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没有出离心,就是违背佛教!


   日期:2014/1/9 16: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没有出离心,就是违背佛教!      
     一切修行的基础是出离心,小乘不用说了,即使注重六度万行的大乘经典也处处宣说出离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楞严经》)……净土经典更是比比皆是! 但是现在普遍不重视出离心,而凡夫没有出离心就只有继续轮回受苦,这显然与佛教相违。朋友!在佛经与人言之间,你选择依止哪个?三皈依、四依法、四念处、八正道,我们真正做到了多少?
      一切法门都建立在出离心和信愿心之上,净土法门更是如此——信愿具足,必生净土。祖师大德经常说,只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念佛求往生,万修万人去。阿弥陀佛十八愿云:“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凡夫往生佛国净土,横超六道轮回,居然如此容易?以前很是疑惑。深入经典,才知道,出离心与向佛心本身就有很大功德,远远超过以金银七宝布施的功德!而我们凡夫通常执着的所谓人民币布施,与念佛相比更是微不足道。难怪有的大施主临终往生没有把握,而一些穷乡僻壤的斋公斋婆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甚至动物也能往生净土。是何缘故?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较容易生出强烈的出离心和往生极乐心,犹如穷子思乡,死囚出狱,念念欣厌具足,这本身就有无量功德;再加上至心念佛求佛,归心似箭,弥陀接引,刹那往生,有愿必成,志在必得! 
    不说废话,多读经典——


一、厌离娑婆,其福最胜
  娑婆,意为堪忍(不堪忍受),娑婆世界就是我们所处的宇宙世界,此界众生能够忍受十恶三毒之苦和各种烦恼,而不愿出离,故名堪忍世界。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云:  “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福,复不如受五戒福。受五戒者,功德满具,其福胜也。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福,复不如弹指顷慈念众生福也。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慈念众生福,复不如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所以然者,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能令行者灭生死苦,终成佛道,故其福最胜也!”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云:
  慈氏(弥勒菩萨)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净土?”
  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
  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净土),何免轮回?!”
  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著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离三界狱。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汝见愚痴之人,不种善根,但(只)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云何出离生死大难?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净土佛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
《大般涅槃经》云:
      汝等于此行苦生死大海,勤修净心,莫失念慧,疾求正智,速出诸有。三界受身,苦轮无际。无明郎主,恩爱魔王,役使身心,策为僮仆。遍缘境界,造生死业,贪恚狂痴,念念伤害。无量劫来,常受苦恼。何有智者,不反斯原?汝等当知,我旷劫来已入大寂,无阴、界、入,永断诸有。金刚宝藏,常乐我净。我今于此显难思议现方便力,入大涅盘,示同世法。欲令众生知身如电,生恋慕心。生死瀑河,漂流速疾。诸行轮转,法应如是。如来涅盘甚深甚深不可思议,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一切行苦,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无明所起。……阿难。当知皆因无明,增长三界生死大树,飘没爱河,众苦长夜,黑暗崖下,绕生死柱。六识为枝,妄念为本。无明波浪,心识策使,游戏六尘,种苦恼芽,无能制者。自在如王。是故我言。无明郎主,念念伤害,众生不觉,轮转生死。阿难。一切众生,为此无明,起诸爱结。我见覆蔽,八万四千烦恼郎主,役使其身。身心破裂,不得自在。阿难。无明若灭,三界都尽。以是因缘,名出世人。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二、向佛一步,功德无边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运载,乃至众宝各满百数,以用布施,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假使有人以大象车,尽载大国中种种珍宝,及以璎珞,数各满百,以用布施,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若以四事(饮食、医药、衣服、卧具)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
 《善生经》云:若人受三自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归依佛法僧)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校量功德经》云:四大洲中满二乘果,有人尽形供养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作如是言:“我某甲归依佛法僧!”所得功德不可思议。以诸福中唯三宝胜故。若起谤毁,获罪无边。以善恶例同故。
   《经》云:“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涅槃经》云:“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增一阿含经》云: “四事(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阎浮提(地球)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搆挤牛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
   三、何故于恶道,而无厌离心?何故于净土,不生欣愿心?
《华严经》卷二云:
      牟尼殊特尊,众德皆圆满,见者心清净,回向大菩提。 
  如来兴出世,寂静大慈悲,普转妙法轮,利益诸含识。 
  佛于无量劫,勤苦为众生,云何诸众生,能报大师恩?
 
  宁受三涂苦,备经无量劫,终不舍如来,而求于出离。 
  宁代诸众生,永受轮回苦,终不舍如来,而求于少乐。 
  宁恶道多劫,受苦闻佛名,不愿生善道,暂时不闻佛。 
  宁地狱多劫,受苦常见佛,不愿离三涂,生无佛法处。 
  何故于恶道,而无厌离心?由见于法王,智慧常增长。 
  见佛自在力,能除一切苦,得入诸如来,甚深智境界。 
  若得见佛时,灭除诸恶趣,增长福智芽,必获菩提果。 
  众生若见佛,能破种种疑,世出世间乐,所愿皆圆满。 
   每当读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千、热泪奔流!诸佛真是大慈大悲超父母,佛经真是大智大勇盖天地!诸佛为了把我们这些愚痴顽劣、自以为是的凡夫救出三界火宅,真是费尽心血、不辞劳苦!
整部法华经,就是世尊为了把我们救出三界火宅,而苦口婆心地劝说,千方百计地诱导,最后拉门看我们还是不听话,不出离娑婆,世尊就干脆示现涅槃——孩子们哪,父亲走了,你们还不赶紧跟着父亲回家去!在魔窟里找死啊!——读《法华经》而无出离心,即是诽谤法华!
   至于《华严经》,那更明显了,华严会上全是法身大士、登地菩萨,他们已经修到了华藏世界,快要成佛了,但还是在普贤菩萨的领导下,一致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段偈子读懂了吗?“宁恶道多劫,受苦闻佛名,不愿生善道,暂时不闻佛。 宁地狱多劫,受苦常见佛,不愿离三涂,生无佛法处。”这不是让我们继续轮回,而是极力说明闻佛见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闻到佛名,受地狱苦都值得!哪怕穿越三千大千世界的刀山火海,我们也要去见佛!哇塞!我们多么幸运、多么有福!没受多少苦,就闻到无量诸佛名;不走万里路,西方三圣亲自来接我们去见佛!天下还有比这更合算、更容易、更有利益的事情吗?真是弥陀念我,望眼欲穿;我念弥陀,归心似箭!读华严而不求生净土,可悲可怜!
四、净土法门,诸佛赞叹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舍利弗,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谒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观无量寿经》云:“念阿弥陀佛即念十方诸佛,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
《大经》云:“一一花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万亿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 
《般舟三昧经》云:“三世诸佛,念弥陀三昧,得成正觉。” 
《楞伽经》云:“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法身及报身,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月灯三昧经》云:“十方三世佛,现在过未来,皆以念佛因,得成无上觉。” 
  
五、念佛就是最大的利益和福报
      净土法门是横超三界、圆顿绝妙之捷径;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本师本佛之妙体。 
      净土法门为世间出世间最胜利益,为无上大利,一念即可横超。阿弥陀佛是三世诸佛的本师本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众生称念,必蒙救度! 
      佛视一切众生,犹如亲子,绝无分别。我们要体会和把握这平等的大慈。可惜众生为业力所牵、为烦恼所逼,在生死海中,作轮回大梦,如丧家之犬,不但不信释迦如来的真实教诲,也不信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哪里知道佛的慈悲?! 
    可怜的众生,当思弥陀慈父为我们发了48大愿,庄严成就了极乐世界,是极可欣乐的家乡,我们是多么幸运和幸福啊! 
  念佛时,心要恳切,像婴儿求乳,病人求医,坠崖求救,死囚求活,一心求佛,如饥似渴,这样念佛才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缘”;凡夫因地的心念佛,与如来果地的觉,契合彻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念佛因缘,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弥陀大愿,信者必成;极乐世界,发愿必生;若生彼国,即永出轮回,超凡入圣,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就永不退道心和果位,可得一生补处佛位。——世上有什么利益比这还大呢?我们于此善根福德因缘的大事,能不铭心刻骨地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么?!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非愚即狂。
      极乐世界,万圣同归,不生净土,难免轮回!

 附录:《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为阿那邠邸长者说:过去久远,有梵志名毗罗摩,饶财多宝。若布施时,用八万四千金钵盛满碎银,八万四千银钵盛满碎金,复以八万四千金银澡罐。复以八万四千牛,皆以金银覆角。复以八万四千玉女庄严具足。复以八万四千卧具众彩自覆。复以八万四千衣裳。复以八万四千象马,皆以金银鞍勒。复以八万四千房舍布施。复于四城门中布施,随其所欲,皆悉与之。复以一房舍施招提僧。
   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归。所以然者。受三归者,施一切众生无畏。是故归佛法僧,其福不可计量也。
   如上布施,及受三归福,复不如受五戒福。受五戒者,功德满具,其福胜也。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福,复不如弹指顷慈念众生福也。如上布施及受三归五戒、慈念众生福,复不如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所以然者,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福,能令行者灭生死苦,终成佛道,故其福最胜也。
  尔时长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藏经\阿含部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离心       求生净土)(五明学佛网:出离心       求生净土)  

 净界法师:我们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二种过失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观音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 

 大安法师: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 

 大安法师:求生净土之利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曹越:出离心与本觉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 

 怡僧法师:怎样理解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