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逾七成“独一代”当上父母只生不养


   日期:2012/5/2 20: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荆楚网    作者: 楚天都市报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如今,“独一代”渐渐步入结婚生子年龄,相继担起为人父母之责。 

    近来在网上引发热议的美国“虎妈”报道,让31岁的童琳陷入了沉思。她是武汉一家企业部门经理,同时也是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在外人看来事业有成的她,近来却不时陷入焦虑:“工作上没什么难得倒我的,但现在,小孩却让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武汉,像童琳这样,为渐渐长大的孩子难管而生烦恼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多。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了。如今,“独一代”们也渐渐步入结婚生子的年龄,担负起身为父亲母亲的责任,虽已成年的他们仍习惯着上一代的照顾,却已不得不开始面对自己的下一代。而他们的下一代即“独二代”却与他们一样,背负着相同的特殊身份:独生子女。

    两代独生子女,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2l世纪初相遇时,于是就有了尴尬之局。

    事业有成的年轻妈妈陷入焦虑

    “3岁多的女儿全不把我放在眼里”

    1980年出生的童琳(化名),家住武昌南湖,现在汉口一家装修设计公司担任部门经理。2008年,女儿呱呱落地。因工作太忙,加班熬通宵是家常便饭,加上爱人也是单位骨干,小两口根本没精力去照顾幼小的女儿。

    咬咬牙,童琳只好把女儿托付给了已退休的父母。

    公司离家太远,为了工作方便,童琳在公司附近租了套小公寓,到周末才回南湖和女儿团聚。这样一来,没了后顾之忧,童琳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外人眼里,她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堪称成功女性的楷模。但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童琳发现,3岁多的女儿完全不把妈妈放在眼里,在妈妈面前,脾气越来越“冲”,想干嘛就干嘛,“说她一句什么,立马就顶回来”。“工作上的困难我什么都不怕,但面对小孩,我却觉得一头乱麻。”

    前日,在汉口公司接受采访的童琳告诉记者,为了矫正女儿的坏习惯,她买了十几本儿童教育的书,一本一本仔细研究。通过学习,童琳才发现,之前她对孩子完全不了解,“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自己带孩子。”

    孙子送回到北京儿子、儿媳的身边,却总哭闹

   “我不喜欢爸妈,我要爷爷奶奶”

    已从武汉一家医院退休的袁女士,儿子小冯在北京读大学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北京成家,“儿媳妇结婚时就说了,只管生,不管养,要继续享受二人世界。”

    孙子刚一出生后,袁女士主动提出将伢接回武汉来带,当上奶奶的她很以此为自豪:“可以说,这几年,没让儿媳小两口为孩子操一点心。”直到去年,孙子到了上学年龄,小冯两口子提出要把孩子接到北京身边读书。而袁女士随后就发现问题搞严重了。小两口发现,任性的儿子根本就不把爸妈放在眼里,只要想买什么东西,父母稍有不同意,儿子就满地打滚撒泼……

    小冯说,孩子长期不在身边,已经被爷爷奶奶惯出一身毛病,例如每天叫儿子起床就要花一个多小时,这么大了吃饭都还要喂,而且非要坐在电视机前才肯吃饭,“这些坏习惯,怎么教都改不过来。”“现在只要他爹妈不满足他的要求,小家伙就打电话给我们,哭嚷着要回武汉,说不喜欢爸爸妈妈。孩子才6岁就这么浑,他爹妈以后可怎么管?”这让身在武汉的袁女士忧心忡忡。

    女儿每天上幼儿园要磨半天,年轻妈妈急得哭

    “女儿啊,妈妈真的管不了你”

    “你自己都还是个伢,怎么当得好妈妈哟?”对27岁的陈慧(化名)来说,这句话几乎成了她妈妈的口头禅。

    女儿豆豆已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陈慧和老公两人工资加起来大概6000多元,孩子还没出生之前,还能存上一部分钱。如今女儿出生之后,他们几乎成了“月光族”。“每天最让我揪心的,就是送豆豆上幼儿园这件事。”陈慧说,女儿每天都不愿意进幼儿园,总要在门口和她黏黏糊糊缠上半天,“妈妈再看我一眼”、“再跟我握握手”……只要女儿一磨,陈慧的心就软了,她只好央求女儿:“让妈妈走好不好?妈妈要迟到了呀。”

    想到女儿,陈慧就困惑不已。她发现,从小也是独生子女的自己,虽然已为人父母,但其实心智并不足够成熟,对于该怎么管教孩子,心里真是一点谱都没有。有时豆豆顶撞她,她一生气,经常会有不太冷静的话冒出来,说完后连自己都后悔。

    “我感觉豆豆情绪一波动,我不但管不好她,连自己的情绪都容易受影响有时她一哭,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掉下来。”陈慧说,她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我真的管不了你了”。有时幼儿园老师都批评她,说她跟女儿在一起,不像一对母女,反倒像两个小孩似的。

    幼儿园老园长坦陈:

    隔代抚养,孩子受宠毛病多

    在武昌南湖一家幼儿园担任院长的耿女士说,“我有种很强烈的感受,近年来的这一代家长,明显不如前几年的那一代家长成熟。”

    耿女士说,这可能与越来越多的“独一代”成为家长有关。尽管他们已经生了孩子,但是他们自小习惯了被别人照顾,尚未学会怎样照顾别人,基本上不会抚养孩子,甚至没有抚养的意识,也更依赖自己的父母。“在我们幼儿园,每天来接送的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耿女士说,一问才得知,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因为工作忙或在外地,平时照顾孩子的活儿都落在了老人身上。为了让父母更多参与孩子的成长,园里规定每月一次的亲子活动必须由父母参加,但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是爷爷奶奶“代劳”。

    耿女士说,很多比较调皮的孩子都是由祖辈照顾的孩子,这些孩子相较而言会显得更加自私、易怒,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老人年纪大了,更容易宠孩子。另外,在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上,他们接受起来也比年轻父母要困难。”耿园长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隔代抚养”,这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长大后的安全感等,都有好处。

    教育学专家谈如何管好“独二代”

    社会应创造宽松环境“独一代”更要多担当

    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导范先佐看来,“独一代”从小就缺乏照顾弟妹的经验,加上大多比较娇生惯养,心理成熟较晚,因此当孩子真正降临了,他们显得手足无措,容易把养育孩子的重任丢给父母。

    但同时,这又是面临激烈竞争的一代人,工作压力大,选择“隐婚”、或结婚后迟迟不敢生小孩的年轻人大有人在,“特别是在一些企业,不少年轻女性担心生完孩子就没了工作,或者产假没休完就去上班,根本没充裕的时间照顾孩子”。“工作、家庭和养育孩子的矛盾,在‘独一代’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范先佐认为,社会各方面应给予这代人更多宽容和帮助,例如对生育、怀孕的女性,建议单位给予更多的关怀;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应创造条件,让年轻父母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子女。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恢忠认为,年轻人将孩子交给父母抚养,老人对孩子的生理养育多于心理培养教育,致使孩子容易形成骄横、任性的性格,被娇惯了的孩子不但不听从父母的管教,甚至会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如祖辈对自己好,对父母反而会感情冷漠,最后出现了“独一代”管不了“独二代”的尴尬局面。

    他建议,要想管好孩子,年轻父母们不但需要调节心态,还需要一定的引导,多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特别要从心理上重视起来,不能不把对孩子的教育当一回事儿。”

    范先佐也建议年轻人,对孩子的养育可以请父母来帮忙,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们,“这项工作必须亲力亲为,别人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

    链接

    逾七成“独一代”,当上父母只生不养

    由《中国妇女》杂志进行的一项“双独生子女婚姻”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双独生子女”年轻父母“只生不养”,将孩子的养育抛给双方父母。其中,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料的占42.1%,由外公外婆照顾的占29.8%,由妈妈照顾仅占15.8%,还有的是全家人一起照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一代       养育)(五明学佛网:独一代       养育)  

 父母是“家中的活佛”,养育恩德超逾天地 

 印光大师:感恩父母的养育之劳 

 独尊湛现:父母的养育之恩永生难报,天经地义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达真堪布:这是我宿世的父母,对我有养育之恩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蔡礼旭:母亲生产、养育的恩德令人动容 

 我的学佛因缘以及养育素宝宝,顺利找到好工作的感应 

 为报养育恩,小狗帮主人讨饭,要分别老奶奶泪流不止 

 贫穷夫妻凭良心做生意 养育三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