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自然的回归


   日期:2012/6/18 10: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当大自然最奥秘的生命充盈人的心灵时,足以令我们心旷神怡。所以,让我们的生命回归到自然的怀抱!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世界是个大宇宙,而我们的身体则是个小宇宙。你看,地球的结构和我们的身体是多么相似:地球里有溶岩和水,就像我们身体里奔腾的血液;地球上有岩石,就像我们身体里支撑着骨骼;地球表面有泥土,就像我们身上包裹的肌肉;地球上万物茂盛,就像我们身上披散的毛发;天空中时而乌云密布,时而万里晴空,就像我们的心情,变幻着烦恼和欣喜;风暴来临的时候,可以让大树摇摇欲坠,就像我们发怒时可怕的脾气;明媚的阳光就像我们灿烂的笑脸;纷纷的雨雪又像是我们悲哀的哭泣……我们和自然本是一体,我们的生活也本该和自然息息相关。

  人类曾经像动物一样,完全依赖自然的给予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但文明的进步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和自然的环境、自然的生活离得越来越远。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我们已经丧失了在纯粹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房屋的建造,使人类摆脱了最初的穴居时代,拥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但建筑的不断发展,又将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禁锢在一片片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禁锢在一片片没有生命的环境中,使得树木和草地都成了奢侈的风景。我平时生活在山上,有时从山上走下来,感觉整个城市里飘动着一股躁动不安的气息。

  是什么使我们背离自然的生活?是什么使世界的变化如此巨大?是人类的贪欲,是人类对物质条件盲目的、无止境的追求!我们通过不断占有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占有吃的、占有穿的、占有住的……当我们拥有这一切之后,当我们已不再有衣食之忧,不再有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窘境,新的欲望又接踵而至。在物质生活有了相当的水准之后,我们还是不会满足,又会产生攀比之心:希望自己拥有的一切都要超过别人,服饰要比别人讲究,住宅要比别人豪华,地位要比别人显赫……在相互的攀比中,衣食住行已经失去它最初的实际作用。现代人对生活状况的不满,已经不是简单的物质匮乏,而是在攀比中产生的失落感和挫折感。攀比又带来了竞争,激烈的竞争使今天的每一个人都疲惫不堪。现在的人活得特别累,每个人都在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努力适应着这个世界,努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努力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

  我总觉得,一味强调经济的发展是有副作用的,甚至弊远远大于利。许多人向往日本优越的经济条件,但在我看来,东京是赚钱的天堂,生活的地狱。我到过东京,到处都是高度的喧闹、高度的紧张,路上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几乎和机器人一样没有表情,我不明白这样活着有什么乐趣可言。原打算在那里做一至两年的学术研究,结果那地方我一点也不喜欢,生活一个月就逃了。香港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整个城市就像座大百货,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虽然舒适、方便,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但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并没有任何好处。在我眼中的香港,只是钢筋、水泥、噪音组成的闹市。生活在一个没有大自然滋润的环境里,无论什么人都会变得浮躁而焦虑。

  现代的世界,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几乎每个人都被强烈的欲望所主宰,将物质生活的改善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诚然,科技的发达使我们的世界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便舒适;文明的进步使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在享有这一切的同时,又付出了多少代价?

  一味追求物欲,使我们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赚钱,在“能挣会花”成为时尚的今天,我们轻易地丢弃了几千年来奉行的知足常乐的伦理道德,开始理直气壮地拜金。那么,我们又是在用什么换取这一切?除了我们的劳动、技术及谋生手段,我们更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而付出时间即意味着付出生命。但是,在欲望的爆发中,我们已经彻底迷失了自己,把全部生命都耗费在名声、权力和金钱的积聚上,甚至无法抽出时间来反省自己的心灵世界,观照自己的精神需求。

  一味追求物欲的生活,也使得人类失去了内心的宁静。贪婪制造出的妄想,正魔鬼般啃噬着我们毫无防备的心灵。对财富的渴望,使我们看不到欲望下隐藏的巨大陷阱,看不到欲望狰狞的另一面。一味追求物欲,是引发争斗的根源。在家庭中,因为利益的冲突,导致了父母与儿女的争斗,兄弟与姐妹的争斗,丈夫与妻子的争斗;在社会上,因为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家庭与家庭的争斗,公司与公司的争斗,行业与行业的争斗;在国际中,因为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地区与地区的争斗,民族与民族的争斗,国家与国家的争斗。一味追求物欲,还是破坏地球环境的罪魁。在短短的百年内,人类以史无前例的规模企图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盲目、过量的开采,使得地球在几十亿年形成的财富,几乎耗尽了一半。对能源的过量开发,又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了各种自然灾难,导致了地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也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隐患。

  物质和财富是否是我们抵达幸福生活的唯一手段?人们在没有事业、没有财富时,往往会将事业和财富当作幸福的保障。事实上,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我在弘法过程中,遇到过许多事业成功人士,有着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财产,可是他们连人生最基本的快乐都不能正常享有。拥有豪华别墅,却不能安然入眠;面对山珍海味,却食欲全无……在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华生活中,他们又何尝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人类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怎样才能生活得快乐?首先,我们要回归自然,学会享受自然的给予。大自然的一切:新鲜的空气、纯净的蓝天、迷蒙的烟雨、柔和的月光、连绵的青山、潺潺的流水……这一切就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的美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接近生命的本质。只要我们把心事放下,随时都可以在自然的怀抱中获得自在;只要我们把欲望放下,随时都可以在自然的馈赠中获得滋养;只要我们拥有平常心,不必付出任何的代价,就可以享受广阔的天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一首告诉我们如何享受自然、如何拥有良好心态的禅诗。其实,世间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那些最古老的享受。

  现代社会的复杂使人失去了生命的自由空间。生活在这种复杂的环境,我们的妄想和烦恼空前地膨胀着。我们只是劳作,没有闲暇,最终丧失了人类应有的灵性,忘掉了人生之根本。结果得到许多享乐,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我们只是在使用生命,却忘了或是不懂得享受生命!现代社会的复杂又使人紧张焦虑。回归自然,可以彻底放松我们的身心,我们不必和自然算计,不必和自然竞争,不必和自然弄虚作假。在大自然中,我们的心灵会变得简单、清净。我们可以在岩石上小憩,让思惟停歇,让浑身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细胞,都彻底地松弛;我们可以在林间漫步,让念头安住在举手投足的每个当下;我们可以在树下静坐,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

  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熟视无睹。我们的心中装满事业、家庭、财富……却很少能够意识到自然中最美好的存在,从来都不懂得去珍惜。尤其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今天,我们为了服从经济的利益,不惜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破坏我们唯一的家园。

  新鲜的空气还有多少?城市弥漫着各种废气,连乡村也在日复一日地受到影响。干净的水源还有多少?河流或是浑杂着工业废水,或是在气候变迁中逐渐干涸。茂密的森林还有多少?树木的生长远远跟不上人类的滥砍滥伐……如果不能停止对自然的放肆摧残,总有一天,我们会在亲手制造的灾难中首当其冲地受到制裁。事实上,灾难已初露端倪,到应当警惕的时候了。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天人合一的精神,人类应该感恩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去寻找快乐、寻找宁静。

  幸福的生活,可以从简单中获得。我们用以维持基本生存的所需并不是很多。衣食住行就其原始意义而言,只具有简单的功用:食物是为了充饥,服装是为了避寒,房屋是为了休息,交通工具是为了代步。人类的原始需求也不难满足:当我们饥饿的时候,吃什么都有滋味;当我们瞌睡的时候,睡在哪里都香甜……

  为什么今天的人会有那么多要求?生活中的许多需要,与其说是我们自身的需要,还不如说,是社会使得你有这种需要。人类的欲望正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滋润下,在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刺激下,无限地增长着。一味追求物欲的生活,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各种烦恼和痛苦。所以,东西方的圣哲们,都普遍告诫我们要少欲知足。

  一个人追求权利,就会被权力束缚;一个人追求事业,就会被事业障碍;一个人追求财富,就会被财富捆绑……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闲情。他们的所有时间,他们的所有生命都被用来作了交换。我们一旦能够放下这些,既认真承担起在人世应尽的责任,又不使自己的心执着其间,那么,我们就能体会到放下的自在,走也方便,睡也安然。我不从政,没有体会过官场的应酬究竟有多麻烦、多累。但有时也会有些信徒请我去吃饭,摆出一桌的菜,吃了三五样后,根本就分不出各自的味道,每次都吃得我直想睡觉。这种感觉很像在闹市中走了一回,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疲惫不堪。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就是告诉我们:复杂的环境会给我们感官及思惟带来混乱。

  遵循简单的、自然的生活原则,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更为单纯。

  遵循简单的、自然的生活原则,使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

  遵循简单的、自然的生活原则,使我们不必将所有时间用来为满足物欲而奔忙,从而享有生命的闲暇。

  遵循简单的、自然的生活原则,使人与人之间可以和平相处,减少由激烈竞争带来的犯罪现象,乃至世界战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济群法师       自然)(五明学佛网:济群法师       自然)  

 圣轮法师:生活在动静中 一切归于自然─谈「动静自如」的人 

 圣轮法师:农为国本 禅为佛心─「大自然有机农襌法门」的真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济群法师:发心、僧格、正见 

 济群法师:《认识菩提心》讲座前言 

 济群法师: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济群法师: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济群法师:菩提心与空性见 

 济群法师:汉传佛教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