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福报不能在年轻时候享尽,网络电视弘法是最好的福


   日期:2012/12/31 22: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福报不能在年轻时候享尽,网络电视弘法是最好的福田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88集  2012年12月25日讲于香港

“ 贮功德。示福田。”

这是众生欢喜的,要贮功德。

“‘贮功德,示福田。’‘贮’者积也。‘福田’者,夫世间种稻之田,称为稻田,以之为喻,为众生植福之所,称为福田。”

我们种稻,叫稻田,能收成稻谷;你能种福,福田,你就能够得福报。哪些是众生植福之所,你要认识。

“《净影疏》曰:‘贮积多德,名贮功德。现受物供,故名为示。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

“示”,要做给别人看,我怎样种福田,种给你看。 

“《甄解》曰:‘福田者,供养如来,所施虽少,获福宏多。犹如良田,所种虽少,收实甚多(《菩萨本行经》)。所以佛为福田,贮无上功德故也。’以上诸释,皆与今经相契。”

所说的与《无量寿经》相应,都是以如来是福田、“三宝”是福田,现在人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现在世间没有“三宝”了。“三宝”他有个样子,但是它变质了,“三宝”的德看不到了,“三宝”的教听不到了。佛在世,言行举止大家见到,真尊敬,真把他当作宝,心目当中都把佛陀看作大善知识,想亲近他,想跟他学习。今天没有这种人了。我们自己做得还不够,也有一些人把我们当作不错的,对我们恭敬,我们自己想一想,有时候很惭愧,为什么要从实、德、能的标准来看,我们差得太远太远了,怎么敢接受别人恭敬?怎么敢接受别人供养?所以遇到这些事情,我们要把功德、供养分给大家。为什么?谚语有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我分给大家了,将来还的时候,有人帮助我,大家一起还;我一个人收了,将来是一个人还,还不起,所以辗转布施、辗转供养。我这个田不好,收成不多,别人田不错,我供养他,种到他的田里头。这些道理都要懂。现前受的物质的供养,这叫“示”。“生世福善”,做给别人看,哪些事情?下面说了:

“又《俱舍论》有四福田。”

这说得很具体。

“(一)趣田,畜生也。”

供养一切畜生。在佛门里面,出家人每天出去托钵,这些食物,确实有很多剩下来的,吃不完剩下来的。剩下来,不可以留到第二天,怎么办呢?供养畜生,布施给畜生。

“(二)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

也是出家人布施的对象。

“(三)恩田,父母等也。”

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在苦难当中,曾经帮过我们的人,要念念不忘,这是知恩报恩。或者有差别因缘,于我有恩的人对我产生误会了,我们只念恩,不念怨,成就自己的大德,成就自己深厚的德行,有耐心的等待。十年、二十年之后,误会澄清了,他对我们看法会改变,也等于是一次考试,我们考试及格了、通过了,大家生欢喜心。所以人在世间决定不能跟人结冤仇,冤家宜解不宜结。过去生中有怨,要把它化解;这生当中不跟人结怨。别人以再大的误会对我,我们也若无其事,绝不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看到他对我有帮助、有照顾。常存这个心,常行这些事,你往后的果报越来越殊胜,为什么?佛菩萨保佑你、鬼神拥护你,往后越来越好。年轻的时候受苦不怕,精神体力好,能应付得过去,所以福报不能在年轻时候享尽。老年苦是真苦。老年有人照顾你、有人关怀你、有人帮助你,老时候没痛苦,全靠少壮积德,断恶修缮,积功累德,让自己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这个不能不知道。

“(四)德田,三乘之贤圣也。”

《俱舍论》是小乘论。中国过去小乘两个宗,有俱舍宗,依这一部论典建立的宗派。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贤圣是种福的对象。你能对他们恭敬、对他们供养,这个福田很大,得福很多。什么原因?帮助他教化众生,帮助这些人建大道场、建大法幢,讲经教学、弘法利生,这个功德有多大!你能够帮助这个功德、成就这个功德,布施不论多少,都在那种真诚、恭敬心。《了凡四训》里头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贫苦的女孩子,身上只有两文钱,走进一个寺庙,这两文钱供养三宝,诚心,真诚心,尽其所有的都拿出来了。寺庙主持给她祈福,亲自给她回向、给她祈福。后来她做了王妃,有一天又经过这个庙,很喜欢,小时候在这里烧过香,这一次来了,带的钱不少,供养一千两黄金,大功德主,老和尚叫个小徒弟给她回向,她非常不高兴,找老和尚论理:年轻时候,我两文钱,你老人家亲自替我回向;今天我供养千金,你怎么只找一个徒弟敷衍?好像敷衍塞责。老和尚告诉她:当年你贫困,你那两文钱是真心,我不给你回向,我对不起你;今天你这千金,在你的身份上算不了一回事情,小事一桩,我的徒弟给你回向,可以了。这就是说,供养的财物不在乎多少,在乎心。心诚,那两文钱超过千金;今天来的时候,带着傲慢的心,不是恭敬心,钱虽然多,心不一样,所以这个布施的功德不如从前。

我们细细想这个道理,老天真公平,富贵人不是生生世世富贵,他就是修福也修不过穷人。所以穷人来生就富贵,富贵人来生就贫贱,就颠倒了,很有道理。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从“真实心中做”,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这也是近代量子力学家所提出来的“以心控物”。宾主要分开,物质是宾,起心动念是主,起心动念要真诚,这就对了。

真正修福,还是有福的人他才修得上福;没有福的人修不上,怎么?他把福田认错了。不是种福田的那个地方,他去种福,将来没有福报,所以要认识真福田印光大师一生接受四众的供养,你看他是怎样“贮功德,示福田”的?他怎么做的?他把所有的供养都用在印送经书上,他就做这桩事情,这个福报太大了!这佛经上常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这财布施“比不上为人说四句偈的功德大”,这一般人不相信。

说四句偈有什么功德?四句偈,“一历耳根,用为道种”,来生后世,遇到缘,他能够学佛、修行、证果,就靠这四句偈,这是种子。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不奇怪了,有道理!眼前没看到果报,果报在来生后世。印祖通达,无论人供养多少,通通归到这里头,这是个大福田,印光大师耕种的。在苏州报国寺里面设立的弘化社,他开了个印刷厂,专门印送佛书。他有个章程,弘化社的老书、老本子书的封面、背后都印上。他的章程:有能力购买的,有钱人,成本流通,这本书十块钱印的,十块钱卖给你,不赚钱;经济能力差一点的,还可以打折扣,八折流通,对折流通;实在没有钱,想读这个书的,就免费赠送。老和尚一生就做这桩事情,用这个方法流通法宝。劝善这些世间书也印,像《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这些不是佛教的,但是是劝善的书,通通印,影响很大,在那个时代。

今天这个时代,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用的这个小摄影棚、网络电视,比卫星电视的成本低,效果也非常好,这现在科学的技术进步,全世界都可以收看这个方法要会用。四众同修供养的财力,我们从这里去发展。现在做的小机器,很小,可以随身携带,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连同《集注》我们细讲一遍,一千两百个小时,就在一个小晶片里面,多方便,太方便了。这机器越多越好,随时都听,装在口袋里,整部的经。看,有的时候不想看了,听方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听,走路也可以听。这一些工具要会用,这些工具全都叫福田。送礼,送这个好,这个礼物太好了,再配一部经,一部经书,一个随身听的机器,圆满功德。新年快到了,作为新年的礼物,比什么都好,这叫法布施。也有财,也花了钱,财布施、法布施;接受的人听明白了,心开意解,远离一切恐怖,一心求生净土,无畏布施也具足,那么这是广义的福田念念希望利益一切众生,念念我们都有心有意帮助一切有缘众生,只要他能信、愿意学佛,我们都应当帮助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网络电视弘法       最好的福田)(五明学佛网:网络电视弘法       最好的福田)  

 越布施,越有福,为自己种下最好的福田 

 越布施越有福,为自己种下最好的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