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教育是大事,总理是大官,大官不如大事,做大事有


   日期:2012/7/9 11: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教育是大事,总理是大官,大官不如大事,做大事有意义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集 2012年6月27日讲于香港

    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权智,如来成佛之本体在于实智,怎么成佛的?就是真正证得自性本俱的智慧,智慧不是从外来的,这个理跟事我们要细心去观察,接受他,现在人不相信,他们认为智慧从哪儿来的?广学多闻。错了!广学多闻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里面自然包括一切知识,知识里头不包括智慧。所以今天世界出了问题没有人能解决,原因是什么?通通是知识,没有智慧,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且还有后遗症,我们参与联合国的和平会议看到了,把这桩事情证实了。

   中国古人求学,是求智慧。智慧怎么求呢?清静心里头求,清净心生智慧,平等心生大智慧,所以他在这个地方用功。所以童蒙的教学教什么?教规矩,教他的心定下来。小孩也胡思乱想,不准他胡思乱想用什么方法呢?背书,用这个方法。背书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根本智,不让他胡思乱想。背这个书不讲给他听,讲给他听就变成后得智了,就变成知识了.不讲,光叫你背,背得滚瓜烂熟,让你脑子里头没有胡思乱想。它是个手段,这外国人不晓得,这中国人教育的智慧。

   智慧的教育,从小小孩就训练成小大人一样,他懂理,守规矩懂理,待人接物一点都不会错,他学这个东西。到十三四岁智慧开了,再给你讲解。那个讲解什么?后得智。你就明白了,这套教学的理论只有印度跟中国有,我们到全世界到处去搜索,没看到。所以我们真想的时候把这做出来给人看,中国教育有它这种方法,这个试验要做出来了,被社会大家肯定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方法就会改变。我在澳洲跟洛克文讨论这个事情,他就非常赞成,他希望我办个小学做试验:试验成功了,我带国会议员去参观,然后国家立法,把这教学的方法的理念改正过来。

    这个做官得有官运,洛克文这个官运不佳了,没做多久就下台了。我给他写了封信,劝他别做官了,搞教育,我们一起来试验,你来带头,我们现在图文巴市长,他们是一个村庄长大的,他们是好朋友。我说你就到图文巴,我们帮助你,我们办个学校来做试验,这个试验成功了,比做总理高明多了,这是大事。总理是大官,大官不如大事,做大事有意义。我叫他学孔子、学释迦牟尼佛,真正做有益于国家、民族跟人类的大事业,端正教学。现在教学偏了、歪了,所以把人都教坏了,这是大事,没有比这个事业更大的了,干这个事业这是圣人、这是佛菩萨。

    “一代教化之妙用,存与权智。”

    那就是实之其用,这什么?教化众生。

    ……

   密宗经典分两个部分,一个就是胎藏部,一个是金刚部,跟我们汉传的《大藏经》其是相同的。汉传《大藏经》分为经藏、律藏、论藏。那么在密宗的胎藏就是汉传的经藏、律藏,金刚藏就是汉传的论藏。胎藏是根本,像小孩一样,怀胎时候是根本,是经跟戒,经藏跟律藏。金刚藏里面是佛或者是菩萨大家讨论的、议论的,是我们汉传的论藏。这两部合起来在汉传称为是《大藏经》。这样说出来大家就比较容易懂了。

   “《佛学大辞典》‘八叶莲台’条:(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一院中台也。中央为大日,四方之八叶,为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之四佛,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之四菩萨,合为九尊,是三密相应之时,吾人肉团心(心脏)开敷之相也。节录自《佛学大辞典》:密教谓肉团心之实形为心莲。”

    三密相应的时候是口持咒、手结印、心观想,这叫三密相应。这个观想就想自己的心,这心藏。心藏就好比是莲花,心脏有八瓣,观想这个。底下有心莲,密教为肉团心之实形为心莲,所以他这叫观心,观心确实为观心藏。

   “大日经疏四曰:‘凡人汗栗驮心(肉团心)状,犹如莲华合而未敷之像,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

   《大日经疏第四》里面说,凡人肉团心,这就是指我们的心藏,那心藏像一个莲华合而未敷之相,像花苞,没有开,心藏像个花苞的样子,有筋脉,约之以成八分。这个心有八瓣八份合起来的,他观想这个。

    所以密宗跟净土宗都是从“净”入门。心净则佛土净,也都是靠他力,属于他力法门。但是净土宗的“净”是远离染污这样得的清静;密宗不是的,密宗他不离。所以密宗的“净“比我们这个要高,可是它难修,他要真净才有成就。如果不净,修那个法的话会堕落,这是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密宗不能成佛就堕阿鼻地狱,没有当中的,真的成功了就上去了,不成功就下来了。

    跟章嘉大师三年,他没有传密给我,告诉我密是加行法,等于说什么?是研究所、博士班,最高峰的。菩萨不学密不能成佛,什么时候修密呢?初地以上。我们有没有这个资格?初地以上才有资格修密,为什么呢?接触一切法如如不动了,财,色,名,食,睡他不动心了,这是真净。这净土宗是财,色,名,食,睡远离他了,他清静;他不是远离,所以他那个“净”是真清静,确确实实契入入万法皆空,一切法了不可得。这个理我们完全明白,也就是说他的念头、意念哪完全住在不断之无中,我们用这句话讲就容易,啊,知道所以一切法是不断之无,所以一切境界现前他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说明初地以上的境界,不是普通人的境界。

    所以我的老师高明,我那是初学,什么都不懂,跟方老师学的是哲学,完全用哲学来看大乘经。章嘉大师引导我,告诉我:你看,戒律重要。密宗对于戒律比显宗更重视,密宗难,难在这个地方。那么密宗成就,现在很少了,修学的人很多,都学错了,学偏了,学歪了。

    黄念祖老居士,密宗的金刚阿阇黎,他将这部经的集注完成之后,这部注解六年时间完成,就求生净土了。身体不好,多病,八十多岁了,他大我十几岁,今年一百岁,他在的话今年一百岁,大我十四岁,告诉我,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每一天念佛号十四万声,追顶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接着念,一天十四万声,念了半年他走了。所以他最后,密放下了,禅也放下了,他跟虚云老和尚学禅,把这些事情都告诉我。他通,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他真通,注这部注解用集注的方法,非常高明!如果他自己注解,排斥他的人一定很多:你算老几,你怎么敢注注解?人家不服。现在用这个方法,佛经上讲的、祖师大德讲的,没有人敢讲话,所以我对他很佩服,真高明,真实智慧,从你搞这个书我看到了,让大家没话说,你不能不接受。虽然这个本子在中国大陆引起普遍的反对的声音、批评的声音;还算不错,这个我们认为国家还是有智慧,中国宗教局承认这本书,那大家没话说了。宗教局出版的《净土五经》,《无量寿经》就是用的夏莲居的会集本,这个出来之后,声音慢慢就低了,就没有了。国家肯定了,这都是好事情,还是有祖宗之德,三宝加持。

    我们继续往下面看,所以他以莲花台,这是心藏里头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代表实智;外面八瓣代表权智。

    “《大日经二》曰:‘ 诸佛甚稀有,权智不思议。’”

    “实智”是无知,般若无知。“权智”,无所不知,用在哪里?用在度化众生。度化众生就是真实智慧起作用是无所不知。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到,中国古代跟印度求学,他就是求根本智。所以扎根教育完全在根本智,小朋友不让他胡思乱想,用背书这个方法妙绝了。不管他懂不懂没关系,将来长大的时候一定全都懂,为什么呢?根本智得到了。书又背的那么熟,所以,任何他所背读的,他都能讲的通,智慧开了,那个智慧是底下会讲到的“无师智、自然智”,这都是属于后得智,也应证了古人所说的一句话“读书千遍,其义自净”,小孩背书不止一千遍。所以古时候参加考试,童子考中进士的人,每一个朝代都有。童子是什么?不满二十岁,二十行冠礼。冠礼之前都叫童子。考取进士,一般派他做地方官,那就是现在的市长,管好几个县,十几二十岁。现在十几二十岁不懂事,那个时候就能有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从哪里学的?老方法里头学的,新的方法学不到。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得开慧,佛教把这个东西传来了,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这个理念方法都接受了。真有道理。

    我们今天讲教学不能不重视,古人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从自性里头来到,不是哪个人发明的。智慧是从清静心得来的、平等心得来到,怎么样训练人的清静心平等心?尤其现代这个社会,我常常想着怎么办这孩子?社会是个大染缸,怎么教他教的好,一踏进社会他就完了。这最大的难处。他没环境。早年我们想了一个方法,想一条龙的学校,从幼稚园一直办到研究所。招生呢,只招幼儿园的学生,一年级学生都不招,我让这个学生慢慢升级,所以这个学校好办,不必一次完成,小朋友到小学了就办小学,到中学了办中学,到大学就办大学,年年收幼儿园的学生,二十多年之后,我这个学校就圆满了。一条龙,当中没有插班生,老师要发心来带,学生到什么程度,老师也提升到什么程度。老师等于保姆,从幼儿园陪你到研究所,陪你二十年,把你管教住,不让你学坏,这才叫根深蒂固。他将来在这个花花世界不是跟他们学的,他要来改造花花世界的。这是我们想出这么一种方式,看有没有这个机缘去落实。

    但是我们今天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家长对这个都有兴趣,都希望真有这个学校,他把他的子弟送来,所以还是有可能的,这是从前中国家学、私塾,都是这么样教出来的。中国古时候政府,政府办的学校那就是现在的党校,培养国家各级公务人员的。学生从哪里来?学生从考试,这个政府来考试。真正教学的话都是每个家庭负责任。所以从前教育,家承担了;养老,家承担。这是社会两桩大事情都是家承担下来。所以中国这五千年博得长治久安、太平盛世,家的贡献太大了。家没有了,再想像过去那样盛世,不可能了。所以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关键。今天身学得好,家没有了,也无可奈何。所以“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是核心的地位、关键的地位。怎么样能把他再兴旺起来,这才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大日经》上说:“诸佛甚稀有,权智不思议”。佛权智能够度化十法界的众生。

    “故知方便智,亦不可思议度生妙用权化之法,全由此智。又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

    这些话,我们只有看中国过去传统教学里头,我们会懂,要不然话我们不懂。从中国过去家学里头我们一看就明了了。

    “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

    这增长了知,用莲花来做比喻。

    “心莲八瓣开敷,正显增长了知之义,因莲叶开敷,而明现莲台。”

    莲花开了,莲蓬现前了,莲台就是莲蓬。

    “正表从方便智的开明,而彻显心源也。”

   “澈显心源”就是明心见性,说明后得智的作用不可思议,我们在这一生修身,要靠后得智;齐家、治国、平天下全要靠后得智。后得智从哪里来呢?《大学》里面前头还有一段“格物,致知,诚意,正信”,这个是教育的大根大本。如何让小朋友从小就培养成对物质的欲望淡薄,从小培养知足常乐,这个非常重要!纵然家庭是富贵家庭,对儿女养成刻苦耐劳,这个可以从曾国藩先生他们的家能看出来。曾国藩的一生事业也值得人赞叹。在清朝,他做总督,管四个省。一般总督是管两个省,他管四个省。清朝也出现这么一个人,之前没有管四省,之后也没有,真是大富大贵,你看他对家庭、子侄的教育,他的家训、他的家书能看到,子弟、后代、佣人多,决定不准佣人伺候,洒扫应对都要做,你自己住的房子你自己收拾,学成刻苦耐劳,体恤这些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都出生贫寒,他家雇佣的,对待这些人,人道,叫人感恩。子子弟从小养成勤俭,懂得节俭,不可以浪费,所以这个家到今天还不衰,他的后代还不错。我们在台湾好像有一个大学教授,他的后裔。所以这个家教太重要了。

    过去的旧社会,有社会能配合,比较容易,现在社会上是没有了,所以困难在这地方。如何来培养,用什么方式能把他兴起来,这是大事,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首先就学格物,格物就是对与物质的享受淡泊,宋朝人范仲淹做到了。范仲淹出将入相,做到宰相,带兵打仗他是元帅。范家到现在还不错,他们的后人来找过我,我那个时候08年在庐江冬天,他们到实际禅寺来看我,告诉我印家谱,很高事情,我说好事情。我说印多少,他印一百套,我说太少了,你们这么大家族一百套怎么够呢?经济困难,我说一套多少钱呢?一套一百块钱。人民币,不贵。好像我送了不少钱给他,我帮助他印一千套的样子,一套一百,十套一千,百套一万,送他十万块钱。我说好东西,希望你们家人保存,再希望送给一些学校图书馆收藏,这著名的大学都应该要送。这是我们民族当中的典型、榜样,应该要向他们学习,他们真正的根扎好了,这个根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信”,这叫根之根。这根里头的根本智,我们讲《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那是外面的枝叶。要想枝叶繁茂,必须根本做好,不能不重视这问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官       大事)(五明学佛网:大官       大事)  

 刘先和居士:两件大事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中国净宗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 

 仁焕法师:生死大事比什么都重要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教的大事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节 大事因缘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一个人,越是低调,​越能成大事 

 论戒YIN成功后第一件大事 

 净土法门法师:人生第一樁大事是什麼? 

 达真堪布:此等终身大事,必须谨慎选择 

 能成大事者,独有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