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释迦牟尼佛:和气四瑞


   日期:2012/11/10 18: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释迦牟尼佛:和气四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嘎西,那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有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四只动物和睦相处,从不争吵,欢乐、祥和地生活着。
  
  一天,四只动物商量说:“我们应该恭敬年纪最大的。”于是经过相互协商,大家一致同意用古树作参照,对比相互之间的长幼顺序。羊角鸟建议说:“大家都应该谈一谈,自己小时候所见到的树的高度。”
  
  大象首先发言说:“我小时候看到的这棵树,它有和我现在的身体一样高。”
  
  猴子紧接着发言:“我小时候和猴群看见的这棵树,和我现在的身体一样高。”
  
  听完他们的发言,大家一致公认道:“象和猴子比较,猴子的年岁比较长。”
  
  山兔接过话说:“我小时候,这棵树还只有两片嫩叶。我还舔过这两片叶子上的露水。”
  
  于是大家评议说:“与前二位比较起来,山兔应该算年龄比较老的。”
  
  羊角鸟最后说:“无论怎样,这棵树你们小的时候都见过。但我以前吃过这种树的种子,在这个地方撒下粪便后,它才能破土而出,并且一天天长大。”
  
  其他三位伙伴一起说道:“我们当中数你的年岁最长,大家理所当然,应该对你恭敬,听你的话。”说完,猴子首先对山兔、羊角鸟礼敬一番,接着,山兔对羊角鸟恭敬顶礼,最后,大象对所有的同伴都恭敬顶礼。
  
  从此,四只动物无论日常起居或者外出行走,都按长幼顺序依次相伴。有时候走到山势较陡的地方,大象的身上就蹲立猴子,猴子肩扛山兔,山兔头顶站立羊角鸟,和谐有序。
  
  四只动物共同发愿要断恶行善。羊角鸟说:“我们应立刻断除杀生。”大家听了都问它:“怎样才能做到?”羊角鸟解释说:“我们即使只吃水果、野草,也有杀生和不杀生两种可能。从今往后,我们只应该以不杀生的方式进食。另外,我们应该断绝偷盗,不是我们的东西坚决不拿。平时,还要戒除说谎、饮酒等过失,就连有些含有能使人眩晕陶醉的东西,比如某些树叶、水果,也不应该吃。”
  
  于是,四个伙伴开始守持戒律,一直坚持不懈。羊角鸟后来又鼓励同伴们说:“我们不但要自己守持,还应该动员其它众生严守五戒。”接下来,山兔便开始劝所有山兔,猴子就开始劝所有猴子,大象则对同类及老虎、狮子等猛兽苦苦相劝,希望它们都能守护戒律。这时羊角鸟就对它们说:“所有你们无法劝告的无脚、四足、飞禽等等,都交给我,我会想方设法让它们都守戒律。”
  
  几位好伙伴从此想方设法让大家都能守戒。在它们的带动、劝告下,动物们都能渐渐做到互不损害、和谐地在森林中安详度日。因此,天神也适时降下雨水。整个大地庄稼丰饶、植物茂密、鲜花遍地盛开,国家喜获丰收、财富日增。
  
  人们都亲眼目睹了国泰民安的景象,国王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自己治理国家的功劳,而王妃、太子们、大臣、城里的人民,也认为这是他们各自的功劳所致。国王后来了解到这种情况,想去一位看相的人那里问个究竟。但看相的人也无法看出其中的奥妙所在。
  
  离鹿野苑不远处有一座园林,有一位仙人居住其中。国王又亲自来到这里问这位仙人:“目前在我们国家,众生安详、和睦相处、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以至于林木茂盛、庄稼丰饶。我认为这是我能英明主持国政的结果,但王妃、城里的人民等等,各自都认为这是他们的功劳。请问到底是谁引来这么吉祥的景象?”
  
  仙人最终一语道破天机:“这并不是依靠国王、王妃或太子等人的能力就能得到的,实际上,是你的国土中的四只动物的威力所致。”
  
  国王不觉心生好奇:“我倒想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神奇的?”
  
  仙人回答说:“没什么奇异的地方可以让你看的,它们只是严守戒律而已。如果你能这样做,也会给你和国家带来无穷的利益。所谓五戒,是指戒杀生等……”仙人接着便向国王宣说了五戒的教义。
  
  国王听了便发愿说:“我一定严守戒律。”以国王为榜样,从王妃到太子们以及城中的民众,人人都开始以五戒规范个人的行为。
  
  听到梵施国王和眷属相继守持五戒,邻国也把这个消息辗转相告,以至各国的许多众生都渐渐以五戒作为日常行为规范。
  
  行持五戒的众生死后都转生到天上,天神就对眷属宣说原因:“受人恭敬、在森林中苦行的羊角鸟,率先受持戒律后,引导世间很多众生都守持戒律。因此,才有这么多众生死后转生到天界。”
  
  那只羊角鸟就是佛陀的前世,而山兔就是后来的舍利弗,猴子是后来的目犍连,大象是后来的阿难。


  ——改编自《释迦牟尼佛广传·持戒品》
  
  
  注释:
  
  顶礼:以额触地礼拜或以手接触被礼者之足,以示虔信专注,恭敬至诚,是佛教徒的最高礼节。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释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
  
  杀生: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YIN是不作夫妇以外的YIN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
  
  鹿野苑:地名,在中印度的波罗奈国,是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的地方。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被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目犍连:简称目犍连,或目连,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著称。
  
  阿难:华译庆喜,是白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的弟弟,佛的从弟,生于佛成道之夜,后来随佛出家,侍奉佛二十五年,为佛执事弟子,以多闻第一著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释迦牟尼佛       和气四瑞)(五明学佛网:释迦牟尼佛       和气四瑞)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傅味琴居士:佛弟子要以大雄大力报佛恩(释迦牟尼佛圣诞开示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一、释迦牟尼佛是从修定悟道的 

 李利安教授:释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觉者释迦牟尼佛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释迦牟尼佛法门捷法 

 净土法门法师:释迦牟尼佛如何教化众生 

 仁焕法师:释迦牟尼佛讲什么 

 仁焕法师: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 

 仁焕法师: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什么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只拜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佛,不再另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