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南怀瑾:财富的去向


   日期:2013/2/21 17: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怀瑾:财富的去向

 

那么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有一首诗,我改了一改,因为不是我有意改的,是它要改:“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世事循环望九州”,世间的事情就是旋转,跟圆圈一样循环的。望九州,中国人有九州,世界有九大洲。“前人财产后人收”,前面发了财的人永远是你的吗?不会的,会到别人的手上去了,所以说“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后人有了财产你不要高兴,“更有收人在后头”。我看了九十年看了这么多,升官这么大,发财这么厉害,到最后都没有了,所以说“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在道理上要懂得是非你之所有,不是你所有,属于你所用,归你所用。财富永远不属于你,只是给你所用,不是你所有。赚了一块钱,你只能够五分之一归你用,任何一个人赚一块钱,一块钱赚的五分之一给你。第一份是政府,第二份“土匪”要抢一点,所以你赚的钱这两份要扣掉,王贼要扣掉,你只有五分之三。然后疾病生病你要扣掉,还有眷属、父母、朋友、灾难,所以只有五分之一被你所用,并非你所有,你还是两手空空。所有人财富的道理都是这样。

希望把自己的人生的理念搞清楚,有自己的商业道德行为,这是最重要的,不能够依赖政府、不能依赖社会,要帮助政府、帮助社会,自律的发展起来,这是我今天浓缩时间最后一句话贡献给大家的。

《南怀瑾讲商业道德》

-------------------------------------

所以我常常给大家讲,有一个经济学你们没有看过,释迦牟尼佛的经济学。释迦牟尼佛他讲一个原理,他说这个钱啊,你只有五分之一的临时支配权,有五分之四不属于你的,财富多的也一样。他说第一份要给政府;第二份是盗贼的,骗你、抢你的、偷你的钱;第三份属于你的疾病;第四份属于你的家人、兄弟、朋友。除了这个以外,你只剩下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还并非你的所有,只是你临时可以支配使用而已。我说他的经济学最高了,其实那五分之一也要自己真正用了,而且用对了,才是有效的。又有一说,世间财物,为五众所享,“王、贼、水、火、恶子”。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 · 企业 · 国学》

------------------------------------------

南怀瑾老师在向浙商讲财富观时说:“天下财富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即皇粮国税,不可或缺;二是盗贼所有,贫富过于悬殊,必然引发非理性分配,盗贼禁而不止,固有其一;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续,生老病痛,终有一用;四是灾害所有,水灾火灾,天塌地陷,付之东流;五是恶之所有,败绩败家,不能一以贯之,终致散失。如果把财富的去路搞明白了,来路的追逐也没有必要太执着了。”

南怀瑾说,钱财不是固有和固定的,是无时无刻都在地下潜行的,今天归你,明天不知在何方。财富易手,都是常态,真正的智者,要按照转换趋势对事业进行散布,按照天下财富共有的规则要有意识地进行散财,按照智性是本、理性是道的要义对情绪进行控制和散发。散布,是事业布局;散财,是财富布施;散发,是情绪布防。

对我们普通人来讲,赚点小钱有点积蓄,远没达到人们现代观念上财富的标准、厚度,虽不会有“在巨富中死去是耻辱的”担心和恐慌,但也要尽量做到按照天下财富共有的规则有意识去散财、布财,帮助那些被灾害、盗贼、健康等原因掠去财富的人。  

南怀瑾的财富观对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看清了财富的去向后,我们可以积极地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省去一些“去病所有”;教育好子女,警惕骄奢YIN逸、保持简朴生活习惯,杜绝“恶之所有”;勤学多思、注意安全、学会辨别和判断,减少“盗贼所有”和“灾害所有”;心态坦然平和,保证“王者所有”。以更加平和的心境淡然地面对财富的得与失。  

财富的去向已明,对于财富来路的追逐也没必要太过执着了,不必太过舍命赌气聚财。当然,你尽可以有追求财富的念想,一夜暴富的奢望,但终究应拿得起,放得下。

《南怀瑾的财富观》

----------------------------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带了20个民营企业家到太湖庙港大学堂听南怀瑾老师讲学,希望能够给企业家安装上一颗人文心,南怀瑾老师90多岁的高龄,他对浙江的民营企业讲了一个价值观问题。

南怀瑾老师说“天下财富”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皇粮国税不可或缺;二是盗贼所有,社会两极分化,必然要引发非理性分配,盗贼禁而不止,固有其一;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续,生老病死终有一用;四是灾害所有,水灾、火灾、灾害塌陷付之东流,所以不要心疼,本来这个钱救灾赈灾也是一部分;五是恶子所有,败家子,败绩败家不能一以贯之,富不过三代。所以你把财富关系想的这么通,把财富的去路搞清楚了,来路的追逐也没有必要再执着了。

情绪冲动、情绪失落都可以得到散发,引而不发,发而中节的可能性就大了,因此只有散财的价值观才有散发的情绪场,这是南老说的。他说有些财富守得这么牢干什么?他告诉企业家,经济发达的地方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早战国时期经济最发达是山东临缁,后来唐代最发达是扬州,宋代最发达在福建泉州,清代末年才到上海吴淞。他给了我们一个大胆的想象空间,经济重心不是一成不变,它世易时移。

南怀瑾老师讲三个观点,情绪要散发,最好不要发,不发谓之中,情绪要发出来但是要有节制,谓之和,致中和,所以情绪要散发;财富积累要散财;投资落脚点要散布。所以,在人文教育方面,要重建价值观,这个问题很重要。

《郑宇民讲拜访南怀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