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以前讲的不需要去听,你就听这一遍。愈是最后讲的


   日期:2012/10/26 22: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以前讲的不需要去听,你就听这一遍。愈是最后讲的,一定比前面好

 

能相信吗?能。为什么?中国惠能大师就是个例子。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学佛,五祖道场讲堂没去过,禅堂也没去过。他参的什么禅?舂米、破柴,他的道场是碓房,他的身分是义工。他在那里修行,没有人知道,五祖知道。他跟五祖心心相印,没有一个人知道。米舂熟了,五祖就把衣钵给他了,他就成第六代祖,你看,多妙!这一悟之后,逃难的过程当中,头一个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受持《大涅盘经》,每天都读,读这个经。惠能跟她遇到了,她念经他坐在旁边听。她念完了,惠能大师找她,妳刚才念的那个经里头什么意思,讲给她听。她吓呆了,他讲得太好了,捧着经本向他请教。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不认识字你怎么会讲得这么好?这个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关系。我们就知道,惠能大师听了那一段,整个《涅盘经》全知道了,一部经不要听完,听几句就行了。

法达禅师受持《法华经》,《法华经》念了三千遍。《法华经》狠长,一天念一遍,三千多天,差不多十年。到曹溪去参学,拜六祖的时候头没着地,三拜头都没着地。起来的时候,六祖问他,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比别人强的?他就说了,诵《法华》三千遍。头不着地是傲慢!六祖就问他,《法华经》讲的什么?他答不出来。还过头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这个经我没听过,你念得狠熟,念给我听听。《法华经》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说行了,别念了,我都知道了。讲给他听,他开悟了。再礼拜,头着地了。这《坛经》上记载的。

所以开悟之后,一接触一看、一听全明白了,哪里要一部从头到尾,不需要。真正通的人,学一部《法华经》,半个小时足够,就全明白了。所以,三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一切经全部通达明了。这就是你先要把德修好,「烦恼无尽誓愿断」,把这个修好,然后再学法门,轻而易举。你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你学得好辛苦,一部都通不了,你的方法错了。佛这个方法讲得狠清楚、狠明白。最后,「佛道无上誓愿成」,必须得提高境界,向上提升,你的教化才广、才大,才能普度众生。你不成佛,你不能教等觉菩萨;成佛了,等觉都是你的学生,才能普度众生,度尽众生。四弘誓愿非常了不起,是大乘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不能不知道。

那我生活怎么办?你得相信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你命里不是饿死的命,什么都没有,到要想吃的时候,就有人送来给你。哪有这个好事?真有这个好事。为什么?这叫感应道交,没有人送给你,有佛菩萨送给你,有鬼神送给你。无量劫来跟我们有缘的众生太多太多了,我们起心动念都有感应。善缘结得多,走到哪里都有人照顾你。广结善缘,决定不要吝啬,吝啬的人没福报,广结缘的人福报太大了。所以决定不怕,喜欢布施,真正舍得。有慧眼,晓得哪种布施是得大福报,哪种布施是小福报,哪种布施是真福报,哪种布施是布施错了,埋藏着灾难在里面,那个果报是三途。说明了什么?没有智慧的人想修福都想不到。这个世间有钱有势的人多,他能修福吗?他如果修福,来生的福报更大;他也想修福,修的都不是地方,修错了。像种稻米一样,那个地方不是肥田,是沙砾,长不出稻来,种子撒到那边白丢了。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都能看到。真正的福田,种下一点,生大福报。所以修福还得有福的人,他才真正种到福田;没有福的人全种错了,也没有人指导他,指导他他也未必会相信。这个认知非常不容易。

章嘉大师教我修福,命中没福,我是读《印光法师文钞》学到了,印光大师一生修福就干一桩事情,印经。十方供养统统来印经,这个好,没有流弊。他自己开了个小型的印刷厂,就是苏州报国寺的弘化社,那个老板就是印光大师,十方的供养统统在那里头,当年是铅字排版。弘化社印的书不少,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住在中华佛教图书馆,里面藏着应当是弘化社能找得到的统统都有,非常丰富。我喜欢这个本子,字大,装订排版狠大方,看起来狠舒服,校对狠精确,就是错字狠少,这善本!印祖一生的心血在这个地方。我就学他老人家,大概是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些供养,统统印经、印善书;再少许一点,有时候帮助救济灾难跟放生、布施医药,这占狠少。这个要懂得。确实盖寺庙我真的是没有拿一分钱,所以也有果报,我一生没寺庙住,不帮助人家盖寺庙,我也没寺庙住,到处流浪。还不错,到现在有人供养我一个小茅蓬,我狠满意了。一生乐此不疲。这个真的要狠细心,细心观察看古人,向他们学习,印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现在有人想学文言文,背书,问我背什么?我现在教人背《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文字是最浅显的古文,四十八品等于四十八篇。再加一个《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这本书里头是《文钞》,印光法师的,所写的序文、其它一些文章会集的。里头最精彩的教诲,分门别类集成一册,也是集大成,集印光大师一生所有文字里面的大成,分量不多,读这个好!这里面是正法,而且印祖距离我们狠近,对现代人非常有帮助。就背这两样东西就够了,能入经藏、入《四库》狠好;不能入,自己得受用,真能帮助我们破迷起信,真正帮助我们往生极乐,而且提升品位,大有利益。不搞多,就两样就够了。

这两本书随身携带。我们生在这个乱世,早晚功课不一定像寺庙里面那种规矩,没有那个必要。早晨就是念一部经,晚课将《文钞菁华录》读一遍,它的分量比较多。如果没有那么长的时间,读一半,一半大概跟这个经的分量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够了。两天读一遍,或者是三天读一遍。剩下时间念阿弥陀佛,站着念也行,坐着念也行,绕圈散步也行,不拘形式,心里头真正有佛。记住谛闲老和尚的教诲,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多么活泼,一点压力都没有,没有任何仪规。心,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你一定能跟印祖教诲相应、跟《无量寿经》相应,就成了。真是简单容易,各各得度,做阿弥陀佛真实的弟子。

要信,要欢喜,法喜充满;要接受,要真的接受,其它的都得放下,这是真正接受,保持,决定不失去。日常生活当中,保持着不要让我们的习气起现行,这怎么办?具体的方法,念头才起,接着就阿弥陀佛。我看人,毛病习气,看他不顺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把它转过来了。这就是宗门大德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念是什么?妄念。妄念起来不怕,为什么?习气。如果妄念不起来,你不就成佛了吗?你还没有成佛,肯定有妄念。妄念起来的时候,觉得快,马上一句佛号把它转过来,就取而代之。这叫会用功,这叫真念佛人、真佛弟子,不是普通佛,阿弥陀佛弟子。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得到什么?就得到这个,知道这个法是真实法,一切法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新成之佛,复度众生。所度众生,又皆成佛」,成佛之后,又度众生,所以叫辗转教授。这样子一直传下去,那个数量就不可复计。所以经上才说,「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在我们现前环境当中,这个事情应该做。真正弥陀弟子,我们要听话,就不能不做。我自己功夫还不成熟,还不行,有些好的朋友,可以劝他一起来听经,一起来学佛,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意思。经确实看不容易,听比较容易,听过几遍之后再看经就有味道。为什么?意思懂得了。现在有光盘。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东西没有什么巧妙,就是熟,熟透了自己就有悟处。熟透了是什么?你功夫深。功夫深的人烦恼轻、智慧长,这一定的道理。烦恼轻、智慧长是要靠功夫,我们能够一门深入。所以真正想学,我们要听经,听一部,你就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我这是第十一遍,你听哪一遍?就听这一遍就行,以前讲的不需要去听,你就听这一遍。愈是最后讲的,一定比前面好。这什么道理?学佛年年有进步,月月有进步,今天讲的肯定比昨天圆满,你就懂得这个道理。就听最近这一部,这一部听完从头再听,就听这一部,真听上十年你能不开悟?肯定开悟。为什么?听经刚才讲了,是伏烦恼的一个方法,你不专心听,你就听不懂,你就漏掉了,一定要专心。这是摄心的一种好方法,绝对大多数人有效。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教学。

如果我们只要念不要听,当然这种根性有,不是没有,他能够专心去读诵,也能够念到三昧现前,也能够大彻大悟,不过人比较少。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没有示现这个法门,只念经不讲经,他没有示现这个法门。也没有开个念佛堂,领导大家去打个佛七,没有,经上没有提到过,也没有带大家去参禅。佛陀在世唯一的是教学,各人修行是各人自己的事情,佛不管你的,各修各的法门,你愿意怎么修都可以。在理论上、方向上、方法上一个总原则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修行都可以。所以八万四千法门。学习的人还常常在变更,今天用这个方法,明天用那个方法,看哪个方法有效,总是多次的试验,然后才专搞一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也不例外,早就做出种种示现给我们做参考,给我们做榜样。我们今天所采取的就是读经、听经、念佛,这个方法在现前这个时代特别管用。诵经、听教有一定的时间,念佛就没有一定的时间,什么时候都可以。方向目标是一个,断烦恼,成菩提。断烦恼就是把烦恼伏住,把烦恼换掉;菩提是什么?就是清净平等觉,我们经题上讲的。首先要修清净心,这是第一步,平等是第二步,心不清净哪来的平等!一切时、一切处觉而不迷。什么叫不迷?凡是障碍心清净的都是迷,这个总要懂得。明白之后,所有一切障碍我心地清净的我都要防范、都要远离,帮助我心地清净的我要摄取,要懂这个道理。

辗转度脱是慈悲心,也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增广自己的菩提心、慈悲心。菩提心里面所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真诚,菩提心之体就是真心;清净平等觉是自受用身,自受用的心就是深心;大慈大悲是待众生的,对待一切众生要慈悲,对待自己要清净平等觉。这个不能不知道,修的、学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的就是这个。清净平等觉不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大慈大悲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是对人的,不是对自己。辗转度脱就是今天讲的弘法利生。弘法利生要懂得因缘,有缘就做,不疲不厌。什么是缘?他欢喜听,他能听得懂,他能接受,这就是缘;他肯发心,他真干,他缘成熟了。成熟的人多就可以建立道场,成熟的人少,努力结法缘,如果这个地区有二、三百个念佛人就可以建道场。李老师告诉我,刚刚到台湾的时候住在台中,他就用这个方法,到朋友家里面去讲经。以后他把这方法教给我们,星期一在张家讲《弥陀经》,星期二在李家讲《普门品》,讲的不一样。都喜欢听的,他就常常跟着他,在哪里讲就到哪里听;喜欢听《弥陀经》,每个星期一次,就专门到他一家。以后确实有二、三百人真想学了,大家凑钱买个地方,台中莲社就起来了,水到渠成。建个道场去找人那不象话,先有人后有道场建立这是对的,这是顺理成章,不费事。所以一定是先有人,先有人的方法就是先到处去讲。你在这个地方天天讲,天天有进步,会法喜充满,讲上个十年,道场就自然成就。为什么?大家知道了,大家尝到佛法的味道,知道佛法的好处,都希望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这样的道场。李老师在台中的法缘就这样扩张的,愈来愈大。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五二集)2011/6/1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最后讲的       比前面好)(五明学佛网:最后讲的       比前面好)  

 佛涅槃前最后讲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