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随顺世缘起信心


   日期:2013/5/20 7: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随顺世缘传经验》,知道了如何去帮助后面的人开悟解脱。因为我们往往被前面的人思维固化,觉得前人的成就不可逾越。如果我们被这样的观点固化,我们的社会就永远不会进步。我们只有跳出前人的观点,超越前人的境界,我们才能真正地成就,我们才能做到随顺世缘。

因为我们总是不能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框,被前人和自己现有的思维所固化,不能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能力发展的前景。如果我们固化在前人或者是自己的思维框框里面,我们最大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前人成就的水平,永远不能超越前人和自己现有的水平。

要想超越前人,我们就要有充足的信心。事实上学佛之后的很多人,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普遍存在一个问提。那就是他们总是因为看不惯一些在家或出家佛教徒的行为,而对佛教产生怀疑。问题轻的失去了勇猛精进的初发心,问题严重的对佛教丧失信心。

其实,这是自己也有过不能全面地看待佛教的问题的时候,对佛教失去信心,后来全靠六祖坛经的无相颂挽救过来。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对自己是很大的损失。因为这样你会与佛教擦肩而过,也是佛教里面说的八难中的一难——世智辩聪难。

自己也常常有过这样的时候,有很多次的感觉是:“怎么和这样的人混一块去了”因为身边的亲人常常评论自己的出家是这样的。现在看来,这完全是因为自己对佛教的了解有问题,差点就失去对佛教的信心。自己对佛教徒,尤其是对出家人要求过高,或者对帮助自己的出家人误解了。

记得自己写过一篇《吃药》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面记载了自己刚开始学佛的时候,看见出家人吃药也会产生怀疑。觉得出家人都是圣人,怎么还要吃药,现在回头看看,真的是很可笑。这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观点出了问题,自己把出家人的看法搞错了。

还记得写过一篇文章叫《龙蛇混杂》。当时,也是因为有人出现类似的问题而写的。其中“龙蛇混杂”四个字,就是文殊菩萨,在回答文喜禅师的问题时说的。文殊菩萨告诉文喜禅师,他那里的佛国就是以“龙蛇混杂,凡圣同居”而组成的。所以这些问题的出现,只是我们对佛教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即使在文殊菩萨那样的佛国里面也是“龙蛇混杂,凡圣同居”。

如果佛国里面只有圣贤,没有凡夫那也就不成为佛国了。因为这样的佛国,菩萨们没有可行菩萨道的地方。大家都是圣贤了,没有问题需要解决,没有人需要帮助。这又堕入八难的另一个难——长寿天难,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在享乐,忘记有修行这件事了。

还有,有的时候出家人,尤其是很有成就的出家人,会表现出极其顽劣的一面。有的是为了隐德现劣,有的是为了教化弟子。我们千万不要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因为佛教到了极则的时候“佛”、“魔”是统一的。如果只能入“佛”,不能入“魔”,也不能成佛。

这在灯录里面经常会看到,而且基本上每一个开悟的徒弟都有被自己的师父逼拶得怀疑自己师父的时候。比如临济三次问话,三次被打,最后跑到大愚那里去了。如此等等在灯录里面有很多举不完的例子。后面的三则附录,列出了三个很典型的例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

所以不管是师徒之间的逼拶也好,还是隐德现劣的高僧大德也好,甚至是来混饭吃的人也好,我们不要被他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只管用自己的功,修自己的德。应该明白佛国是由凡圣共聚而成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一法师       信心)(五明学佛网:明一法师       信心)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 

 净界法师:他力信心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培养信心 

 净界法师: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净界法师:你必须要对你的上师对你的祖师的传承有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禅悟的直指 《信心铭》浅讲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开愿法师:信心是成就的基础 

 明一法师:简易忏法 

 明一法师:打禅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