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深解经教—--深信‧切愿̷


   日期:2009/9/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这一次的佛七,还没有正式开始,可是诸位早到的都能够在念佛堂里念佛,这是很如法的。大家念几天,心都定下来了,佛七才真正能得到利益,这是值得提倡的,效果非常的殊胜。同修当中有不少从远道而来,也有负责领导净宗的,修学这样的发心,真是无比的殊胜,不仅值得我们赞叹,实在是真正能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的佑护。现在在各地组织净宗学会的,是愈来愈多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们有了组织,应该如何有效的发挥组织的功能,帮助大众熏修,是我们迫切的使命。
当初净宗学会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写了一篇缘起,是用韩馆长的名义发表的,在缘起里面,我们提出净宗所依据的理论『五经一论』。这是净宗基本的典籍,不但要读诵;正如世尊在许许多多经典里面,多次重复的劝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句话我们看了几百遍、几千遍,世尊讲的其它话纵然记不住,这一句应当是挺熟的,由此可知这句话的重要性。如果真正把世尊这一句教诲做到了,实在讲我们成佛都有余啊!
1、深解经教—才能真信‧切愿‧笃行
可是想把这句话做到,必须在经教上真正的通达。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份量太多了,不是我们一个普通人,一生当中能够学习的。古来大德有鉴于此,才分宗立教,迁就众生的根性。中国在隋、唐时代宗派形成了,诸位都知道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大乘八宗,小乘两宗,而每一个宗里又有许多支派,支派里头还有小派,所以派别很多。
祖师大德们非常慈悲,以高度的智慧,选择一些让我们能够受持的经教,细细的讲解,让我们深入经藏。在一切法门里,净宗的经典最少,只有五部经一部论。这五部经的份量都很少,最长的就是《无量寿经》,五经一论合起来,要是把他印成现在的小字本,是很薄的一册。诸位看我们印的净土五经,精装本厚厚的,那是字很大,看起来不吃力,如果用小字来印,是很薄的一本。份量虽然不多,可是里面的道理——理论、方法、境界——都是非常圆满,跟大经相比,不论《法华》、《楞严》、《般若》绝对不逊色。
诸位如果能够认清这一点,体会得到,你才知道净宗不可思议,真正做到了言简意赅——很少的文字却把所有的理论、境界全部都包括在其中;所以经典虽然少,要细讲实在不容易啊!过去我追随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师曾经给我说过好几次,他一生讲经最怕讲《阿弥陀经》,别看《阿弥陀经》很短,《阿弥陀经》最难讲啊!以后我们学经,也深深体会到这一点。《阿弥陀经》的文字很浅,如果不深入研究,好像是短篇小说,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讲故事不难懂,诸位如果看莲池大师的疏钞反而看不懂,蕅益大师的要解更是精致,这才知道这部经典的内涵丰富,殊胜无比。
五经一论,我过去都曾经讲过很多遍,也留有录音带。《无量寿经》整理出来了,现在印出来的『讲记』是精装本四册,大概有一百三十万字;有没有把意思都讲出来呢?跟诸位说:不可能!真的是如大海水,我们只是浅尝而已。意思太丰富了,讲不尽的,任何一字一句都含着无量义。所以经典不能不深入,自己深入之后你的信心才坚定,你的愿心才恳切,念佛功夫当然就得力,往生才有把握。
如果我们自己的毛病习气,依旧起现行不能克制;毛病发生在哪里呢?一般讲你功夫不够。功夫为什么不够呢?你对理论、方法了解得不透彻。换句话说,你没有信心。你虽然信净土,那个信心是半信半疑,你没有恳切的愿心。如果你有真信、切愿,什么样的毛病习气都没有了,都舍弃了;还有这些毛病习气,就是信、愿不足,经教不通达啊!
由此可知,今天净宗在全世界弘扬,不能跟印光大师当年一样。印光大师在民国初年,他只有一个念佛堂不讲经,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等于天天打佛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也不间断。你看看灵岩山寺的课诵你就晓得,每天六支香,每年有两次精进佛七;精进佛七是四十九天,加香加到九支香。他那个时候可以,我们现在不可以。原因在什么地方呢?那个时候人心淳厚老实,纵然对经教没有通达明了,他对于老师父、老和尚所讲的话,丝毫怀疑都没有——老和尚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那个样子行!
现代人不行。诸位如果是年岁大的,像我六、七十岁的人,我们能够想象到,民国四十年那个时候的台湾人非常可爱、忠厚、老实、纯朴,台湾社会的安定,治安之好东南亚第一。当时人心厚道,我们初到台湾,找朋友不认识路,随便问一个人,他可以把工作放下来,陪着我一道,送你到那里去。现代这个社会没有了!你要问他。『不知道!』理都不理你。这才不过四十年而已!愈往前去人心愈淳厚,买东西身上没带钱,可以赊帐的,不要记名字,也不要记帐,人就有这样的诚信;现在那里有呢!现在什么事都要定契约,还一条一条写,怕钻法律漏洞。你看日子过得多辛苦,那有那时候自在。所以那个时候念佛堂单纯,真正能成就,能帮助一个人往生。
现在社会人心是浮动的,惶惶不安,没有安全感,心是浮躁的,信、愿怎么能够坚定下来!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把经教细讲,这很重要。我们今天提倡『解行并重』,希望每一个净宗学会采取我们编的课诵本。这个朝暮课诵本是我编的,我们的仪规简化了。过去一般寺院的课诵本,早课是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是大忏悔文、《弥陀经》。我们现在把读经这一部份改了,早课采取《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晚课采取《无量寿经》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我们为什么要重新来定课诵本呢?因为现在众生的根性,跟从前人不一样了,从前人依照古人的课诵本可以得利益。现在我们依照那个课诵本不能得利益了。我们修净土,我们的目的是将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怎样能够得生?一定是心(存心)跟阿弥陀佛相同,愿跟阿弥陀佛相同,解跟阿弥陀佛相同,行跟阿弥陀佛相同。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心、愿、解、行都跟阿弥陀佛相同,那你就决定得生——自自然然感应道交。
所以经典的讲解很重要,研究更重要。移民到澳洲这个地方来的同修,你们在这个时代里,真的是有大福报。我们在世界其它各地区,看到的移民都非常辛苦,工作没有停止的时候,生活的压力很重,那有到澳洲的移民个个清闲,天天打球,悠闲自在。这个福报你享得太大、太大了。诸位要晓得每一天去打球,还是搞轮回业;打球打不出六道轮回,打不出三界。你们能把这些时间,拿来研究净土五经一论,深入的研究,就能建立自己的信、愿。
蕅益大师说得好,真正有信、有愿就能往生,而念佛功夫的浅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的高下;这信、愿多重要!不要以为我已经很相信,我都发愿了,我天天还劝人念佛。不见得!想想看你的贪、瞋、痴、慢、嫉妒、障碍,如果还有,还会起现行,就是没有信、愿。有信、愿的人决定没有,有信、愿的人那个心跟佛心一样,跟菩萨心一样,那里会有这么多烦恼,会有这么多业障!
什么叫业障呢?业障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无论你是对人、对事、对物,还有这些念头常常起来就是业障。这个业障不但障碍你往生,你研教也障碍你生智慧。学佛的同修挂在嘴皮上:『唉呀!我们要消业障。』这业障怎么消除?拜个《梁皇忏》就消业障?你去拜,拜了七天,看看你还有没有贪、瞋、痴。遇到不如意的事还发脾气,那是业障现前没消掉啊!假如七天《梁皇忏》拜完之后,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永远不发脾气,你真的消掉业障了。由此可知,嘴皮上说的消业障是一桩事情,事实上业障没消除,不但没消除还天天在增长。这怎么得了!这是我们应该要特别警觉到的,要想到生死轮回可怕啊!
在六道里得人身,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我们今天得人身,多生多劫的善根啊!这个因缘一下子碰到了,得人身之后再失掉人身,失掉人身之后再想得人身,不容易,非常困难!佛在经典里面举了很多比喻,佛不妄语,不说假话,不骗人的,句句话都是真实的,所以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心,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6)(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6)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60~69)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2006年弥勒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是成的菩提大道(2006年释迦佛成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空观开示(50~60)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怎样才能使员工感觉工作、生活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60~78) 

 傅味琴居士:定学开导(60~69)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6.外延的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