心放下,人才客观,人才有智慧。刚刚是讲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因为他们有欲求。其实现在这个时代,外面的诱惑很多,每一个年龄层,其实都有人生的挑战。最近刚好听到一个朋友讲到,他说他的同事(女同事)谈到这个婚姻、男女问题,都说只要他对我好就好了。诸位学长,您的女儿她以后找对象就是一个想法,只要他对我好就好了。你看讲得有没有道理?大家冷静!现在的人,那都二、三十岁的人,看事情多远、多深?值得我们忧心!都二、三十岁的人,到底我们教给他什么人生的判断力?但是“欲令智迷,利令智昏”,她的欲是什么?就是一个对我好的感觉就好了,就可以让她把一生交给对方,幸福交给对方。难怪现在离婚率这么高,因为你判断力不足,都没有慎于开始。缘分不谨慎,哪有可能缘分会好的,慎始才能慎终。遇到这样的年轻人,她说只要对我好就好了,那我们当长辈有没有责任引导她,让她提升对婚姻的认知、男女关系的认知?

但是告诉大家,现在年轻人听道理听太多,一听到道理,还没考虑对不对,先好了好了,别啰嗦了。你别怪年轻人,怪我们,为什么?他成长过程当中父母、老师都太啰嗦,啰嗦到他已经下意识一听到道理就排斥。我成长过程当中从没排斥过道理,我交的朋友大部分都比我大,喜欢听年长的人给我们谈人生经验,很有收获。包含我们这个态度,到教育界去,还没教书,只是在念师范学院,赶紧请教教三十几年、四十几年的长者,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而自己成长过程当中一些重要的决定,一定脑海里就是爸爸、妈妈。父母话少,但讲的话有智慧,都让我们去验证,爸爸讲得对、妈妈讲得对,不是啰嗦,渐渐的我们有事就会觉得一定要请父母指导。这个习惯延伸到社会去,有事要请老师指导、请领导指导、请年长有经验的人指导。讲到嫌啰嗦,一来自己可能做得不好,二来讲的时候没有针对孩子的情况去讲,他觉得讲一大堆他都用不上,最后他就烦了。所以在六十四卦当中,有一卦叫“家人卦”。周文王慈悲,六十四卦里面就有一卦是专门指导家庭的。里面提到“言有物,行有恒”,讲出来的话都跟道理相应,让人听了就很受启发,言语都跟仁义道德相应。言语不跟仁义道德相应,那个言语本身就是自暴自弃。假如一个父母不开口则已,一开口都是切中要害,你的孩子会觉得功夫高深莫测。卢叔叔的孩子来请教他都要排队的,因为他收了很多学生。愈难求的道,孩子愈珍惜。而行有恒,他的这些德行、行为,很有恒心,很有毅力。而且这个恒当中,言行一致,好的习惯,终身保持。爱整洁,做事很有条理,对人很恭敬,孩子从小看到大,我爸爸的人就是这样,他就佩服了。大家不要看一些小动作,那种节俭的动作,那种尽心尽力把自己本分做好的态度,无微不至对自己爷爷奶奶的照顾,那个都会印在下一代的心里面。而且“言有物,行有恒”,这里也提醒我们,让人感佩在言行一致。教育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主要的还是言行一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言行一致       教育)(五明学佛网:言行一致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