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认清自己


   日期:2014/1/21 1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若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心;若想护持心、护持自己的意念,就要靠正知正念。所谓正知,主要是了知、精通所断的学处和所修的学处,然后非常小心谨慎地取舍、进退。

  时时忆念,心思只在学处上、在取舍上,一点儿都不忽略,一点儿都不错过,这叫正念。有如是的正知正念才可以护持这颗心,心才不会散乱于外境,才不会在取舍上颠倒,这叫护持心。在所有的戒律里,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若是不去护持这颗心,内心散乱、颠倒、迷茫,即使身和语再认真取舍,再严格修行,都没有意义。那么,身和语方面是不是不用取舍或不用断恶行善了?不是。此处要强调根本是心,并不是说身体和语言上没有取舍,也不是不要取舍身和语的善恶。若是你没有护持心,一切所做所行都是徒劳无益的;若是你没有护持好心,即使在语言和行为上比较认真,善恶取舍得比较严谨,也没有什么意义。心善一切善,心正一切正。心善一切善,要培养善心,最后要圆满善心;心正一切正,主要是提起正念,要保持正念,正念要达到究竟,达到圆满,你才能真正地解脱成就。

  你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这颗心,因为心是根本。你把根本抓好了,一切都圆满了。语言和行为上也有善恶,也要取舍善恶,但根本是心。若是心里没有远离恶念,没有提起善念,只是在语言和行为上去断恶行善,也没有多大意义。即使再精进,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和暂时的利益,与解脱无关,不会成就的。所以,心善,一切才可以变成善;心不善,一切都不会变成善。尽管表面上看似很如法,很善良,但若是心里不善良,统统都是不善。

  我们护持戒律也一样,主要是守护这颗心。心净,一切才净。所谓的戒律,指的是净。若是心不清净,就不会有戒学的功德。若是你心里不清净,没有保持清净,表面上持戒再精进,对自己的要求再严格,也没有意义。有的人行为上看似很如法,表面上很有威仪,但是内心里不是贪就是嗔,不是嫉妒就是傲慢——稍微有一点点戒律清净的功德的时候,稍微精通一点点学处的时候就傲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这什么都不是!什么叫功德?戒定慧三学才叫功德。

  在任何对境当中,心不散乱,心态能够保持稳定、不动摇,这是有定学的功德了。在对境前内心不动、不散乱。比如有人侮辱你的时候,心里不知道什么叫生气,也不知道什么叫怨恨,这是有定学的功德了。若你的烦恼减少了,习气减少了,人变得越来越圆融,内心越来越调柔,这是有慧学的功德了;若是你在任何环境中,面对任何人、事、物都一样,心里都很欢喜,很快乐,这也是有慧学的功德了

  只有具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才可以说具有功德了,之前没有功德。若是没有功德,肯定就有过失,肯定有很多毛病。所以应该多去认识自己的过患,多去改变自己的缺点,这是很重要的。若是傲慢就意识不到自己的过患,就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缺点。所以傲慢的人是不会有功德的,有功德的人是不会傲慢的。大海跟小河不一样,小河声音很大,而大海几乎没有声音。真正具有功德的人就像大海,不会贡高傲慢。如果有傲慢,就不会变成大海,只是小河流,无法与大海比。所以,作为学佛人,认清自己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认清       忽略)(五明学佛网:认清       忽略)  

 净界法师:学佛首要认清路头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七、认清我们的娑婆世 

 惠空法师:认清烦恼习气 

 传喜法师:认清轮回 超脱轮回 

 传喜法师:认清轮回 超脱轮回 

 传喜法师:认清虚妄的“我”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J 1173经:本 

 宣化上人:不可以在庙里做生意,要把因果认清楚了,不要错因 

 嘎玛仁波切:忽略了内心,就会特别在乎外在的形式和自我 

 天道忌巧,懂风水算命能认清你的业力,却容易让人起偷心 

 戒色难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要认清,才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