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尚国衡:烦恼即菩提


   日期:2012/9/6 16: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烦恼即菩提

尚国衡

  烦恼即菩提已成为佛教文化人中的口头禅,这大概与“失败乃成功之母”是同样的意思。他们每遇自身友人有了心烦意乱之事,即以“想开点,烦恼即菩提吗”来化解。因每每奏效,随习而为“成语”。

  然而此话自有一番“心思”,倘不用心最易流入简单化、庸俗化,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因而首先应当以正知正见认清这本是凡圣不同“质”的范畴,二者不是自然等同的,其间蕴藏着重要的起转化作用的因素。就这口头禅而说,就是要在“即”和“乃”的背后,深解意趣,狠下功夫。即,表明烦恼转成菩提要靠“观必修证”;乃,意谓着失败导致成功来自“检讨总结”。此之大事哲理落在日常琐事上,或可通俗地说“想开点”。想者,如理作意,明见事理因由也;开者,策发真智,悟出对治方法也。是说即、乃、想、开,实为就事明理、依理处事者。

  明、依之理,首当为菩提。菩提乃佛果正觉,觉了宇宙诸法缘起性空、因果不昧。性空说生灭无常,示我人不可执事象为“实有”;因果显作用不空,告我人造作之业力“势用”昭然。圆融空不空,是说中道义;依此空不空之中道正见,发起亲证“正觉”之大愿,说为“发菩提心”;唯以无我大悲菩提心才可于空不空上现观烦恼事,是说内证自我,心行本分,转化功夫。

  “就事”之事,原为烦恼;“处事”之事,可体现“即”的转化。烦恼者,《大智度论》云:“略说则三毒(贪痴),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百法明门论》则归纳为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此二十六法皆为“不善心所”,属我人生起烦恼之心态、根由。于此当下一心上观染观净、观自观他,才能捉住那“转化”的能动因素。

  染净者,凡圣有别也,此可以督审自我依佛知见自净真意;自他者,是非之“主”也,此可以悟见自我,自责自律。染净自他者,实则自责之觉生于自净之念,不明自净定不肯自责。笔者已往每遇烦乱事,总在心头上懊恼呀懊恼……丢不开,原因就在不明不肯上。自听闻佛说知见,学着正观心行,才恍然察觉在烦恼是非上,总是“自是非他”;进而思之,不期然懵有醒悟:自是缘由“贪著”生。或问原本确属他非,于我何贪?殊不知此中正在:贪如我意,他无明——事事总想趁自己心愿而怪他人不懂事。倘能反观自心,去贪著、净自意,自责自律,既便一时无力转“他”之无明,只要在不逗引他生发无明上悟见今后的妙策,那自我烦恼就迎刃化解了。以此之体验,定转化功夫似乎可以说:就烦恼事相上,观照自心;从今后应对上,如理作意。也就是:以性空知见,站在烦恼事上观因缘——无住;以因果昭然,从自我转化上想对治——生心,是谓圆融事理,策发真智。久而久之,当那应对善巧悄然涌上心头时,自会顿觉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或可权喻烦恼即菩提之妙趣也。

  何说权喻?实在是烦恼与菩提在佛法中更有深切的旨义,决非如此浅薄。要知道,上说种种,皆属心识分别,而“分别心”正是众生执我的根由,以我执分别心是断不了烦恼的。只有如法修证,转识成智,依无分别真智现观性空实相,那才能真的破我执、断烦恼。再进而更有,智用亦属世间有为法,此菩提正智只是涅?寂静的无为法的体现,成就无为法才是佛法的真谛,只有契入真如无为境界,才能于诸法上说空说有,方便度众。除此皆为“戏论”。当然,倘肯乘此乐趣而如法修证,则定会亲证《维摩诘所说经》称道之“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烦恼       菩提)(五明学佛网:烦恼       菩提)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是成的菩提大道(2006年释迦佛成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60~6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