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专修,应避免执着与误解


   日期:2013/8/21 20: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先看第一尊佛,阿閦鞞佛。

閦鞞,此云不动,法身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如如不动故。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云:“阿閦鞞者,此云不动,法身不动故。一云,不为二边之所动故。”故知,此佛证悟佛智,不被一切顺逆境界所动;若就因行言,毁誉敬慢同一如故。

法身中道 如如不动

东方首先举出第一尊佛,就是阿閦鞞佛。

“阿閦鞞”这三字是梵语,译成汉语就是不动。就法身而言,不只是阿閦鞞佛,所有十方每一位诸佛如来,都是法身不生不灭,都是无去无来,都是如如不动,法身遍一切处。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对阿閦鞞佛的解释就说,“阿閦鞞者,此云不动,法身不动故”,法身如如不动。如如不动,能够应众生心而现报身、应化身,广利众生。那我们凡夫虽有法身,但是还没有显露,所以我们要透过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办生死,证悟真如,那法身就显露。显露法身的诸佛如来,就是将众生当作自己,这就是《华严经》所说的,“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因为法身遍一切处,所以众生就是自己,也就是《无量寿经》所说的二句话:“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我们很难将别人当作自己,不要说别人,就是亲人,要当作自己也不容易,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分别执着很重,我们的法身还未开显,所以很需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说,不动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为二边之所动故”,不为二边之所动,意思就是不会为“空”与“有”所摇动、所撼动。因为佛已经证悟中道实相,所以说空不会执着空,说有不会执着有。我们凡夫众生刚好相反,若说到空的道理就会执着空,说到有的道理就会执着有。所以凡夫众生若说到般若经典的空性道理,会执着空性的道理,执理而废事;若说到净土经典有的道理,就会执着有的道理,而分别执着。

专修:应避免执着与误解

犹如我们所宣扬的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确实是说专心念佛的法门,因为第十八愿没有说念佛以外的第二种行。所以说到专修,凡夫众生就会执着专修而有了误解,就是用自己的分别来看专修的修行,就会这样说:念南无阿弥陀佛,什么都不用,也不用孝顺父母,也不用奉事师长,也不用修布施,也不用守戒,也不用吃素,什么都不用了,到最后就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用了,就这样去地狱报到了,实在错解专修的意义。若说杂修就会执着杂修,每个法门都要修,也要参禅、也要持咒、也要守戒、也要朝山、也要拜忏、也要诵经、也要修不倒单、也要修过午不食,修了一大堆,好像肉粽,还认为不够。这就是凡夫的心性,佛就不会了。

佛不会被二边所动,内心安住在中道实相。所以这尊佛证悟佛智,不被一切顺逆境界所动。所以当你念阿閦鞞佛的名号,称念南无阿閦鞞佛、南无阿閦鞞佛、南无阿閦鞞佛……自然你的心境,就慢慢相应阿閦鞞佛,不会被一切顺境或逆境所动摇。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也和念南无阿閦鞞佛一样,因为阿閦鞞佛的佛号,有不为二边所动之道理,那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当然也有这样的道理,因为每一尊佛的佛号意义,都通于一切义。

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你的内心修养越来越好,对外在环境不管是顺境或逆境,你的内心比较不会被摇动,这样修行念佛才有进步,对不对?

如果你念佛的人,逆境一来,而且是小小的境界而已,就开始发脾气了,这样表示你念佛,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要认真称念,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来对待外在境缘的一切,不管顺境或逆境,内心尽量做到如如不动。虽然我们凡夫众生,很难做到顺逆之境毫不摇动,但是这是我们要迈向的目标。顺境,你也不会起骄慢心、欢喜心;逆境,你也不会起烦恼心、痛苦心。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安住在你的真如本性,让你的内心不被顺逆之境摇动,那你念佛的功夫就是已经在进步了。

“若就因行言,毁誉敬慢同一如故”,从因行来说,毁就是毁谤,誉就是赞叹,敬就是恭敬,慢就是怠慢。不管你对阿閦鞞佛的毁谤或是称赞,在阿閦鞞佛的内心如如不动。阿閦鞞佛不会因为你对他毁谤,他就生烦恼心,你对他称赞,他就生欢喜心,每一位诸佛如来都一样,有这样的修行心境。你对阿閦鞞佛恭敬,阿閦鞞佛内心也是如如不动,你对阿閦鞞佛怠慢,阿閦鞞佛内心也是如如不动。阿弥陀佛也是如此,十方每一位诸佛如来都是如此。这就是我们念佛人要学习的,对不对?我们若受人家毁谤一句话,内心就很痛苦,受人家赞叹一句话,内心就很高兴,表示我们的心经常在摇动,所以修行的功夫还不够。念南无阿弥陀佛,你的修行功夫若越好,当然是越相应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样道理才说得通,对不对?当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