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见贤勿慢才能真正亲近善知识


   日期:2013/2/8 9: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义》

  佛在此地,这是对我们、对他的学生讲的。学生,无论是在家学生、出家学生,你学佛为什么?就是希圣希贤,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目的在此地,学佛就是来学作佛的。学作佛的,先要把自己从凡夫位提升到贤圣位,这才教我们见贤勿慢,决定不可以轻慢,要知道尊重,要能够舍己为人。贤善的标准就是这部经上讲的、《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现在我们主修的课程——《大乘无量寿经》,佛教我们要做的,认真努力去做;佛教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决定不能够违背佛陀的教诲,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才有可能成就。

  不但不能够轻慢贤人,要亲近善知识。这部经经文展开第一句,佛教导我们亲近明师,“从明师受戒”,明师就是贤人,就是善知识,善师、道德之人,我们要亲近他,要跟他学习。亲近的时间愈久愈好,这是我们自己的福分。我们亲近善知识,纵然一句话没有,我们坐在他的旁边,感受他的磁场、感受他的气氛,就得很大的利益。这一桩事情,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感触到。我二十几岁到台湾,我们的朋友、同事年龄都差不多,星期假日他们都去玩,戏院、茶馆,游乐场所,都到这些地方消遣去了。我不去,我去找善知识,利用时间坐在他们的房间,听他们聊天、听他们谈话,有时候我也提出一些问题向他们请教,气氛跟那些热闹场所不一样,这种利益确实我们一生都受用不尽。这也是善导大师所说的“遇缘不同”。

  我认识这些善知识,没有人介绍。我年轻的时候好学,这是真的,打听台北各个大学里面最有名的教授,我给他们写信,我的信写得很恳切,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近他们,听他们的教诲。几乎我找的这些教授,从来没有一个拒绝我的,都欢喜约我见面,所以在那个时期我认识了十几位教授,我得空就亲近他们,向他们学习。这也许是我失学的时间太长,学校教育没有念完,我只念到高中一年级上学期就没有再念书了,初中一年级念完之后,失学三年,中国跟日本人打仗,战乱时期天天逃难,三年没有机会念书;抗战胜利之后,再有机会念了两年。一个人跟几个同学们到台湾,举目无亲要靠自己工作养活自己,所以只有在公余的时间自己学习,自己学习困难很多,所以求善知识的心非常恳切。那时候我看的东西、读的东西非常广泛,到最后我选择了哲学,亲近方东美先生。由哲学进入佛学,接触佛法大概一个月,我认识了章嘉大师,缘殊胜!

  我一生的时间没有浪费过,我对得起自己。我尊重老师,老师也爱护我这学生,我真肯学、真肯干,能够尊贤重道,能够舍己为人。我读这一句感触很深,在我自己这一生修学过程当中,成败的枢纽关键就在这一句。如果什么时候你对于贤能生起轻慢、猜疑之心,你必定堕落。所以这一句话我们要重视,要认真学习。如果对于好人好事、善心善行还有嫉妒轻慢,要知道这是自己严重的业障。改过来就是业障消除了,我们入道的门就打开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亲近善知识       怠慢)(五明学佛网:亲近善知识       怠慢)  

 雪漠:亲近善知识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五章 亲近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五章 亲近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五章 亲近善知识  

 慧光法师:亲近善知识长养诸善根 

 法闻法师:亲近善知识的重要 

 净慧法师:如何亲近善知识 

 其它法师:浅谈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释宽慧)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L 第271经(低舍经 

 宏圆法师:怎样才是如法亲近善知识呢? 

 明贤法师: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觉慧普弘:亲近善知识解疑和为众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