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为什么要强调恒心、精进?


   日期:2014/1/12 17: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要强调恒心、精进?因为我们是求智慧,而在求的过程当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就往后退了。甚至于是什么?有一秒钟不觉照,他就退得很厉害。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一不留神,都不知道飘多远去了,再抓回来,可能三十秒、一分钟都过去了。
所以经典当中强调,“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人行善、提升自己,就好像登山一样,得要突破自己的习气、惯性,一步一步往上提升,像爬山一样。可是从恶,起了个恶念、恶言恶行,就像爬山一步没有跨稳,滑下去了,一下子就跌得很快,“从恶如崩”。这个一崩,崩到哪里了?山脚?那太惨了。一觉得滑下去了,赶紧要把树枝拉起来,是吧,就不会跌得那么惨了。那个树枝就是正念,赶紧拉住,“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这个是让我们警觉到,不能小看这些妄念,要不放松对治。 

而且我们的目标是开智能,还没有开智慧以前,铁定放松不得。所以不能一秒钟空过,一有时间赶紧听经、赶紧读经;有工作了,尽心尽力用仁爱的心、道义的心去做每一件工作。都用仁爱、道义的心做,应该是没烦恼。有烦恼了,可能又是因为自己的一些妄念起来了。是啊,做利益别人的事情,哪有说会痛苦的?虽然身体有点累,心里踏实。所以什么时候也是修行?服务大众、工作的时候不离修行,都处于精进状态。但是工作一放下了,赶紧继续听经,赶紧提起正念,不能松懈。

做一个比喻,修学就像钻木取火,大家钻过没有?真的有钻过,那是很好的经验。请问在钻的时候,他能不能钻了三分钟,哎呀,手好酸,休息一分钟再钻?一分钟休息完了,又三分钟,又休息一分钟。请问大家,他什么时候钻出火?若干年之后都很难讲了。这个火代表什么?智慧。人修行,假如修行三天,休息一天,那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开智慧,用功要不间断才行。所以我们假如觉得最近的状况比较不好,铁定精进出问题,不够用功了。而且“行百里路半九十”,往往要突破一个坎的时候,那个时候是特别困难,咬紧牙关才能突破。

所以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只剩下最后一篑土就可以把这个山给形成了,但是我们停止不做了,“止,吾止也”,那就“功亏一篑”,就是这么来的。那所有的努力可能就化为乌有了。“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譬如,这里有一个大洞,我要把它填满,虽然倒进去一筐土而已,可是我继续这样子前进,继续倒进去,铁定可以把它填满。所以这个都是强调有恒心、精进。假如不能精进了,可能到最后一步,最后还是失败了。

曾国藩先生有一段话,对这个恒心批注得也非常好。他提到,“敬字、恒字”,是彻始彻终都要保持的态度。“大凡进德则持之以敬”,进德是求学问;“修业则贞之以恒”,要有永不放弃的恒心,才能成就这个道业或者是事业。所以我们在我们的念头当中,有没有时时保持敬跟恒?“曲礼曰:毋不敬”。这是第四个,恒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恒心       精进)(五明学佛网:恒心       精进)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四觉知 常行精进觉 

 惟觉法师:禅七的意义──九十五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六年度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中道实相观--九十七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八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八年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净界法师:精进·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勉起精进力第十二 

 许智铭居士:谈修不放逸与精进 

 仁清法师:如何理解“精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