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多年,为何在落实方面总是不得力?


   日期:2012/10/24 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他说,我一直希望在生活上落实您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二十个字,可是为什么总不懂得运用?

  答:确实那二十个字从哪里下手?这个要知道,从“放下”下手,你就有办法落实。你之所以做不到,就是你不肯放下。不肯放下什么?这我们在讲经常讲,不肯放下自私自利,不肯放下名闻利养,不肯放下贡高我慢,那你就做不到。要把自己毛病习气放下,你对人就会恭敬,就会真诚,所以放下。你看真诚放下虚伪,清净放下染污,平等放下傲慢,正觉放下愚痴,慈悲就放下自私,你不就都得到了吗?你不肯放下就没有法子。(净土法门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三 2006/5/19)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直到往生。这样不为减轻灾难出点力,只顾自己,是否太自私?

  答:不自私,为什么?你能够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个功德天天回向给这个世间苦难众生,这就是自利利他,你所做的会真有效果,真有感应。一般人念佛回向往生力量不大,为什么不大?他是杂心念佛,夹杂的心念佛,所以他就没什么大感应,一心感应大。所以自己得念佛三昧,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世界,帮助世界化解灾难,利益一切众生,可以做到自利利他。(之六十八 2007/5/18)

  问:法师说过佛学与学佛、儒学与学儒不同的问题,希望进一步的来加以说明。

  答:这也很简单,儒教我们学习的次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如果你对于儒只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没有笃行,这就叫儒学,做学问,你自己没有做到。你自己纵然是儒家的学者、儒家的博士,甚至于博士班的导师,你家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邻里不和,你是搞儒学;如果你真的学儒,你一定是笃行,你做到了。从哪里做起?格物、致知,你从这里下手,然后再进一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你一家和睦,你的邻里乡党看到你们这一家人羡慕,那叫学儒,所以这个不一样。佛也是如此,佛家讲的信、解、行、证,讲四个,如果你只有信解没有行证,这是佛学,如果信解行证统统具足,这叫学佛。再简单具体的来说,学儒从哪里学起?从礼学起,从弟子规,弟子规是属于礼,基本的礼节。基本做人的规矩你统统都能做到了,是学儒;如果连弟子规都没有做到,你是儒学。在佛法里面,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完全做到了,你是学佛;十善业道没有做到,你是佛学。这就很清楚、很明白。(之七十二 2007/7/1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落实)(五明学佛网:学佛       落实)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