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忏悔昔恶 感恩改过


   日期:2012/5/22 8: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忏悔昔恶 感恩改过

作者:清莲

无始劫中。造诸恶业。今此仰仗佛力加被,至心忏悔。

不孝 不敬 不悌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名义章,开篇讲到,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初发点。清莲经历近半个世纪,才听闻古代圣贤的教诲。深知人生五十载德行的欠缺、孝道的亏损,实是人生的悲哀。

清莲的童年在父母的关爱下快乐地度过,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清莲宿世的劣根性也渐渐显现。

首先是对父母的不孝,尤对母亲「纔出一言,便气昂昂。」由心里的对立到言语的抗辩和行为上的叛逆,与日俱增。母亲的一言一行都让我起烦恼,「一言九顶」,横加批评指责,母亲在生之时未曾停息。当母亲要教育妹妹时,我竟将母亲手中执行家法的棍子抢过来扔掉。因对母亲心有怨恨,就用自残的方式来伤害母亲。也曾因为工作后想多留一点零用钱,未如愿以偿,便拒绝进食母亲做的饭菜,连日对母亲的关爱,透明漠视。母亲当时眼中流露的伤情,今时眼前浮现。大学后更是藐视母亲,最终是无法收拾自己的忤逆,令母亲倍感伤心痛苦。在掺合着各种因缘的作用下,母亲过早离开人世。我一面恶意向母,一面柔意向父,常是父亲为难在妻女之间。父亲久患癌症,出入医院,已是家常便饭。而在久病的父前,只怕苦了自己,躲得远远的。「我体日现,渐渐与亲隔了」。「入了世情,舍了爹娘」。面对相继过世的父母,清莲的哀悼之情,未及几时,便烟消云散。自顾乐受。正是「冥间方万苦千愁,阳世正欢呼畅饮。」

精气、形色、从双亲分割。「养的是母胎,茹的是母血,这里自家原有躯壳否,一旦离里出怀,纔有性命,然何处不傍着父母。」「舍了父母则一筹不展,一情不立,这里自家还有躯壳否」。「那是尔恩,那是我怨。那是尔是,那是我非。岂不是浑然一体,这便谓之仁,仁者人也。」清莲忤逆娘亲,怎言为人?今日虽已醒悟,爹娘早已双亡。「锦裘徒在,欲扇枕以无从。双鲤空陈,卧寒冰而何用。」亲不待欲弥之情何等苦?欲孝之心何其尽?这是清莲今日含泪的悲忏。

孝不能尽,何能尊师,对母亲的忤逆,日久的演变,便是对师长的出言顶撞,从而不顺,妄加评断。竟为多占一套房,一哭二闹,逼到年长的领导心病欲发,欲诉无门。

不孝,不敬,何能友悌?姊妹情意全被伤尽。为亡故父母之事,不能协调,怨于姊妹。几年之间不曾相见,父母如在,何其伤咽。「孝悌本一。欲人随事而尽之也。兄友则爱而且敬。弟悌则畏而且和。兄弟乃我身同气。人生最为难得。自父母看来。原是一体。使稍有参商。父母之心。即怆然不安。故见我兄弟相爱。我父母自有肫然流通处。且兄弟谓手足。则彼此护持。痛痒相关。安有手足而自相攫攘者乎。时念父母生来。本同一体。骨肉难解。凡意气忿争。自不忍加。」此不孝、不敬、不悌之罪,尽当除去。清莲今此向累劫之父母、师长、兄弟姊妹至诚忏悔。

失悲心

「慈者万善之本,即仁心也。」菩萨于杀处行慈救苦。清莲则是恰好相反,不孝、不敬、不悌之牵出忍作残害的累世之恶,幼小就无怜悯之心。总有一种欲咬欲噬的嗜渴。今时的忏文写到此,自己都毛骨悚然,我意识深处怎会藏着如此的杀机。随时随处地伤及着我所触之处,这种子遇缘即生。幼时就曾捉住一位叔叔的手臂,一口咬去,直想将所及处咬落来,母亲拉开我,只见对方手臂上印着一圈紫黑色的牙印。稍大些,就开始猎杀小动物,究竟多少,无从细说。如今虽记忆淡漠,仍感到那股杀意肆虐。少时父亲常带回来许多的动物作为食物,常常是海里的鱼类,动物的内脏,猪肚、猪肺和一桶一桶的活鳝鱼,清莲会积极地参与这种集体屠杀的恶行,见作随喜,毫无恐怖、毫无怜悯。渐大些,跟着大人们去杀蛇打狗,大人们将狗装在布袋里,吊在树上活活打死。此时依稀能听闻到那死亡时的哀绝惨痛的叫声。在家常亲手剖杀鱼;将青蛙的皮整个撕下,把鸽子头按在水中,窒息而亡,并唆使同事的儿子去买了一条蛇回来,并告诉他们怎样剥皮拆骨去烹食。三姊妹合家常去蛇庄餐厅吃龙凤火锅,是杀活蛇和野山鸡,我就会饮蛇血和吞蛇胆,来补我的色身。在家乡买水鱼时,告诉鱼贩要怎样杀之,并用滚水烫,可保其味鲜美。

更有一次和先生吃了今生令人寒毛直竖的一餐。原本情不愿心不甘,但先生说我身体较弱怕冷,需要进补,为我订了位,十几人一围桌,进入那餐厅便感阴森恐怖、寒气直逼,四周一望都是被铁笼囚着的无数条蛇蠕动着,眼前的那种景像,恍如地狱般。坐在我身边的小男孩,喝了几口碗里面的热汤,顿时鼻血直流,无法止住。令我惊慌,直问先生这是什么汤,无法分辨汤里的食物,先生告訴我,是许多动物熬煲而成,听闻之下差点晕去。而自己也不知饮了几碗,多少众生的血泪,哀恨怨仇。回家的路上,便与先生吵到天翻地覆。我的饮食到后来,简直是三餐都是以肉食为主,很少吃米饭。「聚炭火炙、刺血生吞、开腹取胎、剥皮刳壳、百计熬煎。」除满足贪欲而杀生外,凡遇恼害我的小动物,见者杀之。比如:蟑螂、蚊子、老鼠,此生所杀所食之动物不计其数,不可计量。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后来,曾在一间餐厅工作近一年,餐厅每天屠杀的动物不计其数。自己非为生存之需而赚此钱,只是用牺牲众生的生命去满足我无厌的贪婪。「昨日之泳跃翱翔。今归何地。恍见生前之飞鸣饮啄。已化瓯中。则八珍罗前。尽属呼号怨业。五鼎在列。皆为宛转游魂。」众生与我一体,「血气既尔相关。悲惨安能无涉。」「自然心恻。岂复下咽。」

残杀的惯性,便是杀子堕胎,更造下地狱之因。此生未受先贤的教育,不知伦理道德及自然之道。不明了婚姻是为了后代的延续,结交男友,行为不端,犯邪YIN,怀孕后,则杀子堕胎来保全自己所谓的面子。今虽已没有有形的杀害,但是杀机犹存,杀气犹在,所在之处,常令众生烦恼。在此至诚向累劫以来所杀、所伤、所害之一切有缘众生顶礼忏悔。

无恕心

孔子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自求其过耳。见人之过当是吾之药石,而清莲则是与此相反。时时刻刻都看到别人的过失,上至父母师长,中及兄弟姐妹,所有同事,下及子女及幼小之辈,无一幸免,都在此中。社会群居生活中,总是有个独立的我与他人相对,时刻从仁爱的共性中抽出异他的个性,必导致他人反向于我,所以自己也是备受煎熬。让众生烦恼无边,这强烈的瞋恚之心,想必也是不孝、杀业所致。深深对不起!那原本如海洋般宽阔的胸怀,如今何存。竟连,自身都不能容受,何能容他。至此,向我累劫以来至今所侮辱、伤害的一切师长父母、兄弟姐妹、及幼小之辈,深切忏悔。

误区

从闻佛法,接受圣贤教育,到认识错误,忏悔,感恩,改过自新,念佛,这一过程漫长而曲折。其间因习气厚重,在学佛之后仍有很大的偏差。

学佛的误区:学佛前,贪世法,贪瞋痴慢样样全。学佛后,贪佛法,贪瞋痴慢照样全。不过是把贪心的对象转移到佛法上来了。我贪多念经,贪功德,功德大,多做些。贪法宝,新法宝来了,快多拿一点,给我敬仰的法师。念了几部经书,听了一些道理,就当着上方宝剑,在家里舞来舞去,将家人逐个对照、逐个批评。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只有自己对。说吃肉要背因果,含沙射影来暗示家人。都觉得家人是「一阐提」,只有自己觉悟了。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才是真正的「一阐提」。理论上夸夸其谈,而现实生活当中无法学以致用。行有不得,反求他人,遇事斤斤计较,稍不如意,瞋火即起。凡人皆是错、凡己皆为对。不明了念经、念佛是为了时常提醒自己,向佛菩萨学习,将佛菩萨的教导,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将佛法在生命中体现。而只是盲目地心外求道,所以愧对师恩、愧对亲人。今皆忏悔。

做义工的误区:因为有众生,才有我们义工存在的必要。所以,非为体现工作事项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而是通过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来磨掉往昔累积的恶习,是要在这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完成人道。而不明做义工的职责和义务,仅为自身的健康和心理上的某种渴望而做义工。初做义工,新来乍到,稍有谦低,时日既久,恶习渐浮,自恃有点文化,对他人的做事能力方法,大为轻视,处事待人接物傲慢无礼,我执我见日增,常以己之长,度人之短;好为人师,以己之见,欲加予人;与同事不和睦,对领导不尊重,常自腹诽,不能顺从守规矩。也曾因工作之事与其它同事由抗争到斗争,结怨深深,了了无期。对信众的反复询问,常不耐烦,做事不圆满,就想离开道场。没有戒自然没有定,心浮气躁,境缘现前,烦恼习性,全部涌现,贪瞋痴慢,没少一点,更有变本加厉的趋势。理不明不透,没有实行,做义工自然做出烦恼来。至此,深深忏悔。

忏悔之中的误区:忏悔就是要忏除自己的业障,发自己的露,后不再造,而结果是常发别人的露,借机批评指责别人,表明自己的清白。傲慢的炫耀自己,打着忏悔的幌子,实则恼害众生。因为是熏修的力度不够,没有深明因果,深习《弟子规》和《十善业道经》,三个根扎得不牢,所以忏悔也现出误区来。反而跟人结怨更深。在此,也深深的向忏悔中无意和有意伤害的一切有缘众生致歉,至诚顶礼忏悔。

因与果

如是因,如是果,如此种种地狱之恶行的反作用力,便是我的身心俱伤,便将我推进业力轮转的黑暗中。我放弃了美好的事业,抛弃了先生和稚幼的女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远嫁他方,恶性循环,更造作无边无际的种种无间地狱之罪,然仍不自知,其恶果早已深隐在我身心的俱损中,现出的是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日渐衰弱:常是头部昏眩,常有伤风感冒,严重的咽喉炎,肺部易感染,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身体易损。如果是受伤流血,伤口常感染难愈合,见血即感昏眩,面色蜡黄灰暗,血压超低。内心的无名烦恼忧虑恐惧日增,深处怨气日深,终日有气无力。这磨折的日子,苦不可堪。

忏悔和念佛的力量

痛定思痛,悲从中来:累劫的迷失,世代的轮回,果报的惨烈,竟不能令我回头。

此生蒙佛慈悯,祖先庇佑,清莲的学习,由此重新开始。初学的过程是盲目而迷信且肤浅,但也感恩,这是日后提升的基础,是必经的阶段。此后在不断地听经闻法和念佛中,开始逐步觉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但因没有三个根的基础,熏修的力度不够,而难以断恶修善。苦闷中幸遇传统文化的学习。自此开始了我人生的转折,老师們的为人演说,引发出我内心强烈的、要改过自新的渴望。

虽有愿望,但未落到实处。在这上上下下的落差中,再次蒙三宝加持、师父上人慈悲、领导慈悲、请老师来讲因果的道理,并同时展开忏悔分享的学习活动,而自己也很幸运经常去听老师教授因果的课程,并参加忏悔班的分享,将自己置身于这一个连接到尽虚空徧法界的忏悔平台上,去发露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通过一系列学习:伦理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发露忏悔、大乘佛法熏习的强化和念佛,蓦然回首,明了自己这一生都在为业力所牵引,在这一过程中,又不断再造恶业,如此循环往返,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真是可怜悯者,可悲可痛之极。

自己一边反省,一边听经闻法、忏悔、改过、进而念佛。不知不觉中,与大家相处柔和了些,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没有以前那种强烈的对立。贪瞋痴慢疑,也慢慢淡化些。身体也渐康复,容色渐明,最惧怕的昏眩,也在念佛中,渐化为无。对此弟子万分感恩,感恩之情无法用抽象贫乏的言语表逹。同时清莲也明白,这是菩提道上极微尘的改善,所表现出来的变化也是表层的、浅层次上的、远不够深入与彻底,与西方极乐世界最终目标更相距甚远,任重而道远。自将继续努力,无有间断,直至西方极乐世界。

谨以此感恩三宝加持。以此忏悔回向我累劫至今世之父母、师长和子女;回向累劫至今杀害、伤害和恼害之一切有缘众生,愿您们得闻佛法,在佛光普照中,仰仗佛陀的慈悲,化解彼此的怨恨,互相扶持,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离苦得乐。

谨以此回向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光寿无量。

清莲 顶礼遍叩至诚忏悔

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二日

【编后语一】

《华严经》曰:「人生各有二天人随之。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人常见人。人不见天人。即善恶二部童子是也。人于每日十二时中。举意发言动步。遇物应缘之处。常念此二天人。勿令恶念相续。」

《感应篇汇编》:「天心仁爱。欲人于独知之地。为善去恶。因有司过之神。检察人之所犯。量度重轻而夺算焉。故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也。倘不知悔过。溢三千条。将夺其寿算矣。伤天地之和。犯神明之忌。莫此为甚。尔辈慎之。YIN杀口过。丝粟有报。不待言矣。但YIN杀二业。自爱者。犹知禁戒。至于口头讪笑。随意讥弹。鬼神悉记。凶恶相随。算尽则死。褔善祸YIN。造化之定理。人欲避凶趋吉。必迁善改过。其要当先治心。检已三业。勿念放逸。自制我心。自慎我口。自治我身。久久无。自然不以外境动心。湛然无欲。」

【编后语二】

净空上人在讲《无量寿经》中开示:「改过是个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是一定要认真,一定要感恩一切众生、一切环境,它帮助我。善缘顺境,我随顺着学,不起贪恋,起贪恋就糟了、就堕落了;逆境恶缘,人事也不好,环境也不好,不起瞋恚,绝对不怨天不尤人。知道什么?我自己造的恶因不善,感来的这是果报,要不要承受?要受,你现在不受将来还要受,如其将来受,不如现在受。欢欢喜喜接受,业障就消掉了,业障一消掉智能就增长,福德就现前。」

师父在《超度的理论与事实》中开示:「天天要发现自己的缺点,天天要改进过失,一天不改进就一天没有进步。过失往往自己看不到,别人看到了。别人看到又不说,那怎么办?只好我们去请教。我们要欢喜听过失,勇于改过,这是佛教给我们修行的原则,重要的原则,这叫忏悔法门,这叫精进法门。知过必改,欢喜别人提供意见,他们的建议、批评,我们要认真反省,改过自新……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世出世间真正成功的人,无一不是这样修学。他纵然有成就,不愿意听别人的建议,固执自己的成见,他事业做得再大也不能长久。唯有尊重大众的意见,他的事业才能长久,才永远不败。这道理,世出世间圣人都教导我们,我们一定要记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忏悔)(五明学佛网:       忏悔)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惟觉法师:忍辱与忏悔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慈法法师:忏悔要及时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梦参法师: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