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介绍

 香港《大公报》访净土法门法师:法无本相,弘之在人


   日期:2013/5/5 14: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香港《大公报》访净土法门法师:法无本相,弘之在人

 

文本来源:大公网佛教频道采写:《大公报》史利伟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大方广佛华严经·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

 

 

始终微笑的净空长老

 

在大埔的一座精舍,我们刚刚在客堂坐下,一袭灰色长袍的净空长老飘然而至。八十有五的净空长老丝毫没有老态之像,他身材颀长,不胖不瘦,行动迅速且带着几分飘逸,颇有仙风道骨的神韵。他的整个脸庞波澜不惊,没有沟壑纵横的沧桑,始终洋溢着微笑,充满慈悲的喜悦,就连头顶上一字排开的三个香疤,似乎都在欢喜,自然而得体,让人如沐春风。他的左眉几乎全白,参差点缀着几根乌丝;他的右眉几乎全黑,隐隐闪烁着几根银丝;双眉黑白分明、相映生辉。他那双神采凝聚的眼睛,始终流淌着由衷的喜悦和慈祥,让人欢喜、让人释怀、让人信赖。任何人只要看见他那双充满喜悦、慈悲、智慧的眼睛,似乎天大的烦恼立刻消散到九霄云外。

长老就座,满怀的谦恭,让人赞叹;无论讲话还是交流,无不身体前倾,全神贯注,让人或凝神谛听或真情吐露;这时,与长老交流,我们感觉到非常亲切,没有丝毫的拘束和障碍。

 


倡导佛教正名:佛教即佛陀教育

 

近代以来,关于佛教及其教义的探索,从未停止。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陈独秀、鲁迅等都曾涉猎。尤其是章太炎最为直接,认为“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净空长老出家以来,亦积极倡导为佛教正名。他指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决非宗教。“佛陀”译成中文即“觉悟”,即自己已觉,再去觉悟别人,类似传道授业解惑,自然就是老师。所以僧人都称佛陀为“本师释迦牟尼”,而他们自称“弟子”,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没有。

与传统教育相比,佛陀教育内涵更加广泛,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开设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与未来;空间上,它从目之所及的现实生活一直推演到无边无尽的大千世界。传统儒家教育讲一世——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教讲三世——前生、今生、来世的教育。所以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最可贵的是,佛陀圆满的智慧觉悟,是一切众生平等具有,人人都可证得;换言之,人人皆可成佛”,所以长老坚持佛教乃教育,是教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回归自性的智慧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重圣贤教育,推国学经典

谈起圣贤教育,净空长老如数家珍,五伦二十个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将人与人的关系划分得清清楚楚;五常五个字,“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是修身的基本要素。中国几千年的学术,四书五经十三经不出这个范围,《四库全书》那么大的分量,也不例外。这是祖宗留下来的精髓,只要真能照做,天下就太平,个人就幸福。

说起国学经典,净空长老讲述了他与两部书的因缘。一是《群书治要》,唐初著名谏官魏征、虞世南等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唐亡之后该书在中国失传,《唐书》、《宋史》、元明清《艺文志》里,连目录都没有,《四库全书》也没有收入。清朝嘉庆年间,日本的贡品里面出现了该书。是唐时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把书带回日本保存下来的。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翻印日本的原本,另外也重新排版印刷,数量极少。

另一本《国学治要》,是依照经史子集的分类,把《四库全书》里面重要的部分节录出来,取名为《国学治要》。于一九三O年出版,编辑这套书用了十年功夫。

因缘际会,这两部旷世奇书均辗转到长老手中。他各印一万套,作为礼物赠送。“我要送从政的志士仁人,这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希望他们多学老祖宗,把政治愈办愈好,人民就有福”。长老说,“还要赠送世界主要的大学、图书馆,希望我们国家的文化,能给全世界带来安定和平。”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说:“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所以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长老深感认同,不过不是政治、经济、科技,而是文化,是中华文化拯救全世界的世纪。



创新教育手段:开放思想,与时俱进

长老非常重视教育,他说“不管是佛陀教育,还是圣贤教育,不仅教义要与时代环境相适应,教育手段也是如此”。

数十年来,长老秉持“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操守,开放版权,创“免费印赠经典善书,流通影音光碟”之风气,无条件赠送各地需要经典善书法宝的人士。为恒顺现代人缺乏古文基础、工作繁忙、身心充满压力的遗憾,长老特别提倡汇集群书、采撷格言;或将经典善书录制有声书,提高社会大众学习兴趣。

“二十一世纪的道场,应是网际网络,卫星电视台。”二十年前,净空长老即提出这个构想。“我们的教学,只要小小的摄影棚就够了。每天在摄影棚里头对着摄影机讲经,立刻从网路、卫星传播到全世界。通过卫星传播,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家里,送到每一个人手上的网路、电脑画面上。谁去接收?有缘人!佛度有缘人。”

在长老开放思想引导下,一九九五年“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首先成立。之后各地净宗学会或相关道场陆续设立网站,并于世界各国广播电视台,提供播放长老讲经教学的节目。二ΟΟ三年华藏卫视首播,是以长老讲经为主的教学电台。概略估计,全球每天有上千万的信众,均可透过网络、卫视,接受佛陀圣贤的教化。


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

有人疑惑,作为佛门长老为什么要积极推进与其它宗教交流互助?这似乎与如来家业毫无关联。净空长老如此开示:

“佛教与古今中外圣贤、宗教教育都是多元文化的教育。特别是佛法概论《华严经》的确是多元宗教、文化圆满融合的高度智慧。犹如人身上有眼、耳、鼻、舌、手、足等各种器官,各司其职,互助合作,则身心安乐。世界各各不同族群、文化、宗教、学术,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应当求同存异,共存共荣,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宇宙本来和谐,世界本是一家。”

基于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真诚慈悲,长老多次提出:“世出世间一切神圣所教所学的核心,即是真诚爱心;以伦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学的教育,启发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纯净纯善之性德,体现于日用平常、处事待人接物中。”如印度教所说“以仁慈化解暴怒,以善对待恶行”;《古兰经》强调“真主确实是仁慈的”,《圣经》云“神爱世人”,孔孟曰“成仁取义”,犹太教说“一个人能做的最美妙事情,就是原谅他人的过错”,佛云“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神圣教诲无一不是教人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进而将真诚爱心推广至天地万物,与一切不同空间维次的众生,和睦共处、互敬互爱,则人类幸福、和谐社会的大同理想才能真正落实。”



八十五岁自勉:敦伦尽份,老实念佛

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充满着世事无常。长老深知“法无本相,弘之在人”,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改其“但开风气不为先”“随缘尽份、绝不攀缘募化”的风范,坚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的修行原则,唯以“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自励。今年年初,长老手书诗文自勉:虚度八十五,来日已无多。学佛六十年,演教五十三。发心续慧命,华严与法华。大经解演义,供养有缘人。世出世间法,看破悉放下。谢绝于众缘,专念弥陀佛。求生清净土,一切皆成佛。尚祈鉴愚诚,是我真莲友。

有心人借文赞叹长老,甚感“于我心有戚戚焉”,遂照本录下,缁素同飨:

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人之恶,不隐人之善。

我不负人,而任人之负我。我不谤人,而任人之谤我。

以深心提人于生死之海,而人以浅心钝置之,毋弃毋亟。

以热心共人于风波之舟,而人以冷心遐遗之,毋忮毋求。

销大衅于曲突徙薪,而勋名有所不必取。

蒙极诬于明珠薏苡,而心迹有所不必明。

为国家扶欲坠未坠之纪纲,则众嫌不必恤,而又不以气节自有也。

为世教发难明当明之道术,则众咻不必虞,而又不以门户自标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公报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大公报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