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经教学几十遍,心才清净下来


   日期:2013/5/12 11: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经教学几十遍,心才清净下来

 

恭录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98201294讲于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九十五页,请看第六行当中:

「亦涵天亲菩萨五念之旨。五念者:一礼拜」。请看参考数据,这是《往生论》上的,第一个「礼拜门」。修净土的同学,拜佛是非常好的一种修学方法,特别用在中老年,因为拜佛是非常好的运动,依照这个规矩去做,每一个关节部位都活动到。拜佛能多拜是最好的,万缘放下,一心顶礼。学佛,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功夫达到一定的深度,他就归净土,回归净土。禅宗回归净土,历代的人很多。教下,像天台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念佛走的,所以天台宗由于智者大师的倡导,历代祖师晚年专念弥陀往生的很多。近代,像谛闲法师念佛走的,他的弟子晚年在香港,就是倓虚法师,都是提倡念佛法门,自己也是念佛走的,倓虚是坐着走的。其它教下亦如是,包括现在的密宗,跟我往来比较近一点,仲巴活佛,都是倡导念佛法门。只有这个法门不必断烦恼,不必消业障。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消业障跟断烦恼就在那一句佛号当中,所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这么多年来学习《无量寿经》,净土三经、五经,终于明白这个道理,消灾、行善、积德、修福都在这一句名号,一句名号圆满具足。何况佛在经上说,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佛说的,谁相信?每个人读到这个经文都是半信半疑。其实是真的,不是假的,因为我们对弥陀名号实在讲是了解得太有限。出世间一切佛法都不离阿弥陀佛,可以说是千经万论、无量法门全是从阿弥陀流出来的,最后还归阿弥陀。阿弥陀佛就是真心,阿弥陀佛就是法性,阿弥陀佛就是一切法的总结,所以功德确确实实不可思议。

礼拜不分昼夜,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你修礼拜,就拜佛,肯定你身心健康,百病不生,临走的时候预知时至,决定没有病苦。我看到的、亲自听说的是决定可靠的,就有十几个人预知时至;有些人预先告诉家人,有些人不告诉家人,走了之后才知道,在家同学居多数。《无量寿经》序分里头表法,出家菩萨只有三位,这个经上,在家的,贤护等有十六正士,十六位,这十六位全是等觉菩萨,在家的等觉菩萨。所以修这个法门真正有大成就的,往生就是大成就,在家人很多。我们决定不能怀疑,依教奉行。礼拜,身业清净。

第二「赞叹」,赞叹就是念佛,第二种就是讲经,讲净土五经,这是属于赞叹门。「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全是赞叹,再细细观察,净土五经一论,无一不如是。经学一遍两遍是决定不够,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他并没有跟我约定,可是我学习一定是十遍以上到三十遍,不少于十遍,多的会到三十遍。为什么?古人有一句话说,熟能生巧,我相信,戒定慧三学,遍数愈多,你遍遍都有悟处。从这个地方才真正发现,佛的经教不可思议,你念十遍就有十次悟处,念一百遍就有一百遍的悟处,念一千遍就有一千遍的悟处。

所以佛经里面所讲的义理、境界是没有止境的,为什么?它是从自性流出来的。自性没有止境,深广无际,因此经典亦如是,你的心愈清净,悟入的境界就愈深、就愈广,你会悟到真的东西。几十遍下来,心才会清净。我们一般凡夫是浮躁的心,只能得到一点佛学常识,今天讲佛学,佛学就是佛教的知识、佛教的常识,它的真实义并不知道。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真实义是从这里头有所体悟,文字上没有。由这些文字、经文、音声的启发,你领悟了,悟入的深广与你自己的清净平等跟慈悲愿力有关系,愈慈悲愿力宏广,悟入就愈深。到这个时候,你才喜欢经典,稍稍能领略到佛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一门通了,门门都通,这真正生欢喜心。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如实修行,一定要如经典上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去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有身的行为,像前面礼拜,身的行为;口的行为,赞叹,口的行为;意的行为,意是意念,起心动念。经本上佛告诉我们,「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心愈清净,智慧福德愈广大,为什么?称性,不是从外头来的,外面所修的非常有限,自性本具的是没有边际的。要肯定每个人本来都是佛,跟阿弥陀佛决定没有两样,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那就是一念不觉,迷成这个样子。所以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他惭愧心生起来,为什么阿弥陀佛如是的伟大,我渺小得这个样子,我本来跟他一样,为什么会堕落成这样子,会激发我们勇猛精进。

今天弥陀慈悲,加持我们、帮助我们、成就我们,我们要接受。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协助没有条件,什么原因?我们是一体。他承认,我们不承认。他承认,到我也承认,这渐渐就入境界,那阿弥陀佛加持就特别有效果。修行终极的目的是求生净土,往生净土之后,目标是成佛,成佛像阿弥陀佛一样。成什么佛?就是成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这是赞叹。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礼敬。为什么要礼敬?因为他本来是佛,花草树木也是佛,山河大地也是佛。我们看到天主教教宗,每到一个地方,下飞机第一桩事情是亲吻大地。这非常有意义,这表示爱心。《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就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对人、一切都要礼敬,礼敬把我们的傲慢心化掉了。傲慢的烦恼不能轻视,孔夫子说得是非常非常好,你观察人,这个人有傲慢、有嫉妒,我们就对他敬而远之。为什么?他不是真的,全是假的。《论语》上这一句话,我们入世观察这个标准,他表现得再好,「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他吝啬,他傲慢,夫子说,「其余不足观也」,都是假的,全是假的。学佛要干真的,不干假的,搞假的是凡夫,他不是佛。

第三「作愿」,作愿是发愿,意业。「谓修净土之人,清净意业,发大誓愿,如实修行奢摩他,求生彼国,是名作愿门」。奢摩他就是禅定,这有个括号,「梵语奢摩他,华言止,谓止息散乱之心也」。佛常说的,止心一处,有的时候也说制心一处,都是一样的意思。我们的心止在哪里?止在佛号,念念就是这一句佛号,一句佛号之外,心里头没有任何东西,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应。我们修行的方向就是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极乐世界,一个心愿,亲近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之后,永远不离开,那十方度化众生?分身去了,有这个本事。到达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有神通,有能力化无量无边身,所以他有能力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化身去的。

文字来源:净宗学院网站http://new.pllc.cn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经教学       心才清净)(五明学佛网:经教学       心才清净)  

 陈星桥居士:佛经教学随想录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讲经教学,学习经教,这叫佛事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教学,化解所有灾难 

 净土法门法师:担任讲经教学的三条件(2) 

 净土法门法师:担任讲经教学的三个条件(1) 

 103岁梦参老和尚示寂!老法师:这个老法师很难得,一生讲 

 刘素云:慈云法语之三,圣僧示现在中国,讲经教学度群萌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世尊四十九年讲经教学,用意何在?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报佛恩?学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教学不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都不知道心才清净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学生当中有成就的,也去讲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