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洞山禅师:辞母出家书


   日期:2012/12/8 16: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洞山禅师:辞母出家书

唐朝洞山良价禅师于出家前,捎书与母亲,告知出家之意。其母虽不舍,但却回信答予即得从汝志。两位的文辞及深意发人省思,故摘录于下,以飨大众。

辞北堂书(洞山禅师辞母出家书)

·洞山良价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

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如出家功德。截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时,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伏冀尊怀,莫相寄忆!

附颂(二首:)

未了心源度数春  翻嗟浮世漫逡巡

几人得道空门里  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  愿明大法报慈亲

不须洒泪频相忆  譬似当初无我身

岩下白云常作伴  峰前碧障以为邻

免干世上名与利  永别人间爱与憎

祖意直教言下晓  玄微须透句中真

合门亲戚要相见  直待当来证果因

 

良价之母回书

吾与汝夙有因缘,始结母子恩爱情分。自从怀孕,常祷神佛,愿生男儿。胞胎月满,性命丝悬。得遂愿心,如珠宝惜,粪秽不嫌于臭恶,乳哺不倦于辛勤。稍自成人,遂令习学。或暂逾时不归,便作倚门之望。来书坚要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赖?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一自汝住他方,日夜常洒悲泪。苦哉!苦哉!今既誓不还乡,即得从汝志,不敢望汝如王祥卧冰、丁兰刻木,但如目连尊者,度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如其不然,幽谴有在,切宜体悉!

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割爱辞亲,看似无情,实则为深情的升华。洞山良价禅师告别母亲,出家求道,为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而良价禅师母亲的不舍之心,不异于一般母亲,但为完成其子之志,依然祝福并勉其完成大愿,还度老母。洞山良价禅师母子,将人间的大孝与大爱,表露无遗。

(附)后寄北堂书

良价自离甘旨,杖锡南游,星霜已换于十秋,岐路俄经方万里。伏惟娘子,收心慕道,摄意归空。休怀离别之情,莫作倚门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随时,转有转多,日增烦恼。阿兄勤行孝顺,需求水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己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门,慕道修禅,而报慈德。今则千山万水。杳隔二途,一纸八行,聊伸寸意。

附颂一首

不求名利不求儒  愿乐空门舍俗徒

烦恼尽时愁火灭  恩情断处爱河枯

六根戒定香风引  一念无生慧力扶

为报北堂休怅望  譬如死了譬如无

附录:洞山良价禅师简介

洞山良价(807869)俗姓俞,中国曹洞宗开山之祖。唐代筠州会稽(浙江会稽)人,幼年出家,性极聪颖。8岁时,一日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限、耳、鼻、舌、身、意句时,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谓良价曰:吾非汝师。即领良价到五泄三学禅院,拜灵默禅师(747818年)为师,并蒙披剃。其后十几年,良价在灵默禅师的潜心指导下,精研佛学,阐扬佛道。

20岁时赴河南嵩山受具足戒。戒毕回五泄。旋又离五泄至各地游历。在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境内)他拜谒了南泉禅师,得领玄契,继参伪山灵桔禅师受心印。再至云岩(今江苏吴县虎丘山)参谒昙晨禅师(782841年)。良价听罢昙晟说法后,过水睹影,大悟前旨,为昙晨之法嗣。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未,在新丰山(今江西宜丰县太平乡境内),建洞山寺。在此接引后学,弘扬大道,世称洞山良价

良价圆寂于唐咸通十年三月(869年)。相传,死时,缁徒(即僧侣)悲号,良价忽开目而起,曰: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遂令主事僧办愚痴斋。由于众心恋慕不已,乃延七日,至八日斋毕,在方丈室端坐而寂,年六十三,法腊五十五。唐懿宗授他以悟本禅师谥号,并敕建慧觉宝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洞山禅师       辞母出家书)(五明学佛网:洞山禅师       辞母出家书)  

 南怀瑾:洞山禅师讲“三种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