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四摄法的送礼与贿赂腐败如何区别?


   日期:2014/1/13 20: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请问如何在协调人际关系中送礼中避免犯错误?

  答:这不能一概而论,这要看事,看什么事,看什么状况,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礼,尤其是现在的社会,譬如说佛法,这些法物,像经典,我们的录相带、录音带,在各个地方流通。有些地方他禁止,不让你流通,我们送点礼物,贿赂贿赂,他就容许进去了。行不行?行,这个没有过失,他在帮助我们流通。我们不送他,他那一关不通过,你就没有法子。这通过,多少人得利益,多少人闻法,你要去算这些帐。我们自己用的心是清净的,是利益众生的,绝对不是说自己有利害在里头。自己有利害在里面,我们送礼就错误了,就有过失。我们只是叫众生得利益,使正法久住,这个送礼就没有过失。(净土法门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二 2005/12/23)

  问:下面一个问题,他说师父讲的四摄的请客、送礼,和社会腐败如何区别?感情沟通,和小恩小惠、拉拢、腐蚀如何区别?

  答:区别在智慧,而不是感情,用感情往往就有弊病生起来。所以佛法虽然讲慈悲、方便,所谓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祖师又有两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那不是跟佛的慈悲、方便两个恰恰相反?就是一个是用智慧,一个是用感情,一个是觉,一个是迷。迷,你用慈悲就祸害很多,你用方便,问题也很多,真的出下流。所以佛法的修学,最重的是智慧。你看戒定慧三学,戒律是手段,定还是属于手段,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才是目的。

  你去看《六祖坛经》,这是宗门,禅宗的。禅宗求的是智慧,不是禅定。《坛经》你打开头一句,六祖说的,“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他们修学的是六度里头的般若波罗蜜,不是禅定波罗蜜,这个要知道。无论是宗门、教下,统统是智慧。烦恼轻,智慧长,我们的智慧为什么透不出来?就是烦恼习气把智慧障碍住了。见到人常常喜欢发脾气,常常骂人,他哪有智慧?那就是烦恼现前,决定没有智慧;智慧一定是心平气和,才会生智慧。

  佛家讲的四摄法是方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不能把它看作小恩小惠;你要以为是小恩小惠就错了,这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流露。礼不在多,也不在丰盛,但是很感人。你送人家一个字条,一个书签,这是非常微薄,但是感人很深。就是说你没有把他忘记,你常常把他想在心里,从这个地方建立真情,这个很重要。所以家庭夫妻能懂这个道理,你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这个不能疏忽。(之二十八 2006/3/17)

  问:四摄法中,布施是送礼,但佛友之间经常送礼是否会影响清净心?

  答:四摄法是接引大众,是接引众生的。与经常修行我们修行的同参道友,当然平常也要有这些礼节往来,因为接触大众。但是不会妨碍清净心,妨碍清净心是有贪心的,你这个礼送的时候,他起了贪心;不送礼,他就生瞋恚心,那他还要好好修行。所以四摄法是接引的方式,这是在佛门里面,现在讲的就是公共关系法、交际法,是接触让人生欢喜心。最后你要有善巧方便,帮助他入佛门,这是目的。如果说是不能够引导他入佛门,那就错了,都是帮助他入佛门。(之六十一 2007/2/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四摄法       贿赂腐败)(五明学佛网:四摄法       贿赂腐败)  

 界诠法师:四悉坛与四摄法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菩萨的修行方法( 

 宗性法师:佛法中“四摄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价值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 5 四摄法  

 “四摄法”在生活中的妙用 

 菩萨四摄法 

 四摄法 

 人间天:让你获得好人缘,与人相处融洽结善缘之方法,四摄法 

 钟茂森:怎么落实四摄法里的同事 

 蔡礼旭:夫妻和睦“四摄法” 

 蔡礼旭:夫妻相处的四摄法 

 净土法门法师:佛门交际的方法-四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