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现代因果报应录(五)田三牛记得前生事


   日期:2013/7/2 23: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代因果报应录(五)田三牛记得前生事

王成圣

 

一年之前,亦即去年(一九六七年)九月,笔者于台北近郊某训练机场,听到这一则“田三牛再世为人”的真人真事。当时言之凿凿者为台湾省社会处副处长牟乃紘先生,听得毛骨悚然的君,时下均仍在台,“田三牛再世为人”事迹,旋由前经济部次长王抚洲先生证实,而亲见其人的,现任退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副秘书长韦德懋(勉斋)先生,尤曾向笔者复述一遍,历历如绘,丝毫不爽,具见其真实性百分之百,不容置疑,因敢濡笔记下,以充“中外”篇幅。

幽冥之神与孟婆汤

民国三十一年,韦勉斋先生任陕西永寿县长时的一位部下,国民兵团事务员张生有,陕西邠县人,邠县与永寿县相邻,两县距离仅只五十华里,因此,张生有等于是当地土著。

张生有这个人很老实,平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他资质不高,学识能力平平,但是他身上却有一桩令人难以置信的灵异—他记得他前生的事,巨细靡遗,而且不差毫厘。

中国民间历来相传,有幽冥之神名“孟婆”者,她能酿造一种似酒非酒的汤,使鬼魂喝了,顿时将前生的事全部遗忘。“孟婆汤”一说或谓出自佛典,其实此说在佛典中全无根据。不过,心地观经中载“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之句,因果轮回,是佛家的基本理论。所谓轮回六道,天道、修罗道、人道为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为三恶道,而芸芸众生,莫不以其在世时的思想言行,善恶表现,决定其来世应该归属于轮回六道中的那一道。

佛家并不认为人死后再度投生,绝对无法记起前生的事情,他们说人之不能记忆前生,系为凡人被已造己生的业障所迷,因而使前生所获的智慧,一时为之蒙塞。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十普寺住持白圣法师便曾说过:“前生有修行的人,就能一经点醒,即告领悟,否则就不得不从头学起,人类智愚之别,正基于此。”

张生有的灵异所以特别稀奇,特别与众不同,正因为他的前生未必如何“有修”!而且二十六年前韦勉斋先生这位部下,的的确确称不上有什么了不起的智慧,除了他能记得前生种种,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

他的家境还不错,可以供他读书,但是张生有小学毕业,即未能升学,他去投军,再投考中央军校,毕业于军校干训班,在永寿县他当一名起码的非正式军官—国民兵团办事员。三十二年秋天,韦勉斋先生调任邠县县长,张生有向韦先生表示,他愿回故乡为桑梓服务,韦先生便把他带到邠县,虽说破格优容,却也不能不“量才录用”,只派他当一名乡队副。

张生有记得前生事,在邠县、永涛一带,不但父老相传,而且尽人皆知。因为他的前生便是邠县县城西南三十里许的某村人氏,姓田,叫田三牛,世代业农,家道小康,妻子儿女俱在。邠县乡间居民多半都住窑洞,窑洞有两种,一种是就着山坡挖掘,越掘越深,越挖越宽,于是分为客厅、卧室、仓贮、乃至厨厕齐全。一种则先在平地掘一个大坑,作为院落,然后在院落的四面墙上,再往里挖成一个个的房间。

凡是窑洞,必定冬暖夏凉,安全而有保障,尤其只要有人手、有时间、有力气,随时可以大加扩充,尚且永远不需修茸翻建。所以窑洞小的三室五室,大的十进八进,甚至有聚族而居,一洞能容数百人者,可谓为相当理想的国民住宅。

当地乡民多住窑洞,是因为邠、耀、泾一带,地处高原,土质坚硬如石,掘地十余丈,亦不见水,一洞之凿,往往累世不坏。外人不识究竟,笑他们穴居野处,回到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殊不知道此是当地地理环境的特殊,造物者予他们特别优待,在地价飞涨,建材如金的此时此地,被高价房租累得喘不过气的小市民,那才真叫艳羡“窑洞”而不可得。

一怒离家投入窄门

田三牛一家和乐融融,就住在窑洞之中,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邠县久雨成灾,他的窑洞大门下面,积了不少湿土。田三牛一俟天晴,便去将湿土刨开,清扫出路。讵料雨久土松,骤如山崩,以吨计的湿土将他全身活埋,他当时便一命呜呼,惨遭压毙。可是,他自己却觉得既不曾进鬼门关,也没有上酆都路,更不用说是见到孟婆,硬要给他喝那一碗似酒非酒的孟婆汤。他还在以为自己已经奋力从大堆泥土中爬出,居然又回到了坦荡乾坤,光明世界,他惊喜交集,一口气奔回自家的窑洞,看见了他的妻子,开口便说:“今天好险,我差一点儿就压死在山下泥中,好不容易给我挣扎出来!”

却是奇怪,田三牛的妻子,竟然对他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正眼儿也不瞧他一瞥,脸上不曾有任何的反应与表情。他的妻子对他“阴阳怪气”,不理不睬,使田三牛十分恼怒,然而一转脸,又见到他的儿子,于是他又向儿子欣欣然报“佳音”。

“你听见没有?刚才大堆的泥土坍下来,就像山崩!我居然能拿开那些泥,逃出了一条生命!”

然而,他的儿子明明跟他面对面的站着,竟头也不抬,不屑一顾,他高声报喜,儿子像是一个字也没听见。这一下,田三牛是可忍孰不可忍,心想自己大难“不死”,“拣回命来”,连老婆儿子都漠然淡然,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儿,可见妻子儿女,对自己是何等的绝情绝义。心中无名火起,怒不可抑,愤愤的一顿足,转身便走,田三牛不要这个家了!

田三牛愤而出走,信步所之,来到邠城,然后一时兴起,又赴东郊,离城八里之处,一个叫做“鸣玉池”的名胜。这“鸣玉池”的泉水出自山腰石龛下面,崖津滴流溜,其声淙淙,泉水凉意袭人,凄寒不可久处,由于它水声淙淙,所以取名为“鸣玉池”。田三牛有意到“鸣玉池”一游,可是眼看将到,偏又多出一道小门,使他无法通过。当时他便使劲的往门外挤,也不知道挤了多久,猛然挤身而出,顿时头目昏眩,茫然莫知所以。俄而张眼一望,怪了,他发觉自己正在裂嘴哇哇地哭。(按:此一道小门是喻女性的阴部)

甫出娘胎便开口说话

忽然又听见人语喧哗,步声杂沓,这才看清楚自己原来到了一间卧室,竟是躺在炕上。炕外有几个女人,神色仓皇,动作紧张,一个个的东翻西找,一叠声的大呼小叫:“剪刀啦?剪刀啦?再找不到剪刀那可不得了啦!”

偏是田三牛一眼看到,就在墙上挂着有一把剪刀,当下他便伸手一指,高声的说:“剪刀不在墙上挂着吗?”

说时,看见了自己伸出去的那只手,于是,紧接着便又是一声惊呼:“哎呀,我的手怎地变得这么小啊?”

他说头一句话,满屋子人齐齐的一呆,瞠目结舌,仿佛骤然之间,撞上了妖魔鬼怪,当他第二句话紧接着来,屋里的人便吓得鸡飞狗走,东奔西跑,而且有人骇极叫道:“这娃儿是个怪物呀!得赶快把他丢在粪坑里淹死!”

一唱三和,屋里的女人纷纷表示赞成,大祸临头,直把田三牛吓得魂飞天外。这时候他已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刚出娘胎的小婴孩。他下不了炕,又跑不开,急切间又不知应该如何辩解?正在心跳突突,手足无措,幸好,躺在床上的产妇开了腔,她向众人竭力抗争,不管是谁怎么说,她誓死不肯处死她的亲生骨肉。

那些惊惶忙乱的女人,拗不过拼命保护儿子的母亲,只好由其中一人,鼓起勇气前来给他剪断脐带,脐带剪断了,又为驱魔逐邪,她顺手抹了一把产妇的秽血,涂了田三牛一嘴一脸。

箴口七载人称哑巴

从此以后,田三牛晓得一开口便有生命危险,他装哑巴,其实本是一个正常的婴儿,不管怎样,他绝口不说一句话。

在母亲的怀抱中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家中人出外农忙,把他用一床棉被包好,让他坐在炕上。那张炕劈面对着窑洞口,门外地面晒的有麦粒杂粮,于是便有一群家中豢养的鸡子争来啄食,田三牛一眼瞥见,情不自禁,连连的挥舞小手,跟大人般的吆喝赶鸡。没想到偏巧家中有人回来,瞧见田三牛一副大人模样。仍然认定了他是个怪,“家门不幸,出此妖孽”,他骇怕来日会有大祸临头,一把抱起了田三牛,飞快的往窑洞外走,他要将他丢进粪坑里头。

幸好他母亲想想不放心,赶回来探视,这才救下田三牛的一条“小命”,可是田三牛自此再也不敢开口了,他一肚皮的凄苦,唯有不时付之一哭。

长到六七岁,田三牛的名字改成张生有,他成了张家的小孩,却是具张生有的躯壳,仍还保有“田三牛”的心智。六七年里他始终骇怕,于是一语不发,大家反而叫他“小哑巴”。

一日,他祖父牵着他的手,把张生有带到荒郊野外,乘四下无人,很恳切的问他:“你生下来便会讲话,怎么这会儿六七岁了反而到成哑巴?我真弄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如果你真哑,那是我们张家祖上缺德,生了你这个残疾!倘若你是能讲话而不敢开口,怕人家把你当做怪物来杀害,那么你只管放心,咱们家人口单薄,将来还得靠你撑门立户,再怎么说我们也不会加害亲生的骨肉,你就别再隐瞒了,不妨趁此机会,把这里头的缘故说个明白。

张生有察言观色,晓得他爷爷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当下推拒不得,也无法继续隐瞒,于是便将他死而复苏,一怒离家,游“鸣玉池”而挤进了窄门,方开口就被人詈为怪物,险乎葬身粪坑,因而才咬紧牙关,装聋作哑的前因后果,向他祖父声泪俱下的说了个清清楚楚。

他祖父当时便毅然决然的说:“那这样好了,从今儿起,你该怎么的就怎么的,别害怕,一切有我。”

便这样,张生有解脱了桎梏枷锁,他言行举止,自由自在,他从此不跟小孩子玩在一块,反喜欢跟了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谈笑自若,相习如常,除了体力,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这个六七岁的张生有,简直就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可是,正也因为如此,张生有转世投胎不曾喝过孟婆汤,他呱呱坠地便懂得人事,会讲言语,而且他前世便是本县某村田三牛的这件希奇古怪,骇人听闻的事儿,渐渐的越传越广,越传越远,终至闹得扬扬沸沸,使邠州一县,上自官府,下至妇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时候田三牛家六、七年前便掘出了田三牛的尸体,备棺殓埋,归葬祖茔,田三牛的老婆子女一概遵礼成服,尽衰守制。

六、七年后他大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听到说田三牛投生某村张家,生而能言,又知生前事,田家的人当然不信,一致认为这是荒诞不经的传说,根本不拟加以过问。

田契不获一索便得

可是,为时未几,田家因为地界不清,跟邻居发生了土地纠纷,双方相持不下,终至告入官里。这时候田家的人由于地契一向由田三牛自行保管,而田三牛“死时”并无只字遗言,因此地契遍寻不获,拿不出地契,不但这场官司必输无疑,而且败讼之余,亦将后患无穷,说不定连全部家产都无法保住。于是田家上下忧心忡忡,岌岌不可终日,他们邀集了诸亲好友,前来筹商应付之计,当时,便有田三牛的一位妹夫,灵机一动跟田三牛的大儿子,建议的说:“全邠县的人都在讲,鸣玉池张家那个生下来会说话的男孩,是你父亲投生。这件事是真是假,谁也弄不明白。可是,如今你们家的田契找不到,眼看着要吃亏,依我之见,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张家那小孩不是说他能知前生事吗?就把他找来试试看,如果他真是你父亲投生的,而且能记前生的事,那么,他就应该晓得地契何在?假使问他地契在哪儿他说不上来,谣言定会不攻自破,所以我说,试他一试,其实是一举两得。”

田三牛的儿子,许久以来,都在为他父亲转世投胎,这一码子事困扰万分,他听姑丈这么一说,觉得试他一试倒也不错,最低限度是有利而无害,于是,他答应了,随即请他姑丈到张家去走一遭。

那日,田三牛的妹夫才到鸣玉池张家,正好遇见七、八岁的张生有,独自站在窑洞门口。他一见这位前世的姐夫,亲情洋溢,笑逐颜开,老远老远的便直向他妹夫招手!欢声的叫:“你不是我妹夫吗?怎么得闲上这儿来了?”

来人大吃一惊,却是不由不信,他抢前几步,执住他大舅的小手,然后一五一十,将他的来意,和田家的困厄,告诉给张生有听。

张生有不假思索,随口便说:“你问咱们家的地契呀?有有有!早先我藏在窑洞某个角落的一道石头缝里。只不过,如今隔了七、八年啦,就不晓得还在不在?”

他妹夫疑惑不定的再问一句:“你是说,连你自己也没有把握?”

张生有笑了笑说:“你试试看嘛,回去找一下,你不就晓得我有没有把握了吗?”

妹夫将信将疑的回到家里,按照田三牛—亦即张生有的指点,那份关系全家财产的田契,果然一索便得。田契到手时,连他自己和田家上下,一致目瞪口呆,毛骨悚然,回想从上吨泥土里面挖掘出来,归了葬的那具尸首,他们几疑置身梦中。

于是,田家上下,齐来鸣玉池张家窑洞,妻啼儿哭,罗拜于前,那时节张生有才八岁,可是他三十多岁的老婆视他为夫,二十多岁的儿子尊他如父,说什么也要把他接回家厥尽妻职,恪遵父道。八岁的张生有居然请准祖父、父亲和母亲,到田家去住了些时,可是中年妇女伴宿鬓龄童子,二十多岁的壮男喊八岁的娃子叫爸爸,天长日久,大家都不习惯,都不耐烦。兼以张家家境远比田家为优,张生有要读书,张家替他缴了学费,上课在即,于是张生有不再为田三牛,他还是回到了鸣玉池。

自此,张生有亦即田三牛,他时而张家住住,田家歇歇,两头来往,都受欢迎,仿佛他天生下来,便该在两家为主,庸人也有庸福。

(录自《中文文摘》第五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报应录       田三牛)(五明学佛网:因果报应录       田三牛)  

 现代因果报应录:三生石上话前因 

 现代因果报应录:鸡贩鱼贩,恶报三则 

 现代因果报应录:王夫妇义救孤儿 

 现代因果报应录:七孔流血,叫声如鸭 

 现代因果报应录:高压电殛,大难不死 

 慧深法师:现代因果报应录:屠牛酷残,三代不安 

 现代因果报应录:爆竹起火,烧焦惨死 

 现代因果报应录:身挨猪刀,剖腹断肠 

 现代因果报应录:狗魂索命,日夜不宁 

 现代因果报应录:三次受伤,花光钱财 

 现代因果报应录:引人杀狗,偿命暴亡 

 现代因果报应录:一件奇异的凶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