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个施,要认真去修,一定要认真、一定要努力


   日期:2012/12/8 13: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个施,要认真去修,一定要认真、一定要努力

 

1 悭吝、贪爱,这是烦恼的大根大本。我们要想断烦恼,从什么地方?从根断,这个手法才高明,枝枝叶叶断,断不了的,要从根本断。用什么方法?用布施。

2 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布施不是便宜别人,而是便宜了自己。哪里是便宜别人?别人所得的太渺小了,自己所得的是真正不可思议——把根本烦恼连根拔除。

3 这个施,要认真去修,一定要认真、一定要努力!因为这个病根太深了,所以修布施非常困难,你初学的时候,等于割肉一样,施舍很难过,很不容易。

4 我们学布施,总是自己有多余的才施给人,给人家的时候,还要比较一下,我有两样,好的自己留着,坏的布施,送别人,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不能算坏事。

5 到你渐渐觉悟,烦恼轻了,到以后施舍,坏的留给自己,好的送给人,这是你进了一步;更进一步的时候,人家需要,我虽然也很需要,我可以割爱,先帮助他。

6 悭吝、贪爱,这是三界六道生死根本,所以要常常念着布施。一般人也晓得布施好,为什么不肯施?他心里头有疑、有恐怖,怕的是施了之后,自己怎么办?

7 其实,佛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财富是果报,财布施是因,你这一生所得的财富是你前生财布施的果报,我们不敢相信,难关在此地。

8 命怎么注定的?是你前世所修的,你过去布施得多,你这一生发大财。所以我们懂得佛法的,看到大富大贵的人不会羡慕,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种的好因,他当然要得好报,这一定的道理

 

1 佛教给我们“不覆瑕疵”,罪业不管造得多少,都希望别人知道,知道怎么样?这个人见到你,骂你一声,那个人责你一声,你这个罪业就报掉了,统统报掉了。

2 自己造作的罪业,自己要勇于承当、勇于认过,你这个罪业才能够忏除;如果说隐瞒、掩饰、覆藏,这个罪业就重了。

3 所以佛教给我们,要积阴德,我们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要隐藏,你这个福德愈积愈厚,将来果报就殊胜。

4 自己积的那个善,可别让人知道,善让人知道的时候,这个人赞叹你几句,那个人赞叹你几句,报光了,善没有了,这个亏就吃大了!

5 所以世出世间的圣人,教我们要积阴德。什么叫阴德?阴就是不让人知道,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要让人知道、不要让人赞叹,我们自己的姿势愈低愈好。

6 做再大的功德,也等于没有做一样,自己对一切人谦恭卑下,这个好,我们自己积的功德能够保全,保全将来果报就大了,就殊胜了。

7 富贵功名是要靠积阴德,自己有德行,祖先有阴功,换句话说,富贵功名也不是凭自己努力能得到的,所以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为人应当积阴德。

8 但是要晓得,有阴德,不努力得不到;没有阴德,努力也得不到,阴德加上努力,这才能一帆风顺,这才能得到。

 

1 佛在经论里面教导我们,施财得大富。这个世间拥有很多财富的人,他财从哪里来的?前生修财布施,所以命里头财库丰足,无论做什么事情,他的财源滚滚而来。

2 财是愈施愈多,决定不能吝啬,多做好事不要怕上当,不要怕别人骗你。现在很多人做好事,这个世间坏人多,担心钱会被人骗去;不要紧,骗了,他将来要还债的。

3 因果通三世,你被人家骗去怎么样?你这个财富留在来生,来生债,他来生会还你,你完全不放在心上,绝不会因为这些障碍,不敢做好事。

4 譬如救灾,救灾难是好事,我们晓得,确确实实经手办事的人,有很多人发灾难财,那是他的事情,各人因果,各人负责。

5 有些人讲:我这样岂不是帮助他造罪业?你要是有这个心帮助他造罪业,你就有罪过;你没有这个心,那是他自己存心不善,盗用赈灾的钱财,因果他负责。

6 我们发的是善心,是救灾,你这个善心善行一点都不会亏损;如果因为有这些人在当中把这些钱财吞没,受灾难的人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你就不做,这是你自己没有福报。

7 你把修福报的机缘失掉了,这是没有智慧,这是感情用事。真正积德修福的人没有这个念头,对什么人都相信,正是古人所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相信你,你自己做错了,因果你负责任。

8 整个的问题是教育,但是今天教育崩溃了,我们只能劝人修福——你负责赈灾,所有钱财到你手上,你要把灾款吞没了,你的后果不堪设想;你没有一点私心,你能够拿这个钱去救灾,你的后福无穷!

 

1 我们帮助别人,绝不能有个图报答的心!如果说帮助别人,希望将来人家怎么报答我,给诸位说,这就落在有漏善里面,你所得到的是三界有漏的福报。

2 修道之人修的是个清净心,施恩还望着报答,这个心就不清净。

3 施恩还望着报答,你修的是什么?充其量修一点福报,没有功德。定慧是功德,你得不到,何况是一心不乱?

4 我们修道,修一心不乱,你要期望报答就完了,这就障碍了清净心,障碍了一心不乱。

5 所以施恩决定没有希望报答的念头,而是什么?去自己的悭贪。这个布施供养,是除自己的悭贪、断自家的烦恼。

6 功德利益是成就一心不乱,我们要晓得这个修学目标,这才不至于叫错乱修行。

7 修道之人修的是什么?清净心。你心地清净,增长定力;对外面境界了了分明,增长智慧;又能利益一切众生,布施恩德,你就会做人了。

8 古圣贤教给我们: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开始做的时候,由于无量劫来烦恼习气很重,你做得比较勉强;做久了,习惯成自然,你的心就得清净了。

 

1 俗话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佛给我们讲:“业力定的”。你修福就生三善道,你造恶就堕三恶道,个人命运,“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2 从因果律上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说实在话,都是命里面注定的,你没有办法超越命运!《了凡四训》非常好,能叫你开悟,你们念《了凡四训》,你就晓得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是注定的。

3 人最可贵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命运,他就老实了,就安分守己;换句话说,他心就定了,不会去胡思乱想。

4 不知道命运要去跟命争,那是很冤枉的事情!人没有办法跟命争,“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5 诸位如果真正明了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起心动念自然就会收敛。我们一生的际遇不好,也不会怨天尤人,知道什么?“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运是谁给你定的?自己定的。

6 古人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这是你命里注定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与用心没有关系。你用真心,你今天得的这么多;你用假心,得的还是这么多——与用心不相干!

7 可是,你用真心,你能成佛;你用假心,你要堕三途,这个冤枉!所以待人接物要真诚,不要虚伪,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根本。

8 我们学佛,要特别着重因果!我们要深信因果,要相信因果报应,“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1 我认识朱镜宙老居士的时候,他当时已经七十岁,我才二十六岁,他把我当小朋友看待,常跟我讲因果报应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

2 他告诉我,一九三一年,他在一家银行任经理,闲暇时,总有几位朋友在一起打牌聊天。其中有一位朋友是走阴差的,晚上到阴曹地府上班的,他的职位并不高,负责传递公文,替苏州都城隍当差。

3 在世间,苏州是个县,上海是特别市;但是在阴间,苏州城隍称为“都城隍”,好像省长一样,而上海的城隍只是个县官,归苏州都城隍管辖。

4 他说,有一天,上海城隍庙送来一批“生死簿”,呈报苏州都城隍,是他接收的,他好奇地翻开来看看是哪些人,结果令他大惑不解,其中的名字多是五、六个字的。

5 第二天,他和朱老居士聊天时,就把这件事说出来。当时每个人都想不出原因,中国人的名字最多四个字,但是也不可能这么多,还有五、六个字的,他们怎么想也想不通。

6 三个月后,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日本兵在上海发动战争,国军奋勇抵抗,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以前上海送来的那一批生死簿,是日本兵在一二八战役中的死亡名册。

7 从这里就晓得,“生死有命”,即使战争阵亡的人,三个月前,名册已经送到苏州都城隍那里了。这就说明,一般人认为战争中横死的,其实也是命中注定的。

8 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皆是命中注定,确实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不该死的,枪林弹雨之中也没事;命里该死的,甚至流弹也会把他打死,这些都是事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布施       认真去修)(五明学佛网:布施       认真去修)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布施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陈坚教授:无畏布施:“人间佛教”的虚云模式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 

 宽运法师:何谓布施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6 布施就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永海法师:布施得当 

 永海法师:适当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