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纪晓岚:狐狸修仙的两个途径


   日期:2013/11/17 1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何励庵先生说,传说明代有个书生,独自在草木丛中走,听见琅琅的读书声。他奇怪在旷野中为何会有读书声?便寻声找去,见一老翁坐在坟墓之间,身旁有十多只狐狸,各自捧着书蹲坐着。老翁见了书生,起来相迎,狐狸们也都捧着书,像人似的站了起来。书生觉得他们既然懂得念书,一定不能害人,便相互见礼坐下来。

书生问:“读书有什么用?”老翁说:“我们都是修仙的。狐狸求仙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天地精气,拜星斗,渐渐达到通灵变化的地步,然后再修炼正果。这是由妖而求仙。但它有可进入邪僻之中,违犯天条,因此这个途径快捷但危险。一是先修炼成人形,变成了人之后,再学习内丹,这是由人而求仙。采用吐纳,导引的方法修炼,不是在短时间里便能成功的;坚持长期修炼,自然会成功。这个途径较慢但安全。形体不能自己变化,只能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先读圣贤的书,明白三纲五常的道理,心变化了形体也就变化了。”

书生借看他们的书,都是《五经》、《论语》、《孝经》、《孟子》之类,但只有文而无注释。书生问:“经文不解释,怎么能读懂?”老翁说:“我们读书,只求明白道理。圣贤的语言,本来并不艰深,口头传授,简单地做些讲解,即可知道它的意义和宗旨,何必要什么注释?”书生觉得他的看法乖僻,惘惘然不知说什么好,便找话问他多大年岁。老翁说:“我也记不住了,只记得我学习经书时,世上还没有印板。”书生又问:“你经历了几个朝代,世上的事有什么同异之处?”老翁说:“大体上都一样。只是在唐代以前,只有儒者。北宋以后,常听说某某是圣贤,就这一点小差别。”书生莫明其妙,作揖告别了。

后来书生在路上又遇见这老翁,要上前说话,老翁掉头便走了。这可能是先生的寓言。

先生曾说:“以讲经来求取功名,把经书弄得支离破碎,引申出许多内容,它的文词越美而经书便越杂乱。以讲经而各自独创一说,分立门派,纷纭驳杂,其学说越详尽而经书便越杂乱。”这个看法说中了要害。他又说:“凡巧妙的办法,中间必定有不稳当的地方。如果每一步都稳稳妥妥的,即便有小坎坷,也不会跌得断腿伤脚。”这与老翁谈的修仙的两个途径,是一个意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统文化       因果)(五明学佛网:传统文化       因果)  

 唐仲容居士:谈谈业报因果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因果观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