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怎样修学最殊胜的【无相念佛】法门


   日期:2009/8/1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世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之法门

一、无相念佛人从有相到无相的一般过程

  我们学无相念佛首先须除掉慢心,如果有慢心就不可能学此法门。而无相念佛这个法门功夫学会了,就会懂得如何去看话头,会看话头后,渐渐就会懂得怎么去参话头,乃至怎么去参公案。

  持名念佛,持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是六个妄念,因为我们所念的阿弥陀佛毕竟不等于阿弥陀佛。只是我们所施设的声音而已,一句佛号六个声音即是六个妄念。就是改为心念心听,也是妄念。我们要改为心念心忆,因为我们念阿弥陀佛的目的在求生阿弥陀佛世界,若偏于修定而心里没有忆佛的念,有可能不相应,所以改为心念心忆。功夫成熟我们还要慢慢的将佛号舍掉,一心来忆佛,此即是无相念佛。要还是不会忆佛我们就这样想,如儿女出远门父母的思念,时间长思念就没有名字.形象.声音.就是有个思念.惦记,这个念就是用来忆佛。要是有了这个功夫之后,要将它运用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之中,即一切时中念佛都是无相的。

二、无相忆佛拜佛之方法

学习无相念佛拜佛的功夫,修学之前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念佛要无相?持名念佛时,心念时断时续,有时忆念,有时则虽然佛号在心中,其实并未忆佛,有此缺点。语言.文字.声音不是佛,所以不必执着语言.文字.声音。观想念佛法门,从灭罪修定的立场来说是非常好的,但是用心观想出一尊佛的形象来代表佛,是自心所成的佛,也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法身,没有形像。

首先,要选择一尊自己喜欢相应的佛或者大菩萨,做为我们拜佛的对象,一开始拜就不要有声音.名字.也不观想其形象,就只有[想佛或菩萨的一个念头],我们以想佛的那个念头来拜佛,刚开始时,拜的速度不要太慢或太快,四十五秒很适合.如拜了一两周以后,忆佛之念只能维持一秒二秒或三秒,表示功夫没有进步,可将每一拜分为几个段落,如弯腰下去是一个阶段,此时观照忆佛的念在不在,不在时再提起来。额头鼻子贴到地面时,观照忆佛的念在不在,不在的话再提起来。翻掌时再观照...。如此分段,时时观照,将此念提起;一拜之中若有十次摄提的话,每次忆佛二秒,则一拜四十五秒之中有二十秒在忆佛。这是一种方便善巧。如果忆佛的念一直都不会丢掉,就可以把每拜的时间延长。

拜佛非常重要,学无相拜佛法门须早晚拜佛,早上至少二十分钟,晚上至少二十分钟,礼拜时间能够加多些更好,有人功夫好,一拜可到十分钟,而忆佛的念始终不曾断掉。如果拜到忆佛的念不会丢掉,就不要用刚才讲的分段提念的方法,而专注于忆佛之念上面。每天拜佛时心里想的只是照顾想佛的念头,不让它消失,此即无相忆佛拜佛。

此阶段练习,一不小心,心里就会出现佛的形象,佛号或产生妄想,稍不注意,心就随妄想连续下去;直到因某动作完成,将进入下个动作时,才会发觉心被妄念牵着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须烦恼。只须精进地加以练习,时间久了,功夫就会越来越好。这个阶段拜佛时,不可闭起眼睛,因闭眼时妄想非常多,无法克服,张眼时容易忆佛,容易下功夫。等过一段时间,佛号形像不会出现,表示这一阶段已经完成了。继续练习下去,忆佛的念比以前更清楚,妄念也不会出现,而发觉有比较细微的妄想,比如弯腰拜佛,脸将临地面之际,地上若有毛发,灰尘等,眼睛会去看它,这就是一个妄想,每一拜都会去瞄它一下,这种妄想较轻微,但是很坚固,无法去对治它,所以将眼睛闭起来不让它看。闭眼拜佛,但闭眼拜佛会出现一些妄想,我们就把忆佛的念放在脑子里面,往内收是增强忆佛净念的要领,每天这样礼佛,忆佛的念会越来越清晰。注【不要控制呼吸】。

功夫已经够了,我们可以睁开眼睛来无相忆佛拜佛。要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相念佛,忆佛的念丢掉即马上找回来,直到很纯熟的时候,忆佛的念就不会丢掉了。到这时我们就要拜多尊佛菩萨了,刚开始早上拜佛或忆佛只限一尊佛,到了晚上,即礼拜三尊到六尊,选择佛菩萨的数目不得少于三尊,不得多于六尊,而且只限晚上拜多尊佛,其它时间只限礼拜或专念一尊佛菩萨。在礼拜多尊佛菩萨时,每一尊不得多于三拜也不得少于三拜。在拜时,每三拜之前,每三拜之后,不得起念头说;下一拜是那一尊佛或菩萨,即念头都不许有,但却清楚知道是拜那尊佛第几拜而声音文字皆不会出现。功夫成熟后,则可以将早上也改为这样拜佛,而平常仍然是专念一尊佛菩萨,不要忆念多尊佛菩萨,此阶段拜佛以四十五秒一拜为宜。

三、动静兼修

我们要在每一天拨出二十分钟,四十分钟或一个钟头来静坐,静坐时不一定要盘腿,靠在椅背上坐也可以。坐的时候要无相念佛,念佛时去观照忆佛的念是否清晰?有没有跑掉?我们动中修来的功夫,静中容易跑掉;这样继续不断的静中练习,动中也练习,忆佛的功夫很好,而本身性障很细微的话,即可发得念佛初禅,念佛善根发,受初禅身触之乐,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念佛初禅境界里面。

修学无相念佛法门,很重要的一个行门,即无相念佛拜佛;若只靠平常去提忆佛的念,功夫不容易强,功夫不容易成熟,我们大家要以【无相忆念拜佛】的方式来锻炼,那么无相念佛的功夫便可以迅速增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相念佛       法门)(五明学佛网:无相念佛       法门)  

 圣轮法师:农为国本 禅为佛心─「大自然有机农襌法门」的真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从性情的调适看修行法门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耳根圆通与参禅法门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其它:四念处法门(林武瑞)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心地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王雷泉教授:《大乘止观法门》提要 

 惟觉法师:感应法门、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