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遇到非常的环境我们的财产散失了,要知道作还债想


   日期:2013/1/15 20: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遇到非常的环境我们的财产散失了,要知道作还债想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35  2012年7月18讲于香港

“[] 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这一些都是众生常常忧虑的。前面说有无同忧,患得患失,这个地方适小具有

且稍具有,便欲常保,恐遭祸变,虑其复失。

注解里面讲:

且稍具有。

生活能过得去了。

便欲常保。

这是人之常情,如何能够常年保持下去。

恐遭祸变,虑其复失。

特别是在现前这个社会,灾难的频率比早年高出太多了。六十年前有灾难,不多见。现在的灾难非常频繁,稍稍留意,知道每天都在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灾害越来越严重,几乎没有人不忧虑,这都是人之常情。

故云适小具有,又忧非常非常者,即下之水火盗贼、焚漂劫夺等非常之祸也。水火,指水火之灾。盗贼,指抢夺与偷窃之祸。怨家,指与我结怨之家。债主,指我欠债未还之人。

所以经上讲适小具有,又忧非常非常就是下面讲的水火、盗贼、焚漂劫夺等非常之祸。现在我们常讲天灾人祸,就是这些事情,水火是指水灾、火灾。盗贼是讲社会不安定,社会动乱,抢夺、偷窃这种案件很多,居住在这个地区没有安全感。“‘冤家指与我结怨之家结怨有有意的,有无意的;有现前的,有宿世的,多!太多了!

结怨里最重的,一个是杀生,这个怨结的重;第二个是偷盗。偷盗什么?想占别人便宜,欺负些老实人,这个罪更严重。老实人是好人,恶意欺负他,夺取他的财物,这个罪更重。

众生不知道,杀生是要偿命的,欠债是要还钱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个事情决定不能干。宁可饿死,不能抢劫,为什么?聪明人总是会想到,人生到这个世间来决定有死,生死是个平常的事情,不能造业。希望多活两年杀害众生,死了以后地狱去了。饿死的人,不侵犯别人的人,这个人虽然是饿死,因为他的心善、行为善,死了以后升天,享福,好事情,不是坏事情。

宁愿饿死,宁愿冻死,也不愿意去抢劫,善人决定有善果,恶人一定有恶报。所以,因果这个道理跟事实真相不能不清楚。清楚、明白了,自己心是定的。心地清静,心在定中,往往很自然的平安度过灾难。人不起妄念,消耗能量就少,一个星期不吃不喝能活得下去。所以在这种情形、这种状况之下就是考验,看你还能不能守住,你的善心、善念、善行是不是能保持得住。能保持住,你的命还没有绝、还有寿命,肯定有人来帮助你。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特别是净宗法门,能不能成就全在信心蕅益大师跟我们讲六个字,第一个是信自己,信自己本来是佛,信自己是心是佛,信自己是心做佛,这非常重要!

大乘经教里面告诉我们,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天台的十乘观法,第一个就是信自己,相信色由心生这个字包括一切万物,今天所说的自然现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佛就用这个字做代表。从哪里来的?从心生的。大乘经说这个心是自性,小乘经教里说这个心叫阿赖耶识,都没有说错。可是后头有个总结,全体是心,我们相不相信?遍法界虚空界就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所以佛教的伦理从这建立。整个宇宙,上面到诸佛如来,下面到无间地狱,都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念头千变万化,与性德相应的那头是佛法界,那是佛与法身菩萨;与性德相违背的,这就是六道轮回。诸佛刹土、极乐世界唯心所变,我们住这个人间,跟三途、地狱也是唯心所变,全是自己、古人一句话说穿了,自作自受。成佛是你自己心现的,三途也是自心变现的,除了自己心念之外,没有别的,这叫全体是心。这个说法的确是宇宙万物的奥秘,佛虽然给我们说明了,揭穿了,我们不相信,我们不能接受。一直到今天,量子力学家把这个秘密也揭穿了,跟佛所说的完全一致。我们看了科学报告,对佛法才真正生起信心,不再怀疑了,相信自性是大圆满。自性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具足十法界依正庄严。

科学家告诉我们,念力就是思想,能量不可思议。如果能把这个能量集中,会产生我们无法想象的能量。这就是佛经上常说的,大小乘经里头都有、都说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佛说我们这个六道众生这个念头是散乱的,所以能量消失掉了;如果念头集中,只想一桩事情,心想事成,没有不成功的,我就想做佛,你决定成佛,为什么?你想的一桩事情,你这个能量集中了,集中,他就成就了;想菩萨成菩萨,想什么成什么,这就是大小乘佛教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的思想决定不能让他有负面的,完全是正面的,完全是善的,没有恶的;对众生绝定有利益的,没有利益的不要想,不要以为我打个妄想就没什么关系。关系很大。这连现在的科学家都知道,决定不能有妄想,决定不能有负面的思想;当然更不可以有负面的行为。

学佛,守住十善六和六波罗蜜,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以它为标准,这叫善心、善行。中国人这种善心、善行与佛法相应,中国人起心动念,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为什么佛教在中国兴旺?佛对于众生没有偏爱,中国人有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所以佛教到这边来教化的时候很容易,大家能信、能理解,很容易学习,不是佛偏爱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人好教,基础打得好,佛是大公无私。经上所说的这些,我们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我们知道社会一般大众都是这个念头,我们要把它放下。

底下讲了冤家,再讲债主,指我欠债未还之人一切都要作还债想,我们心里就欢喜。纵然遇到非常的环境,我们的财产都散失了,要知道作还债想。如果命里有的,这个地方散掉了,不久、未来它又来了,你命里头有的因果要一定相信,我学佛六十多年,老师教导我们这些道理、这些境缘我们都经历过,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要存善心,有善的念头,利益众生,业障就消了,烦恼就轻了,可以转祸为福,转灾难为吉祥。

所以别人夺取我、借去的钱不还的,都作为还债想,不要放在心上,我们就自在,日子过的很幸福。

以上种种,皆可突生非常之祸。

突发的,没有预兆突然来的。

如火能焚烧,水能漂没,盗能劫夺,贼能偷窃,怨家报仇,债主索欠。甚至俄顷之间,全非我有,旧日财富,荡然无余,故云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俄顷,是很短的时间全没有了。旧日财富,荡然无余,特别在战争的时候,真有这个事情。

《会疏》曰:焚谓焚烧,兵火失火等难。漂谓漂流,洪水风波等难。劫夺,盗贼难。为怨家所消散,为债主所磨灭也。’”

如果知道这些因果报应,心里面的结就打开了,应当反省,不怨天、不尤人,决定要想到是自作自受。经过这场灾难之后,要勤修道德,要改过自新,把自己的毛病全部改正,从新做人,这是一个很好的转机。遇到这些灾难要会转,不要把它当作灾难去想,看它是一个转机,我在这个环境当中超脱。这个是智慧的想法真正化解了灾难,中国人所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是有智慧的人能把一切事相看清楚、看明白,通通是转机。转的枢纽就在你自己的念头,你向善转还是向不善转,权不在外人,在自己。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增益恶根。

这就是心行不善,不善的人遭遇灾难,往往增长他的恶念,他不服,总以为这些灾难我不应该受,不服气,要报复。他不能够放下,这样造的罪业更重了,往后去就更困难了。

世人心悭意固指悭吝之心,至为顽固

他没有智慧,他想不开,放不下了。

财物有失,则心中更增愤恨,忧怨愁苦,意无解时,故云无能纵舍

纵舍就是放下。他不肯放下,总是不服气,这个念头折福,完全错了。命中纵然有福报,这个地方损失,那里会来。但是这个念头生起来,该去的去了,该来的不来了,为什么?你障碍了他。恶的报应现前,你还有善心,你还有善德,但是这一念嗔恨、一念不平、一念报复全障碍了,这个是决定错误、真正聪明的人受了大的伤害、大的损失,若无其事,这有福,后福无穷,不怨天,不尤人,真能放得下。,后头就有,佛法里面讲舍得,”“舍得是佛学的名词,是因,是果报。欢欢喜喜,欢欢喜喜,这得来容易;难分难割的,得到也很难,也吃尽苦头才得到。这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么,因果丝毫不差了。

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这是讲一个人舍命的时候。命终你要舍弃这个身体,这个时候是最难舍的时候、

此四句,泛指一切世人,临命终时,则一切积爱之眷属、财宝,皆当舍离,这个事情大难大难!越是不能舍,他就越痛苦;越痛苦,我们就晓得来生的果报不好,多半在恶鬼道跟畜生道。这个不能舍是愚痴,愚痴感畜生,他爱他居住的房子,居住这个的环境舍不得离开,决定投生在畜生道,还在这个地方。

我们六和园有只猫,我细心观察,这个猫是六和园前面的主人。我住这个房子是第五个,前面有四个,我想应该是第一代跟第二代,舍不得离开。这个猫认处所不认人;而且它蹲的位子是主人的位子,他睡觉的时候在主座,蹲在座位上睡觉,就晓得他是主人。它现在还是主人,它那个念头没有舍掉。我们天天念佛劝它,要放下,要觉悟,要求生净土,不要再贪恋这些东西。

那么我们如果有这种观念的话,你就要晓得很麻烦。畜生愚痴,非常执着,觉悟不容易。尤其是这一生闻佛法的这个功夫不够,离开六道轮回就非常困难。所以闻法的时间要长,长时间的熏修,慢慢就觉悟了,叫你舍,你很容易放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很有道理,表演给我们看,长时间的接受大乘经典的熏修,有很大的利益。真正学佛的人,要像佛常常劝告我们的,自行化他,为人演说。《金刚经》不长,五千多个字,里头的一句说了多少遍,信受奉行,为人演说。这句话说多少遍,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对大乘要相信,决定不要怀疑。怀疑那是我们很大的过失,怀疑就不相信了,这种大法、妙法不就当面错过。要是净宗有一点点怀疑,就不能往生了,这个损失太大了。

真正参透了,对这个世间随缘妙用。妙用(是什么)?善于应用你的缘,这个缘一定是帮助你觉悟,帮助你境界提升;第二个,帮助你积功累德,这个积功累德是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越多,功德越大帮助别人这里头最重要的,不着相;绝不求人天的果报,完全回向求生净土,这个人一等聪明人,这个人是佛菩萨,这不是凡人。

凡人自私自利,搞自己的名闻利养,把这个摆在第一位,这凡人。佛菩萨把利益众生排摆在第一位,没有自己,这是真正成就无量功德。若不是长时间受大乘经教的熏习,我们怎么会知道!?怎么会觉悟!?怎么会那么样痛痛快快舍掉?!决定不求自己安乐,为什么?这个世间很短促,贪图这个世间的安乐,把极乐世界的安乐丧失掉了。极乐世界无量寿,那是真安乐。

流浪在外,什么苦都可以受,在六道里轮回就是流浪在外。无论什么环境,甘心情愿,绝不图享受,多积一些功德,蕅益大师讲的,往生品位的提升靠这个。真信切愿,决定得生,经上所说的全是事实。

你现前一切极爱的眷属、财宝皆当舍离,等你临终的时候,一样带不去,独去独来,无能随伴。至爱之人可以同时死,但不能同处去,为什么?各人有各人的业。同时死也不能在一起,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业因不同,果报千殊,去处各各不同, 故云莫谁随者,没有人能随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