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李炳南居士:学佛重在力行


   日期:2009/7/2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乘佛法以圆成佛果为其目的,以法性空慧为方便,摄导万行趣证无上菩提。要达到成佛的果位,必须发大誓愿,行菩萨道,广行六度万行,证悟甚深不二法门,中道实相义,诸法尽证无余,始成佛道。

修行要亲自实践,亲自与诸法义谛相应;若不实践三藏圣典,身心懈怠,沉迷五欲六尘,口但说空,行在有中,此人欲证成佛道,遥遥无期,终无是处。

口口声声喊要成佛,而身心所为皆不与佛法相应,业力所牵引,身不由己,无法控制,心地奔驰于世间染污之欲,此人愚昧,如说食数宝,终不可得,佛门谓之痴人说梦话。

有少数人懂得一点佛法,因而自满自得,就不想再向前迈进;又有些人学点佛法之后,内心生大我慢,贡高凌人,藐视同道,甚至狂妄着魔,而不得自知;自谓我是某古佛某菩萨降世,我是祖师转世,某真人投生,内心毫无惭愧之念,更不懂得羞耻;因而,自导自演自唱,不休不止,甚可怜悯!十方诸佛对此辈之人亦无奈,诸菩萨亦摇头,祖师皆叹气!

众生造业自缚,挡也挡不住,劝也劝不听,说也说不动,度也度不了。众生没有正知正见,再加上自己业障深重,习气不断流露,心作不了主,坚固的我执意识,顽抗到底,业障到底是业障,如钢钉钉在墙壁,始终拔不起来。这么一来,最后岂不是自己受倒霉吗?吃亏会是谁呢?轮回生死的又是谁呢?当凡夫受尽无量苦难那么好玩吗?

众生聪明反被聪明误。中外古今,有无数的聪明人,这些小聪明的人,哪个能够证成菩提的?全部被聪明所耽误了,耽误了他的青春,耽误了他的前途,耽误了他一生,耽误他的法身慧命,耽误他了生脱死的机缘,破坏了他的正知正见,因而堕落无明的窠臼里。

聪明与智慧是截然不同的,有何不同?不同在何处?分别如下:聪明是无明的反射,聪明会误事,聪明无法证见真相,聪明是分别外在人我是非的祸根,聪明是轮回生死的猴精,聪明是一切苦难的枢纽,聪明是私欲占有的枭雄,聪明是破坏正见的关键。

聪明是生活起居的滑头鬼,聪明的当下是缺陷而无知的,聪明是嗜好诤辩的鬼灵精,聪明是魔王的使者,聪明是三界内的历尽沧桑者,聪明者时常嚎哭落泪而无人知,聪明者是三界的苦命儿、六道的流浪汉!

何谓智慧?智慧是内在证悟的实相本体,智慧是证悟人生观与宇宙观的宝藏,智慧是证悟后所流露的见证,智慧与真相是一体的,智慧是佛。智慧是度生死轮回的宝筏,智慧是透视魔境的一把无形利剑,智慧是游戏人间的摩尼珠,智慧是六道众生的眼目,智慧是登涅槃的法船,智慧是诸佛所证所护,智慧是十法界的大火炬,智慧是超越三界不离三界的明灯。

总而言之,聪明是世间法,聪明是染污黑暗的,聪明是我执私欲的,聪明是无明的,聪明是业障的流露而不自觉的;智慧是出世间法,智慧是清净光明的,智慧是破除三空之法的,智慧是灵灵觉觉的,智慧是证悟后的理念流露。

智慧不同于聪明,聪明不同于智慧,智慧与聪明有天壤之别;智慧与聪明两者之间,是迷悟之别,是染净之别,是佛魔之别,是邪正之别。智慧与聪明自始至终,如同水火不相融,如猫与鼠不得相处,何以得知?因为智慧与聪明是不同的两个境界,是涅槃与生死不同的境界,是轮回与不轮回不同的境界,是光明与黑暗不同的境界,是超越三界与染污三界不同的境界,是觉悟与迷妄不同的境界,是佛境与魔境不同的境界。

综合上面所说,我们发过菩提心,行菩萨道,就应该很踏实而实践菩萨道,为证成无上菩提而勇猛精进,从中不得有懈怠、偷懒、学小聪明,因而狂妄着魔,而自己不知不觉,致使堕落生死轮回的深渊中。

菩萨道的行者,不得投机取巧,想走捷径,想不劳而获,叫别人替我消灾,替我修行;天天说修行,修行又怕苦,而自己却不肯修行,得过且过,恍恍惚惚度日,了此残生。如此之辈,最没有智慧,知见最差,业障最重,习气深厚,欲得成佛,望洋兴叹,遥遥无期,无有是处。

开悟的高僧大德,还须要大修特修呢!令无量劫以来的习气,一一的净化,逐渐革除,让自性更圆满、更庄严,不达佛道不罢休。开悟的高僧大德都如此这般了,何况我辈是沉沦苦难的众生!

高僧大德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如上所云,顿悟佛性之人,毕竟尚未成佛;见佛性之人,虽然知道佛性平等,佛性的功用在果位上,差别甚为悬殊。佛已净化了习气,已圆满自性,已到达佛的果位;见佛性之人,是悟了佛性平等之理,但是自己多生习气深重,亦不免受习气漂流牵制,不得自在。修就是修习气的净化与革除,普让光明自性显露罢了!

见佛性之人,犹如风已停止吹动,但是水波一时无法止息,仍然汹涌澎湃。水波迟早是会止息的,只是一时不能止息,还有余留水波浪力推动,但是肯定要停止的,需要有一段时间;见佛性之人,亦复如是,尚有多生习气所逼,当理念现前的时候,有时还会受习气所侵扰,而不得自在哩!所以说,刚悟性之人,不可与佛之佛性比伦,果位有差别故。

菩萨道之行者,能正见这一切的真相,内心不生贡高我慢,不生嫉妒,不生诽谤,不生懈怠偷懒,不生投机取巧,不走捷径,不学小聪明,因此,心地如如不动,光明赫赫,对菩萨道更勇猛精进,始终一心,不达佛道,不罢不休!佛门所谓:“十方世界无有天生释迦、自然弥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实践)(五明学佛网:修行       实践)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