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素食文化

 爱玛的素食故事


   日期:2012/5/27 10: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爱玛的素食故事

 

 

我生长在澳大利亚。每天的晚餐桌上,肉类(主要是牛肉)是盘中食物的焦点,外加一些卷心莴苣,胡萝卜条或马铃薯(土豆),构成我们一份”均衡”的食物。我从未对此质疑,或想过有其它选择。和其它人一样,我信奉“没有肉就不是一顿饭”的理念,并由此而长大。

  当我十八岁离开家上大学时,我对如何做饭、如何餵饱自己没有任何概念。我和室友依靠即溶咖啡和速食解决吃的需求。这是既便宜,量大又很方便的方法。但我有疲惫,怠倦,不舒服(每年吃大量的冷食)的问题,而且深受慢性头痛和失眠的折磨。

  大学毕业后,我去到日本教授英语。在那里我遇到了我未来的丈夫。他是一位素食者。我还遇到另外一对来自美国的严格素食夫妇。经过多次探讨,我决定迈出以前我从没这么想过的一大步,放弃肉食。然而,因为我丈夫对做饭也不擅长, 我们很快乐地依靠日式的垃圾食物和当时在日本仍很流行的冷冻西式食物过活。不过我仍有疲惫,怠倦的问题,也经常生病和感到头痛。

  在日本呆了一年半以后我们决定回美国并结婚。由于受护照的限制,短时间内我不能外出工作,因此我每天在图书馆里呆好几小时且几乎不用花什么钱。我借了一些素食方面的烹饪书并开始付诸练习。刚开始我做的大部分菜都含乳制品和蛋类,但明显地,我们比以前多吃了很多的蔬菜。

  当我读得越多,更多地参与和素食朋友的讨论之后,我愈加开始认识到动物、健康和我们吃的食物之间的关联。我开始和我丈夫讨论这些议题,而他也开始尝试一些没有蛋奶的严格食物。我从图书馆借了更多素食烹饪的书,也买了我的第一本烹饪书:充满生机的素食(Vive le Vegan)!,我们从此走上我们的素食之路。

  很快的,如此过了七年。

  现在我们在家吃的每一餐和点心几乎都是利用新鲜、完整的食材制作的。我们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并真正地享受每一餐自己所做的食物。这段时间我“发现”了许多的美味食物以至于我都想不起来自己曾经是一名肉食者。现在,其中一些是我最喜欢的食物,包括甘蓝菜、苋菜仔、大麻籽、天贝(tempeh)、蓝莓、豆荚、绿茶、等等等等。我感谢这些有着简单美丽的菜肴,绿色沙拉、蕃茄、核果类、捲心菜、糙米、水和所有的柠檬类水果。

  在我成为严格的素食者之后,所有疲惫、怠倦和失眠的症状都不翼而飞。我丈夫和我都拥有良好的睡眠,所以白天我们都精力充沛。我已经有五年没有感冒或得过流感,这也鼓励和证明了我所做出的这种改变是我们做过的最好决定。更重要的是,我生下了一个非常健康的男婴,我们热烈庆祝了这么一个好运。我的怀孕过程很轻松,也一直维持着健康的状态,孩子出生过程很顺利,孩子也很强壮。孩子七个月大时,有着22磅重的健康身体并开始吃固体食物。他最开始的家里做食物是甘蓝菜、甘薯、花椰菜(西兰花)和南瓜,他爱极了这些食物。

  这些年,经历过不同的工作、接受更多的教育,和朋友一起聚会、聚餐、午餐和点心时,我收到很多对我所做食物的恭维(不包括很多好奇的品尝的人)!“你从哪里拿到这些的?”他们对我亲自在家做的食物感到震惊。他们问我怎么会有时间在家做这些精美的食物,又要工作,又要上夜校,中间还怀孕。我的回答总是这个:

  我认为花在厨房里的时间是很值得的,我不生病,不需要吃药丸来控制头痛、肌肉酸痛和疲倦,以及花时间等看医生或因为整夜失眠而哭泣。我相信每天花在厨房里的一点时间能换来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家人一起远足、和我儿子在地板上翻滚、或者仅仅是在户外享受太阳。

  能给我儿子最大可能的健康,让我感到愉快和平静。我也想跟他分享我们对自然的深切的爱,以及对跟我们一起共用这个地球的动物和人类的同情与尊敬。经过这些年我依然高兴地发现我们在食物的选择上不但给了儿子健康的身体同时也灌输了这种思想给他。

  我鼓励任何想向完整食物和基于蔬菜的饮食的转变。不论多么困难,多么不可能或痛苦,都不能和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健康和快乐相比较。

  谢谢爱玛分享的故事。我想其它的读者会从中受益,对那些需要支援的正在素食道路上的人们很有价值。非常感谢您写的这一篇文章。

    来源:蕃茄小屋   作者:Emma    翻译:Jane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