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到什么时候你才断流转


   日期:2012/12/8 21: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华严经讲记》

  ‘流转’这个现象,在九法界或者我们讲十法界也行,在十法界,特别是在六道,六道里面流转最快速的,人道、畜生道的一部分。我们所熟知的,蜉蝣,古大德文字里面常常提到,蜉蝣的寿命很短,朝生暮死,它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是让我们看到最快的,流转最快的。学佛的同学知道这叫业报,不能不知道,生死都有苦。那个生死转变这么快,我们想想它造的是什么业?总不外杀生害命。杀生害命,还要偿命。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是业报,它并没有偿命,业报,业力不可思议。

  到什么时候你才断流转?那个界限都是在十法界,超越十法界流转才断。虽断,古德常讲如藕断丝连,真不容易断,看到是断,丝还连上。所以到如来果地才叫究竟断。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这个时候分段生死没有了,变易生死。总的来说,大分来讲,六道里面有分段、有变易,象我们人间、欲界天这两种都有。色界天还是有,无色界天没有,他没有色相、没有色身,所以他在这个境界里头,分段、变易都没有。可是他定功失掉了,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那个八万大劫到的时候,他的定失掉了,失掉之后轮回的相现前,他还是随业流转,不能解决问题。到四圣法界声闻、缘觉,分段生死没有,变易生死有。两种生死都没有了严格的讲是如来果地,我们把这个标准放宽,法身菩萨。这些都能讲得通。

  可是流转这一桩事,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念念流转,我们有没有能觉察?没觉察到。为什么没觉察到?心太粗了,粗心大意。我们学佛的同修,大多数都知道天台大师所说的“百界千如”。天台家修止观,华严宗修法界观,那都是修禅定。观就是禅,止就是定。我们只讲人法界,现在是我们得的人身,是在人法界。天台大师说,人法界里头具足十法界,有人中之佛,有人中菩萨,有人中缘觉,有人中声闻,有人中的天人,有人中的修罗,有人中的畜生,人中的饿鬼,人中的地狱。从哪里看?流转。你能觉察吗?一念贪心起,你就流转到饿鬼道;一念瞋恚心起,你就流转到地狱道;一念愚痴,你就流转到畜生;一念嫉妒障碍,你就变成修罗;一念仁慈,天道。

  由此可知,我们从早到晚,起心动念非常复杂,流转不住,天天干这个。连晚上睡觉也没休息,还在流转。身体好象睡着了,不动了,意识还在动,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叫真正辛苦,苦不堪言。所以每一天,不要说每一天,甚至于每一个小时你仔细去观察,十法界流转具足。你忆佛念佛,佛法界;你念千手观音菩萨,菩萨法界;你念阿罗汉,声闻法界。你虽念,但是转几个念头它就变了,不能把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专注在一个境界就叫得定。净土宗,就是希望你能够专门缘佛法界,佛法界里头专缘阿弥陀佛。二六时中,念兹在兹,不夹杂一个妄念。念佛人功夫最重要的就是不夹杂。什么时候你念到不夹杂,恭喜你,你净土成了。只要功夫到不夹杂,你就能随意往生,现在要走,就走得了。那我们修净土,为什么讲到往生有没有把握?摇头,没有把握。什么原因?夹杂,功夫不纯。

  不夹杂这个功夫,最浅的就是功夫成片,往生凡圣同居土,你烦恼没断。心虽然专,烦恼习气没断,但是这一句佛号真的有力量,把烦恼习气全都控制住了,怎么知道控制住?没有妄念,念头起,佛号;灭了念头再起,还是佛号。《楞严经》上讲的没错,“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是现在跟佛感应道交,当来是往生,往生的时候佛来接引,这叫功夫,这叫成就。这是无比的殊胜,无比的可贵,十方诸佛如来赞叹,诸大菩萨看到欢喜,法身菩萨!天龙善神拥护,恭喜你,你成就了。为什么要夹杂妄想?这个妄想就是流转。从佛菩萨一流就流到贪瞋痴去,流到三途去了。我们想一想自己功夫,从早到晚,睡觉不要说了,那是迷迷糊糊的堕在无明里头,我这一天当中想佛占多少时间(念佛)?想佛在经典里面的教诲占多少时间?念头落在自私自利,落在名闻利养,落在五欲六尘,落在贪瞋痴慢占多少时间?你要是想知道来生到哪里去,你这样细细一观察,你就明白了,不要问人,自己清清楚楚,这叫了了分明。

  如果你不想堕三恶道,那你就要认真断贪瞋痴。在一切境缘当中,不起贪心,不生瞋恚,境界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不愚痴,这样才不堕三恶道。境界一现前,自己把握不住,顺境起贪爱,逆境起瞋恚,有意无意言语造作违背经的教诲。最严重的,最容易犯的,口业,口不择言。再就心态,你心里什么念头,完全表现在你态度上,确确实实就象《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头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罪是什么意思?违反了道德,违背了性德。我们讲到具体,性德是十善,你要跟十善完全相反,十恶是违背性德。十善是道德、是自然的,自性本来就是这个善,所以中国儒家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就是十善,十善本有的。你迷了本性,所以十善变成十恶,扭曲了。你要是觉悟了,十恶马上变成十善,就正常了。善恶是一体,这个道理、事实都要了解。

  祖师大德常常教我们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从邪知邪见回头,从胡作妄为回头,回归到十善,这样就对了。怎么样能够守住?这个守住就是修定。定有大定,有小定,我们大定没有,修的是小定。净宗法门修,方便,真的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比较,比哪个法门都方便。执持名号,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你就得定,这个定叫念佛三昧;功夫深的叫一心不乱,功夫浅的叫功夫成片。佛号断掉了,这个叫失念,正念失掉了。正念失掉了,起而代之的是邪念,妄想分别执著统统起来了。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153卷)【或名断流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流转       华严)(五明学佛网:流转       华严)  

 会性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普献法师:读华严经的方法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八章 流转还灭 

 惟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三讲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讲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一讲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魏道儒教授:《兜沙经》与华严学的开端 

 赖永海教授: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