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坟墓上的竹篮子


   日期:2009/6/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年轻时就勤奋做工,多年来辛苦劳碌,好不容易把儿子养育成人,儿子成家后认真工作,他终于可以待在家里享享清福。

  起初,儿子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对老阿公很孝顺,早晚都向老阿公请安问好。但是,一年年地过去,老阿公年纪愈来愈大,变得很衰弱,儿子辛勤维持家计还要奉养体弱多病的父亲,逐渐感到厌烦,心想:“爸爸又老又病,事事都要人照料,一点用也没有。反正他再活也没几年了,不如早点把他送走,免得拖累家人。”

  儿子亲手编织一个很大的竹篮子,然后杀了一只鸡煮给老阿公吃。老阿公说:“鸡养大了能拿到市场卖钱,何必特地杀了给我吃呢?我只要吃点剩菜剩饭就可以了。”“没关系,您吃饱一点,我想背您到山上去。”老阿公高兴地说:“你真乖啊!我好久没到山上去玩了。”

  老阿公坐在竹篮子里,儿子背著他上山,小孙子也跟著去。到了山上,儿子把老阿公抱起来,放在树荫下,请他好好地欣赏景色,然后就带著自己的孩子离开。

  下山后,孩子问父亲:“天色很晚了,我们什么时候去接爷爷回来?”“爷爷不回来了,要一直住在那里。”“那怎么可以?爷爷病得那么重,天气又这么热,爷爷没人照顾会死掉的。”“爷爷老了,没有用了,不必管他。”孩子想了一想,说:“就算爷爷没用了,那个竹篮还有用啊!我们去把它捡回来,等将来您老了,我也可以用它来背您上山。”

  老阿公的儿子听了大吃一惊,如梦初醒!他想起父亲多年来含辛茹苦养育他,而他竟将父亲遗弃在荒山上!他赶紧拉著孩子跑回山上,可是来不及了,老阿公已经断气了!

  儿子满怀懊悔、痛哭流涕,将老阿公背下山来埋葬。他在坟墓上种植青草,将竹篮盖在草上,然后泪流满面地说:“爸爸,您在这里安息吧!我种这些草,用竹篮子盖起来,让您比较凉快些。”

  从此以后,用竹篮子盖住坟墓上的青草,成为当地的风俗,藉此警惕代代子孙要知恩图报、不可忘本。

  父母培育孩子不知要耗费多少苦心,为人子女者应该深切感念父母恩德,尽心尽力孝养父母,使父母能够欢喜安心地走完一生。

  饮水思源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我们因为接受父母养育、师长教导、兄弟姊妹照顾、社会人群相互扶持,以及天地万物的滋养,才能够生存在世间,若不懂得知恩报恩,就是彻底失败的人生。

(证严法师讲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因果)(五明学佛网:       因果)  

 唐仲容居士:谈谈业报因果 

 唐仲容居士:佛教的因果观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