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下属错了,当主管的如何处理?


   日期:2014/2/7 17: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那天读到王善人有一段话很好,这个特别受启发。「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人;贤人不生气,生气是愚人;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贵人不耍脾气,耍脾气是贱人」。这很平实的话但是很启发人,善恶、富贵、贤愚都不是看表面的东西,看哪?看心地。我们会怨人,心地就不善了,而且怨人跟人就对立了,甚至这个怨机会成熟,就要爆发,要变恶人。贤人,贤德的人不生气,为什么?生气没用,只会把彼此的关系弄得更紧张而已!可是他做错很严重。很严重也发生了,要用理智处理事情,所以叫既往不咎,它已经发生了赶紧善后才是重要。所以在团体当中「见人错事」,这个错事已经造成了,「不指责,要协助」,先赶快收拾善后。

  当那个情况已经造成了,我们在那里骂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然后不还是要处理吗?骂到最后大家士气都没有了,骂到最后,这个下属只觉得上司脾气很大,他也没学到什么经验。可是你先去协助他,他做错了,他已经觉得很内疚,这个时候你没有指责他,反而是赶紧去协助他,他会感觉很温暖,那分爱护会让人的羞耻心自自然然提起来,而不是你骂一顿能提起羞耻心的。所以这些很理智的了解,那不会用生气来处理事情,生气那就变愚人,把事情愈弄愈糟糕。而且做领导的人,我感觉真的是不容易,我们有一位主管,他当主管当得非常好,第一,他当主管很悠哉悠哉,他没有忙得要死。他主要几个干部,主要的中层干部来找他商量事情,他就给他指导然后做决策。整个团队有任何问题来找他,他绝对全心全意帮他解决问题。所以整个组织的人,特别喜欢跟他讲话,找他帮忙。再来,开会的时候只要是他组里面的人的错,他马上说是我的错,我没有告诉他,我没有教过他。就是只要自己团队的错,他首先是说他错了,那给人安全感。

  假如下属错了,其他部门说是他错,然后你这个主管是他的错,不干我的事。那你自己团队的人,不就心都凉掉了吗?有没有人说,我当领导不是很倒霉吗?什么事都要揽身上。人世间没有吃亏的事情,而且你要有一个大家长的风范,底下的人做错了哪有可能说跟领导没有责任的?我们教他了吗?你说我教过他。二十一次了吗?所以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我们一起讨论过「君道」里面的「反身」,又在「贵德」当中的「正己」。Hello,恢复记忆了没有?在这些单元当中,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话?「正己而不求於人」、「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一句话只在课本当中,我们自己真正当领导,有没有用这种心境来应对这些事情?不然我们还是在把经典当知识。我们现在人自我太强,就很难去感受每个经典背后,它所延伸出来对人心的那种力量。

  今天明明就是你的下属错,甚至於你是把对的告诉他,他还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把这个事搞砸了。然后面对整个全体人家盯著你们看,这个时候:楚河汉界、楚河汉界,我是给他讲对的,他自己不照我的话做的!这个主管这么讲话,会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可是你当下是:对不起,我没有带好,这是我的责任。这个下属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你讲的这句话,因为明明你对,你交代的事都是这样正确的。他顺著自己的意思犯了这样的大错,你却把过失先揽在身上,不要让他在团队当中难堪。所以又有一句格言讲,「贤人争罪,愚人争理」,就是遇到事情,都是在争说谁对、谁错,都是我对,错不干我的事,愚人争理。贤人争罪,只要扛起来能够让人心里好受一点,能够促进人和,能够让问题更找出来,后不再造这才是重点。而不是在争谁对、谁错,那个对事没有太大的帮助。

  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的是贫穷的人,可是现在很多很有钱的人很吝啬,他是很不知足他才是贫人。反而有一些人经济能力不是很好,可是他特别慷慨,人家那是富贵的人。你看许哲女士她没什么家当,可是人家很富有,她有多少就帮人家多少,布施多少,真正的富贵人,富在知足;贵,人打从内心尊敬他,他才是真正的贵。贵人不耍脾气,耍脾气的那不是贵的人,而是贱的人,贵贱、贫富真正的意思我们要用心去感受。所以这里讲到,你的出身背景比较好,你就傲慢,事实上反而是变成低贱的人,自己糟蹋了自己的身分。你愈有福报、愈有地位,老天让你来造福於人的,你反而拿来欺压别人,哪有没灾祸的道理?我的结拜大哥他是警官毕业的,当时候被派到台湾那些高官当他们的侍卫,保护这些高级官员,所以像行政院长、部会首长很多他们都接触。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个行政院院长,那孩子都特别谦虚,他当侍卫,有时候帮他们开铁门,他的孩子出去,都对著这些警官:感谢你,你们辛苦了。所以这一个高官的后代都很好,这有家教。反而是有一些官员的孩子开门出去,到门口就骂人:慢吞吞的,快一点!趾高气昂的。发现这样的官员,做没有多久就下来,就被上司打电话来叫下来调职了。所以人的福报不能够糟蹋,那是老天让你服务人,不是拿来傲慢、炫耀、欺压人的。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十五集)  2012/5/19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65


这个师是要抓住机会点引导下属,不是在这一件事情当中,去彰显谁对谁错。为什么?同一个团体就像大家庭一样,一家人不是谈是非对错的地方。家里的人讲理,讲理什么都把道理先摆出来压,讲理就气死你;要讲情义,讲情才互相疼爱、疼惜。而且古人又留给我们,「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贤德之人他的胸怀是宽广的,不分彼此的,所以任何人的错,他觉得我也有责任。任何人错了被人家骂了,他心里难受:对不起、对不起,这件事我也有责任。他要分别人的难受、分别人的指责,这是贤人争罪。愚人争理,人没有为大局著想,就是愚的表现,都是争理我对了,别人错了。当一个领导者下属错的时候,这个领导者当下说对不起,是我没有很好的教导他,不是他的错,是我的错。这才是一个领导者的胸怀。

  假如下属错了,在探讨这件事情,自己的上司还跟著别人指责自己的下属,这个下属的心不都凉了!假如能当下:这是我的错。下属可能一辈子都记住,明明我做错了,我的上司还自己揽到身上去。可能他的一种惭愧心起来了,他终身都记住这个教训,他就不会再犯。而且他跟著你,他就很有安全感,你会呵护他,你会拉拔他、协助他。陈真老师曾经有讲到,她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有错误,她会找学生,抓住机会点去引导这个孩子,接著这一段话很重要,「一定谈到师生两个人都是笑呵呵的」。学生为什么笑?犯错了被老师教导,为什么还是笑呵呵的?因为他感受到的,是老师在帮助他成长,不是在指责他。他感受到帮助他、爱他,那当然是笑呵呵的。师是如此,君亲亦如此,你当父母的,孩子犯错了,骂到最后家庭气氛非常紧张,那是发脾气,不是抓住机会点。你当领导的,骂人骂到让人家好像下不了台,然后还在说,我抓住这个机会点好好教育你们。那这就还是随顺了自己的习气在做事情,还是没有听懂陈老师这一段话当中提醒我们,君亲师怎么抓住机会点,来帮助下属跟学生。再延伸开来,不只君亲师,你当朋友也是这样,你规劝朋友也是要两个人都是很愉快的,或者你在规劝另一半也是要如此的。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十九集)  2012/6/2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6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家庭)(五明学佛网:教育       家庭)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