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杀生之痛 食半斤还八两


   日期:2012/5/14 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杀生之痛 食半斤还八两

作者:常 安

  末学常安,很感恩协会举办这种形式的共修,令大家可以互相促进。也非常感恩我们在学习《太上感应篇》的时候,能够有忏悔班老师前来讲课,具体指导我们的修学。更多谢同修们的法布施,使自己深受感动和深受教育,非常地感恩他们。

   学习和对照《太上感应篇》的经文后,觉得自己的罪孽非常重,触动很大。今天我先后从两个方面去忏悔。

   杀害昆虫 手段残忍

  我的杀业很重,小的时候把昆虫作为玩物,看到蚂蚁,喜欢用手指头一只一只地把牠们捏死,还觉得好玩,也用树枝把牠一段一段地截开。见到「吸血虫」就放进火炉里烧,然后又把牠的尸体放到水里面做实验,看牠是不是会复生(因为听别人说,「吸血虫」的生命力很强)。经常被我捉来玩死的昆虫还有蜻蜓、萤火虫、蝴蝶、金龟等。我对昆虫实在是心狠手辣,惨不忍睹。《太上感应篇》上指出「昆虫草木尤不可伤」而我却把牠们作为玩物,并将牠们置于死地,我简直是不知道天地皆有好生之德。

  结婚后,我还是半点慈悲心都没有,仍不把蚂蚁昆虫当生命看待,并且很讨厌牠们,如见到蟑螂,不是用脚踏死,便使用药来喷死,如见到蚂蚁在厨房的墙壁上,爬来爬去,我会狠心的用热水一浇,把牠们烫死,有时候会用纸点着火把牠们烧死。我还跟踪蚂蚁的窝,用水泥堵塞牠们的巢穴,这就是《太上感应篇》上所指出的「填穴覆巢」,灭绝蚂蚁宗亲,又是罪不可恕。

  学佛初期,由于没有深入经教,对杀害昆虫蚂蚁这种行为还不以为然,没有罪恶感,仍旧继续造恶业。

  有一次,家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天花、厅、房、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虫,心感讨厌,还是用那一招,用指头把牠们一只一只的弄死。真是杀生无数。然而过不了多少天,家里又来了一大批小虫,数量比上次还要多。这使我心里有点害怕,觉得可能是昆虫对我的大报复,我不敢再伤害他们。我默默的向昆虫赔罪念佛求牠们原谅,牠们走不走随牠们,自己绝不可以再伤害牠们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昆虫不见了,走了。可怜自己实在愚痴不知道,一切会动、有灵性的生物,都具有佛性,不可伤害牠们。自己过去真是全无慈悲之心。

  食龟啖虾 四肢蜕皮 指甲漆黑 无药可治

  过去我所造的杀业,除了杀害昆虫之外,还为了保健身体,常买龟来吃。宰杀牠们的时候,同样用残忍的方法,把龟放在水中加热,让它排尿,然后眼睁睁看着牠在热水中挣扎至死。

  以前被我杀害过的还有水鱼、穿山甲,这都是为满足自己的口欲。又如以前,我回娘家,都会带父母外出吃饭。母亲爱吃活虾,我毫不犹豫的满足她,以为这是孝顺父母。我有个学佛的妹妹会在一旁静默,她说:「姐姐不要杀生啦,这对你和父母都没有好处。」我当时还说妹妹迷信,很多人也不是天天这样吃吗?也不管她怎么说,我行我素。果然没多久,我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从头到脚都出现了瘙痒症,手脚四肢脱皮,像虾壳一块一块地剥下;脱了又再长出来,而十个指头中有七个的指甲全是黑色,很难看,黑得像熟虾的头部黑色一样。我到处求医,都检查不出是什么问题,医生说没事。我用什么药也无法治好,妹妹说我这状况是因果病,我也似信非信。

  听经闻法 诵经解怨

  二零零四年,一个因缘巧合,我开始接触到师父的经教,知道因果报应真实不虚。于是发愿诵一百四十部《无量寿经》,回向给被我伤害的虾菩萨以及一切有缘众生,我就这样重罪轻报了。以后我再没有去看病。过了半年,我的指甲回复原状,四肢痕痒掉皮的情况开始好起来。此时的心情是非常感恩师父,在末学最迷惑和最愚痴的时候,遇到了师父的经教,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后半生,决定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损子堕胎 后悔莫及

  在我的杀业方面,我还犯了「损子堕胎」的罪业。我那时候在广州居住,政府提倡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当时生了一个孩子,本应好好地听从政府的话,做好结育措施,但我没有做好。故随随便便地堕了两胎,无辜地杀害了两条生命。此外,我还间接地劝过同事堕过胎。

  我的杀业很重,无可挽回地种下地狱之罪。末学对过去和今生被自己所杀、所害、所吃的一切有缘众生,我真诚地向你们忏悔道歉,恳求你们的原谅。我向你们发愿,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师父的经教,依教奉行,认真改过,用修学的功德,回向给你们,衷心祝愿你们和我一起,努力修学,同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早日离苦得乐。

  女不柔顺

  我和先生结婚已三十五年,在家庭的生活中,我一直占着主导的地位。年轻的时候,我先生的脾气的确不错,很能迁就我,我说什么,他都听从。

  学佛之后,我对照《太上感应篇》经文,才发现自己在家庭中,错当了角色。在家庭里的主导地位应该是我的先生,我犯了「女不柔顺」的过错,在处理家庭事务中常凌驾丈夫。幸好,在我们夫妻相处之间,我虽有这些缺点,但仍很理智,故家庭的生活还算健康,孩子的成长还算不错。

  控制欲强 致丈夫犯口业

  但这样的环境令我在无意中形成了喜欢控制的意欲。有因必有果,就是这种控制的念头,在自己的修行中设置了不少障碍。

  我接触了师父的经教后,身心舒畅,受益不少,有时候满腔热情地跟先生分享学佛的感受,都很想先生一起学佛。但缘不成熟,当他不接受时,心里就不舒服,控制的念头也就生起来,用以前的态度对他,还用一些动听的佛学名词套在他的言语上。他不但不接受,反而一反常态,跟我对抗起来,而且骂得很凶,说什么佛教迷信、骗人、骗钱等,你小心被骗。有时候我在家里听经,他在旁说三道四,自己又忍不住反驳他。也就跟他争吵了起来,那时候自己真的没有智慧,令先生对佛教的偏见越加严重。有时,他的言语甚至伤害到师父,他这样的态度真的令我的眼泪往心里流,内心感到内疚及恐慌,他犯的是毁谤三宝的口业,而祸根是自己种的,我应当承担责任。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最近,自己通过深入经教的学习,尤其是师父在经教中,不断地重复古圣先贤的教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遂步学会从过错中反思自己。

  从我和先生的相处关系中,我明白了这个现实:就是一直是我在逼着我先生学佛。一直是我很想度我先生。这才弄到适得其反。而师父慈悲,多次在讲经中一语道破:「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师父的提示,我才慢慢学会放下,淡化度先生的念头。自己的心态从此也来了个变化,一改过去「女不柔顺」的态度,尽职尽责学做妻子、妈妈、婆婆等多重角色,令家庭和睦,生活愉快。

  这当中我最大的改变是学会了感恩家人,不论碰到顺境或逆境,我都能将它视之为提升的一个考试,久而久之,自己刻意攀缘的念头也逐步地得到改善。在这里末学再次感恩师父对我修学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

  现在,我借着这个机会,在佛菩萨和各位同修大德面前,真诚地向我先生忏悔;也借着这个机会,代我先生真诚地向师父忏悔,祈求佛力加持,让我先生早日觉悟,早日学佛,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编后语 一】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戒杀之纲领):「仁列五常首,慈居万德先。皇哉三教论,异口若同宣。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庖人执,惊飞集案前。豕闻屠价售,两泪涌如泉。方寸原了了,祗为口难言。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古来生杀报,往复如轳旋。」

【编后语 二】

  周安士先生在《安士全书万善先资》中认为:儿童杀生,由于父母兄弟不加以禁止,就习以为常。起初只是认为昆虫蝼蚁不足怜惜,接着就认为屠牛杀狗也不必阻拦。恻隐之心已经丧失,今后就会道德败坏,声名扫地,甚至于断子绝孙,一族受难。因此,就应该知道,人还在很小的时候,学善就善,学恶就恶,不可一天失教啊!普劝天下做父母兄弟的人,不要认为物命微小而不救护,不要认为儿童还小就不加防范。要使后辈见闻都是善行。即使已经养成不仁的质量,也还要诱导教育,何况质量本来就很好的呢!否则的话,从小失教,长大后再后悔,就已经来不及了。

  印光大师在《复明心师书》说:「……夫和妇顺。主仁仆忠。各人尽各人职分,是为善人。又与女人说,(亦可与男子说)女子从小就要教彼性情柔和。纵遇不如意事,亦不生气。习以成性,不但于自己有无穷之好处。且家庭得和睦之祥,而儿女必不夭死。性情贤善,国家得贤才之庆。气性大的女人,生子必多死,或多病。」

  望诸君依教奉行,上报四恩,下济三苦,利人利物,同登彼岸。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杀       忏悔)(五明学佛网:戒杀       忏悔)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惟觉法师:忍辱与忏悔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温金玉教授:佛教戒杀护生与生态文明——以吕碧城为中心的考 

 温金玉教授:吕碧城与戒杀护生 

 慈法法师:忏悔要及时 

 梦参法师: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明一法师:正确忏悔免新业 

 如瑞法师:学以致用 惭愧忏悔 

 贾题韬居士:坛经讲座 忏悔品第六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戒杀四十八问(周思仁)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夏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