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德国人怎样引导孩子“向善”


   日期:2012/6/28 12: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德国人怎样引导孩子“向善”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不怕麻烦,饲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过程,有条件的还须做好“饲养记录”。

孩子正式入学后,他们的日记或作文中,则会常常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作文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一项常见的有意义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校还经常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会或作文比赛。

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心理医生处作进一步的治疗,因为德国人认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绝不能熟视无睹。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内容。

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穿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另一侧面。

 

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了好友梅芙的无端的抢白大丢面子,因而试图作一次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提示和启发下,雪丽没有急着以牙还牙,而是通过和梅芙的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一只小兔子突然病故,心情十分沮丧,才出现“出言不逊”的举动。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也更为深厚了。在对孩子作“善良教育” 时,德国人也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小霸王”,校方反对态度之鲜明、打击力度之大,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西方国家。

 

据悉,凡经过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会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专门给予强制性管教。一名小学校长严肃地指出:今天的“小霸王”,日后兴许就成了又一个祸国殃民的希特勒!

 

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新一代的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其中特别是男孩子)与玩具枪炮、玩具坦克为伴。这是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那么长大后难保成为爱好和平人士,或至少难成慈善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德国人       引导孩子)(五明学佛网:德国人       引导孩子)  

 蔡礼旭老师: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成绩 

 蔡礼旭老师:引导孩子常保对人和善的态度 

 蔡礼旭:怎样正确的引导孩子成长、培养好下一代? 

 《弟子规》 每一句要跟生活结合来引导孩子 

 蔡礼旭:《弟子规》每一句要跟生活结合来引导孩子 

 素生活,德国人的素食文化 

 陈静瑜: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福报 

 蔡礼旭:如何引导孩子尽孝道 

 蔡礼旭:学习弟子规在生活中引导孩子 

 蔡礼旭:引导孩子正確对待考试成绩 

 蔡礼旭:假如是这样去引导孩子,已经让孩子这一辈子成为欲望 

 蔡礼旭: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