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是根本戒,根本的根本


   日期:2013/4/10 1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戒律为什么做不到?《弟子规》是根本戒,根本的根本,为什么做不到?烦恼、习气太重。烦恼、习气是多生多劫累积下来的,这一生没有能力断掉,佛菩萨会原谅你。你到极乐世界再好好的修,修成之后再满你自己的愿望,你再住持正法、弘法利生。所以自己,古人讲得好,量力行事,我自己要衡量一下我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德行、多大的能力,自己知道,超过了是绝对做不到的。真正要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你说那四个根多重要,怎么样也得把它落实,真正做到。我把四个根做到了,我能不能往生?你要是真信、真愿,你一生就念一句佛号就能往生。别人不知道你,佛菩萨知道你,阿弥陀佛知道,你那个一念等於别人念一辈子,一念相应一念佛。你的功德大,你救了佛教,你救了正法,诸佛菩萨都感谢你,这真的不是假的。你确实做出了个好榜样,这个榜样可以复兴佛法,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还有什么问题!但这真难修,佛法讲讲容易,做太难了。《弟子规》几个人做到?今天把《弟子规》做到那就是圣人。《弟子规》是戒,落实在生活叫仪,就是三教基本的律仪,决定不能忽视。

  要用智慧去解释,《弟子规》文字不多,看起来好像不深,实际上是博大精深。头一句,这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父母呼,应勿缓」,这什么意思?父母是个代表的,是个代表的人,他叫我,我赶快答应,这表示恭敬。父母指谁?大乘《菩萨戒经》里面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就扩大了,所有一切众生呼我,我就要用对父母呼我的态度去应。「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老祖宗说的是「本性本善」。前面我们读过,十善业道,大乘菩萨展开来八万四千法门,《弟子规》展开是不是八万四千法门?是!一点都没错。小乘展开是三千威仪。你就晓得,《弟子规》字字句句都充满八万四千法门、都充满无量法门,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在它之外,你才真正体会到它不可思议。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五集)  2012/3/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35

  普贤菩萨教人礼敬诸佛,一切众生是未来佛,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在哪里?现前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而一切众生包括动物、包括植物、包括矿物,为什么?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这个意思广!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统统要恭敬,为什么?法性变的,法性是佛,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人在这个地方培养自己的真诚、恭敬心。真诚、恭敬心是性德,你要是明心见性,你本来就是这样子,性德自然的流露,真的,他不是学的。

  我们现在是迷失自性,把性德忽略了,现在佛教给我们,我们要把性德找回来。从什么地方找回来?从持戒。戒律里面头一个就是要尊重别人,要尊重万事万物,决定不能够轻慢。你要问这是哪条戒?这是根本戒,十善业道。十善业道落实在哪里?落实在《弟子规》、落实在《感应篇》。今天你戒律再严格,你不能落实到弟子规,不能落实到感应篇,假的,不是真的,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0卷)  2006/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017-1660

   我们现在都愿意随顺性德,性德是什么?告诉你《弟子规》是性德。圣人很了不起,具体给你举出来,你随顺《弟子规》,你就其乐无穷,你随顺《感应篇》、随顺《十善业》,你走的是觉道,走的是佛道,把你的人生价值观改变了。现在这个社会人生价值观是什么?钱,好像他活在这个世间就是为钱来的,拼命往里面钻。我们中国古人知道,所以在造字的时候,造的那个「钱」字,你想钱是什么意思?这边是黄金,一堆金,那边是什么?一个人拿一把刀子在斗,两个人在抢,不是个好事情。中国从前做的,你看古代的铜钱,现在实在讲最早的时候用的是黄金,金钱,以后做银钱、银元,最后就发展到铜钱。铜钱,圆的当中有个洞,有个方孔,那是什么东西?古时候犯罪的枷锁,告诉你看到这个钱,你就想到这个东西是枷锁。它时时刻刻提醒你,这个东西是要用它,不能没有,小心谨慎,不要去披枷戴锁。太多了,太多了就披枷戴锁,适可而止。这就是价值观不一样。古圣先贤给我们做的价值观是道德、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特别拈出来仁爱、忠义。中国人讲八德,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人生在世干什么?落实八德,力行八德,以八德感化一切众生,这是提升你自己的灵性,不断向上提升,从凡夫提升到佛的境界,不是为钱来的。物质生活再贫穷无所谓,孔夫子赞叹他的学生颜回,颜回是他所有学生里头最贫穷的一个人,夫子对他特别赞叹,他什么?他的价值观不在物质生活,在精神生活。他贫,贫而乐!从来没有看到颜回为物质生活而忧虑的,从来没有过。箪食瓢饮,这是夫子形容他的生活,吃饭他连个饭碗都没有,用竹子编个篓,用那个盛饭,喝水杯子都没有,葫芦挖个瓢,箪食瓢饮。一般人不能过的生活,可是颜回一天到晚快乐无比,他乐的是什么?道!道业精进。换句话说,他天天有悟处,时时有悟处,就是我们此地跟你讲的一真法界的恒沙性德,在哪里?在一切法。他的孝悌忠信天天增长,仁爱和平天天增长,他怎么会不快乐?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九三卷)  2008/10/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017-1993

   用中国传统的方式做标准,对父母不孝顺,要知道这是障碍,这是大麻烦,所有一切麻烦的根。对老师、对长辈不尊重,这个东西要是不放下,出世间法永远得不到。不但高层的得不到,小小之果,像须陀洹,你都得不到。有人修一辈子,不是不修,真修,就是这个没做到,死了之后还要搞六道轮回。为什么?那是轮回的因,轮回的因没有除,他怎么能离轮回?所以佛法的修行,孝养父母第一,奉事师长摆在第二。在中国传统教学,也是把这两个排在第一、第二。世出世法一样的,一丝毫差别都没有,这个我们要好好想想为什么。於是我们就能想到,《弟子规》重要。《弟子规》是什么?伦常道德的落实,烦恼业障习气的放下。对父母不尊重、不孝顺是业障,真的,要没有业障,哪有不孝顺父母的道理!天经地义,你肯定有业障,业障放下,自然就孝顺,对人自然尊重。自己有业障,自己不知道,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明眼人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他们看得非常清楚。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八集)  2012/10/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48

   佛教是教育,诸位一定要明了。教育真正达到效果,是要把恶人教导他变成善人,坏人教导他变成好人,这才是教育。不是说恶人、坏人,开除他、不要他,这是失败的教育。成功的教育,是要把坏人教导他变成好人,佛家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他肯接受、肯听话,他回头得快;不能接受、不肯听话,他回头得慢,早晚都要帮助他回头。要有耐心、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才叫做学佛。我们教不好人,不能改变别人的气质,不能帮助人超凡入圣,自己常常要反省、要检点、要忏悔,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决定不可以怪对方。「对方业障深重,没有善根」,这都是推卸自己责任的话,不负责任的话,真正负责任,是要自己冷静认真去检讨。

  为什么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那么能够感化人,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做不到的因素,实在讲很简单,智慧不够、德行不够。果然真有智慧、真有德行,实在讲连动物都受感动,何况人?修养德行,求智慧,读经、听经能帮助我们开智慧。德行的建立,我们净宗成立之后,提出五个科目,简单。我在美国,印海法师对於我们的作法非常赞叹,他说:「你们修行的目标,这么清楚、这么简单,让大家都能够记得,都能去做。」所以我们提倡要做的,都是佛教导我们最基础的修学法,「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菩萨十愿」,五个科目,好记。太多了,记都记不住,你怎么学法?没法子修。

  这五个科目里面的条目,我们每一条都记得很清楚,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勉励自己去做到。特别是三福,这叫福报,临终头脑清楚,这大福报!所以世尊,第一个就教我们修福。三种福报:第一种人天福报,第二种声闻、缘觉的福报,第三种佛菩萨的福报。佛这样教导我们,我们自己不肯修学,那怪谁?人天福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实在讲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地区,无论是什么样的族群,都行得通,都没有违背。各种不同的宗教,我们提倡孝养父母,大家都没话说,天经地义;奉事师长,没有人反对,大家都赞成的,我们修行要从这里做起。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九九年早餐开示—孝养父母为先  (共一集)  1999/2/26  澳洲布里斯本  档名:20-014-022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弟子规》是根本戒)(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弟子规》是根本戒)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