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教育孩子,母亲应修“母德”


   日期:2012/4/17 10: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周朝的时候,周氏出现了三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太姜、太妊和太姒。太姜是周太王的后妃,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她的儿媳是太妊,孙媳是太姒。这三位母后是奠定周朝伟大基业、实施幕后工程的关键人物。正史对她们亦有很高的评价。为什么这三位母后所扮演的角色是如此的举足轻重?原来这三位母后懂得把女性最好、最高、最伟大的德行发挥到淋漓尽致。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来探讨的妇女四德:“妇言、妇德、妇容、妇功”。 

    当今的女性所具备的教育程度可以说不比男性差,所以许多很有智慧、很有才华的妇女纷纷投入社会去工作。对于社会国家的贡献可以说非常的大。过去,我曾经提到过,有志的妇女应该有另外一种思考模式:就是把自己的才德、才能放在你的家庭中,为家庭做贡献。虽然家庭的成员不多,可你将来教育出来的子女有可能成圣成贤,也一样可以在未来帮助国家,造福人类社会。所以我对她们劝导,即使你受过很高的教育,如果把所学的付出在子女教育上,相信将来所得到的一定不是现在所能看到的而已。现在妇女大量投入职场后,家庭的力量反而单薄了。我们付出很多心血、很多代价投入于社会上,所换来的却是无法弥补的家庭缺憾――妇女纷纷走出家庭后就失去了家庭教育,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关键问题。何以故?孩子无法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后,在学校所接受的多限于知识性的传授和科技类的实践。但科技知识的传授无法培养人的内在德性。人的德性包括人的品德、人际相处能力、人的威仪、人的礼貌……这些都要从家庭教育来教导和落实。妇女离开家庭后就失去了家庭教育。其后果就是我们看到当今社会人与人交往,不要说道德,就连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信义和信用都没有,正常的父子关系也都见不到了。可以说当前的环境就是父不父、子不子(父亲不象父亲,孩子不象孩子)。因为妇女大量地走出家庭,现在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已经崩溃了。妇女留在家庭,发扬四德很重要。

    有些妇女同胞对我说:“你讲的固然很好,我们可以留在家里,但目前的婚姻这么没有保障,我没有出去工作,万一我的丈夫不要我了,怎么办?我失去了依靠,没有经济力量带孩子,无法抚养他。”的确,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在夫义篇中我们提到丈夫应有夫义。丈夫讲道义,妇才有德。如果完全要求妇讲德,丈夫不讲情义、道义、恩义,这个家就很难撑起来。夫妻是一体,一体就不可分离。两个人一定要同心协力,一起营造这个家庭才能使之巩固健全。

    前面我们提到周朝因为得力于这三位母后,所以才有办法奠定基业。中国自周朝以来就很重视妇女的四德,就是过去我们所讲的“三从四德”。

    妇言

    我们在言及这旧有文化时,有很多人会说:“都什么时代了,你还在讲这些?”不错,但是我们想一想,作为一个妻子,在家里能和颜悦色叫“妇言”,这有什么不好?难道只有过去的妇女要和颜悦色,现代的妇女就不需要了吗?作好一个现代的好妻子,当然也要和颜悦色。所以真正好的品性不会因时空变化而有所改变。

    所以古人教育女儿“妇言”时,从小就教她讲话要婉约温柔,也就是要和颜悦色。对丈夫讲话要温柔;对孩子讲话要端正、端庄;对父母、家翁家婆(公婆)言语要温顺。对于“妇言”,我们作妇女的要特别注意到。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作丈夫的会觉得妻子很罗嗦,很爱发脾气,讲话都不给他一点面子。所以身为一个妻子,从现在开始反省一下,我们对家庭每一个成员的应对谈吐中,是不是讲得不得体?有没有讲得很过火?讲得很呛?很会挖苦?这些都不好。因为你的孩子就在身边,看着自己母亲的言语动作,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母亲的一举一动。所以作为母亲,在言语上要特别地注意。

    我们知道孩子或丈夫最讨厌的就是妈妈或妻子很唠叨。有很多小朋友对我抱怨说,他妈妈动不动就很爱说他,很爱念叨他。最后孩子用什么方法对付妈妈呢?他的做法就是不理不睬,作妈妈的此时就急了,找到我说:“老师啊,我儿子不愿意理我,您有什么办法?”我对她讲,作为母亲,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念念叨叨、讲起来反反复复,我想孩子知错就能改。应该是母亲讲过了,他已经记住了,这样就可以了。反复地讲或念叨对孩子并不是很好的教育。同样,我们也应特别注意夫妻间应对之中的妇言。我们不能不承认,妇女在言语上的确很容易惹是生非,如三姑六婆,说长论短,都是难免的。在言语方面我们应该着重落实古训“话说多,不如少”,态度语气方面应着重“温文柔顺”。

    总之,作为妻子、母亲抑或儿媳,在言语方面如何掌握住温柔婉约,是非常重要的。

    妇德

    什么是妇女的德行?就是“贞、顺”。贞是贞节、顺是和顺。

    现代人已经不讲求贞节了。在此地言及“贞节”是指现代人应有这样的理念: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子女、敬爱长上——家翁家婆,“贞”即指你对这个家的爱心是坚贞不移的。如果你深爱你的丈夫、深爱你的子女,你会把自己内在所有的力量毫无怨言地全盘付出,也就是为你的家庭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这就称为“贞”。

    怎么做是“顺”呢?就是在家里所扮演的角色要和顺。表现在对丈夫的态度、言语要能“和”。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对于丈夫,如果你的态度很凶猛,不温和,不温柔,当然作丈夫的就会敬畏你、怕你,会疏远你而不喜欢回家。因此作妻子的态度一定要和顺。“顺”这个字,左边一个“川”,右边一个“页”。“川”像河流一样,川流不息,畅通无阻;“页”是头的意思。我们把它展开来说是一个妻子要把家里料理得头头是道,把家庭作得井然有序。让这个家能齐家。齐家简单地讲就是你能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除环境干净外,身为父母也要为人庄严、整齐,具体表现为你的态度、为人处事一切都要合乎道理。古人讲“理者礼也”,道理就是礼节的一种。那么礼节的礼我们又可以称为道理的理,“礼者理也”,二者共为一体两面。故而,妻子能将家里料理得整齐清洁就是齐家第一步。

    妇容

    具备强调贞、顺的妇德之后,妇女应有的第三德是“妇容”,即妇女的容貌。这里所讲的容貌并不意味着以取貌为主,丈夫要妻子非常美丽。此地的“容”是讲妇女应如何打扮自己,但并不是要打扮得非常妖艳时髦,而是要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端庄有礼的妇女。我们知道许多主妇会认为反正我在家里就好比是老妈子一样,于是乎穿着非常随便,一条短裤,一件T恤,头发一抓,马尾一条。像这样的容貌如果站在镜前,都会觉得怎么自己竟然是这么难看?如果我们仔细对照婚前的模样,简直有天壤之别。

    古时候的妇女因为有妇容这一条,就很重视在家里的穿着打扮。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份,在家庭中也不该随便。为什么呢?如果是三代同堂,上有公婆,下有子女,也要重视我们的衣冠。有的妇女回到家里就随便穿着,丈夫回家见到的就是黄脸婆,实在是打扮得很不得体。所以此地讲的“妇容”,就是妇女也要重视自己的仪容,穿着得当,让孩子从小能看到一个端庄美丽的母亲。

    末学曾经看到一个朋友的照片,旁边有一位年龄稍大一点的妇女跟她合照,我问她:“这是你的姐姐吗?”她回答道,不是,这是母亲60岁的照片。我非常地惊讶,为什么母亲这么年轻呢?她就说道:“我从小有记忆当中,就觉得自己的母亲是全世界上最美的妈妈。”因为她从来没有看过母亲随便穿着过,包括在整理家务的时候。在家庭中她所见到的母亲永远都是那么的美。我听了之后,非常地感动,的确这个妈妈真的很会保养自己,也给子女作一个很好的模范。因为母亲自己一丝不苟,把家里也整理得一尘不染,所以这个朋友她日常的言行举止也就显得特别得端庄。

    另外也有一个朋友,每一次我都很喜欢看她的穿着,非常整齐,并不是很时髦。我就问她:你为什么经常有这么好这么漂亮的衣服呢?她说道:从小母亲就教育她,所有的衣服即使脏了要换下来洗,也要每一件都把它折好,放在衣篮里去洗,洗完之后该挂的要挂好,该折叠的要折叠好。她们从小就接受母亲这样的教诲,学会了对衣服的保养。所以长大之后,每一套衣服穿在她的身上就好像新的一样。她的妈妈的确是一位贤明的母亲,把女儿从小就这样教好。所以女儿长大后也能秉承妈妈这样好的德行,在家中可以很有条理地教导每一个家人如何放置、保养衣服。妇容虽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是往往人一忙,就会放纵自己,就会随便。

    过去也看过一篇报道:有一位知名的女作家,她不用上班就在家里工作,为了不让自己言行举止放纵,她每天送完孩子和丈夫后,就按时在镜前把自己打理得干净,就像出门上班一样在家里坐在案前,很认真地写作。这位作家讲过,作为妇女,生过孩子之后,身材难免都会起重大变化,再不稍微注意,身材就会像水桶一样。自己看了不喜欢,深信丈夫看了也会有意见,孩子也会觉得妈妈的身体越来越像汽油桶。身为妇女,我们要重视自己的衣着。当衣着不随便,则坐姿、行走、一举一动都不会流于随便。因而妇女在家里的穿着打扮虽没有第三者看到,我们也要慎独。「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慎其独也”,那么我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谨慎,而不流于随便;正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当家里无人时,我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能够疏忽。

    以上为“妇容”部分的介绍。

    妇功

    谈及妇功,我们回想过去的妇女的确很有功夫。不但把家里打理得非常干净整齐,侍奉公婆也非常地恭敬,态度言语还非常地柔顺。除了这些应该做的之外,还包括裁缝、烹饪,技术一流。家中种种杂事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行。现代的妇女呢?由于不是纯粹的家庭主妇,下班后可以说筋疲力尽,没办法把家里整理好。有些作丈夫的也很少帮忙妻子做家务,她们除了要承担白天的工作之外,下班后还要料理家务,实在是非常辛苦。过去的妇女因为没有上班,完全地治理家庭,烹饪功夫几乎都很好,烧菜、做包子、包饺子没有一样不精通,缝纫也都没有问题。相形之下,我们现代的妇女往往带一个小孩就觉得非常地困难,非常地辛苦,为什么呢?因为都没有经验。从小母亲也没有教她如何整理家务才能节省时间;如何带小孩才能得心应手;如何帮助丈夫才能让他在外面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这些父母没有教,学校更不可能有机会来教导。所以身为一个现代的家庭主妇,带一个孩子已经很辛苦了,更不必说还要买菜烧饭洗衣种种。

    我们想一想,过去的妇女为什么会,我们现在为什么不会?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如果我们今天学习过,当然就会。所以前面我们举到贤明的妈妈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料理、保管好自己的衣服,将来长大后就会清理衣物,家庭就能腾出许多空间;不会整理则会东一堆、西一堆,这是没有经过好好地思维管理。没有思维管理做起来就会觉得非常得辛苦。你现在如果是父母,我们就慢慢地来学习,学会后再教导自己的儿女。通过一起做亲子活动教育他如何摆设、清理自己的物品、周遭的饰物等。让自己的家庭环境感觉是一尘不染。

    一个家庭干净整齐,也代表主人心地干净清洁。干净清新的家庭环境会使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感觉内心非常的安闲。心能安以后就能定下来,能定下来,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就能得到温馨、快乐。

    妇功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看到家里千头万绪的时候,作为一个妇女,应该要有冷静的思考能力。当遇到一下子来了很多事情可能都会觉得:事情这么多,这么烦。但一定要冷静地考虑:我要怎样把它们料理好?如何一件一件把它做好?身为一个妻子,脑筋不能不清楚,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功夫了。

    除了料理家务之外,烹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但要能烧一手好菜,更要注意家庭每个人的均衡营养。所以妇女的责任说起来实在是非常重大。家里每一个人的健康,可以说是操之在主妇的身上。

    一个会安排的家庭主妇,一定也非常地好学。她在做家务当中就学到了如何管理,包括事情和时间的管理都非常重要。家里的事情非常琐碎,曾经有一位主妇向我抱怨:想当年结婚前,非常地快乐,生活也很悠闲,下班后可以说毫无拘束。结婚后先后生了两个孩子,站在镜前,看到自己容貌老去,年华不再;再看自己的身材,越看越不满意,心情经常很烦躁,难免会自怨自弃地说:难道我就这样一辈子做一个老妈子吗?所以她的内心经常很不平衡。但为了孩子,又不得不做,为了丈夫,也只好忍气吞声忍下来。可是她并不是一个快乐的妻子、快乐的母亲、快乐的儿媳。直到有一天,她搭记程车,记程车里放了一些书,她就从书篮里拿起来看,这本书刚好是净空老法师的“净空法语”。她随便一翻就看到这样一段话:“家庭主妇就好像菩萨一样,她贡献她的劳力、贡献她的心力,为家庭的每一个份子不分昼夜地贡献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为家庭任劳任怨。这就是菩萨精神。菩萨并不一定要为社会广大的大众服务,你能为家庭的每一个份子贡献出你所有的心力,你就是一个菩萨。”霎时,这位太太看到自己原来就是一位大菩萨,一位默默的菩萨。读完这一段后,她整个心就完全改变过来。从此以后她不再自怨自叹,她觉得她这个菩萨应该作得更圆满,而且要作个快乐的菩萨。自此以后,她在拖地等整理家庭的时候,会抱着愉快的心情来做,做的同时也会觉得,人的心地要经常地擦拭:把心里不好的想法、看法,要像拖地一样把它清除干净。看到丈夫这么辛劳地回来,她会觉得丈夫在外一天真的是辛苦了,就主动地倒一杯水给丈夫。我想天下作丈夫的,如果一回家,看到妻子和颜悦色地递一杯水给你,也会燃起感动、感恩之心,感谢妻子辛苦地照顾这个家。当看到孩子在自己调配食物养育之下,得以健康地成长,作为母亲也会非常地欣慰,自己所付出的劳力,毕竟没有白做;看到孩子能按时放学回来,不用上托管班,不用上其他的才艺班,等待家长下班回家,母亲也值得安慰。为什么呢?孩子回来后可以与母亲分享在学校发生的种种事情,母亲此时可以借着亲子沟通的机会,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的状况如何,学习有无障碍,通过孩子放学回来后的表情,做妈妈的就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如何。由此可见,妈妈的角色对于培育子女实在是至关紧要。

    但是,我们要能像刚刚所举的这位太太一样,把原来自暴自弃的心情转换成为作菩萨的心态。其实只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可以让人从一个平凡的地位转变为至关重要。家庭主妇的所作所为,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可以说是最有意义,最值得的一件工作。而这件责任重大的工作,唯有妇女才能承担。因为妇女所肩负的角色至为重要:妻子、母亲和儿媳。我们知道:齐家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如果一个家庭不健全,一个家庭不幸福,如何代代相传呢?

    环顾社会现状,我们看到破碎的家庭,单亲的家庭,日益增多。这样的家庭给社会输送的是越来越多不健全的人,会影响整个社会安定,所以家庭稳定对整个社会来讲实在是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正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妇言、妇德、妇容、妇功这四种德学,是妇女所应该学习的重要德性。现在有许多人会怀疑,甚至会鄙视过去的东西,认为是旧有的,无用的。对这些过去留下来的传统,我们仔细冷静地去思维一下:不论你现在所处的是什么样的角色,言语、德性、礼节、威仪对于每一个人是不是都至关紧要?更何况是一个家庭?所以在家庭里夫妻的对话非常的重要。过去我在教弟子规的时候,有的孩子看到父母来了,会连名带姓地叫出来。原来在家里,作丈夫的对妻子直接连名带姓地称呼,作妻子的也不甘示弱,连名带姓地唤着先生的名字。这些都是给孩子作很不好的示范。

    除了作丈夫的要了解自己的责任,应该扮演的角色之外,作妻子的更应该了解如何营建这个家庭。在营建家庭的过程中,作妻子的往往没有办法忍下自己的身段,尤其在现在女权高涨的社会里,有太多的妇女认为我一生当中,从小父母辛勤地教育我,供给我读到这么高的学位,为栽培我,花了这么多的钱,难道我出嫁后,就走进了厨房,走入了家庭,再不能出来为社会服务吗?其实不是这样,不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身为一个妇女,当你结婚成家之后,妇女的天职就有相夫教子的责任。这个责任不是谁能够取代的:一个女佣不能取代你照顾你的子女,父母也不能取代你照顾孙子、孙女。如果没有亲历教育子女并在此过程中付出母爱,就不知道教导子女是何其重要。现代许多母亲没有亲自养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喝牛奶长大,在佣人看顾下成长,这些孩子自幼可以说是没有家庭教育,也没有所谓童蒙养正的教育。童蒙养正的教育是从孩子很幼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培养他有良好的德性,这些母亲所应该作的事情,在当今社会中,都委由第三者来做。家庭教育可以说是荡然无存。

    过去的女子,在自己母亲的教导下,从小就会学做家事,如裁缝、烹饪等,所以长大结婚后,就没有料理家事的困难。母亲也会教育她,从开始受孕的第一天,就要做好胎教。上面我们曾提到周朝有三位非常重要的母后,其中的太妊,是周文王的母亲。她在怀孕的开始,就非常重视胎教,所以才能生出像文王这样的圣贤之人。古人的胎教到底如何?在这里简单向大家报告:

    妇女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按古文的记载,要“寝不侧”,就是睡觉要端正,不随便睡;“坐不边”就是坐的姿势要端正,不要坐一侧或坐歪了;“立不跛”,《弟子规》有“不跛倚”,就是站立时要站好,用现代话来讲,你的言行举止、行住坐卧都要有礼貌,都不可以随便。做到所谓“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即从身、语、意三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静。

    “非礼勿视”:是指凡是不好的,不应该看的,作为一个准妈妈就不能看。现在电视等传播媒体,非常的普遍,看到不好的画面,暴力的镜头相当的容易,为什么这些不能看?因为会影响你的情绪。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当然会影响胎儿。

    “非礼勿听”:耳朵所听到的都是好的,善良的,正确的。对于不好的、不堪入耳的,包括不良的音乐也都不可以听闻到。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己讲话时,好的才讲,不好的也不讲。作为一个准妈妈对于自己的言语造作,和内心的起心动念都非常地注意。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自己胎儿将来的性情。胎儿的性情完全受母亲怀胎时候的情绪影响,母亲的情绪安稳,胎儿就安定。

    母亲如果喜欢吃这吃那,也会影响胎儿。尤其有些孕妇在怀孕的时候,难免身体有些不适,吃东西就没有节制。古人认为饮食方面也应该有所节制。就是所谓“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是指这个时节不应该吃的食物,就不能吃或者说切割得不恰当,太大,很难咀嚼,作孕妇的也不能吃,以防影响消化。“不时不食”是指不应该吃东西的时间,作为一个准妈妈也不要嘴馋,也不能想到爱吃什么就吃什么。自己完全很恭敬地为这个孩子着想,为他们扎根。在还没有生出来之前,就好好保护儿女的本性,防止在胎儿期受不好的影响。所以古人从怀孕的第一天开始就非常重视胎教。

    孩子生出来之后,从会吃饭的时候就开始教他,用右手吃饭,教他晨昏定省,教他洒扫应对。这些谁来教呢?当然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所扮演的角色就更为重要。

    我们看当前的环境,电视媒体非常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网路也遍及到每一个角落。身为现代妇女,也不得不对这两样传媒,特别注意。因为它们的污染性太严重了。即使今天我们懂得如何好好地教育孩子,可是一旦没有注意到,就很容易受电视的污染,孩子很容易在无形当中学到不好的东西,自己还不觉察。如果这两种媒体未经好好地管制,对孩子将来的个性和行为的影响就非常大。最好的方法就是身为父母尽量少看电视,能不看是最好不过了。在家里,孩子吃饱后,我们要带领他学习如何做家事。

    过去有一个朋友,她有四个孩子,如今儿女都已长大。我曾经请教过这个母亲,如何把四个孩子管教得这么好?她介绍道:从小两个男孩就拖地板、扫地,把家里打扫干净是属于两个男孩的工作;两个女儿就作洗菜、洗碗的工作。母亲在挑菜的时候就把女儿叫过来,有时也教男孩一起在桌上工作,教育孩子认识菜,同时讲解一些道理给他们听: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今天能有一碗饭可吃,有这么香喷喷的菜,是要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我们才拥有这样的一餐饭。天下像我们这样幸福快乐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鼓励孩子要珍惜。从小就要让他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的辛苦,感谢其他所有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是他们辛苦的工作才使我们拥有这样幸福的一餐。这些孩子在英明的母亲带领之下,也能乐意地付出他们的心力,在家庭里也能帮忙做家事。作丈夫的就负责洗衣服,把所有的衣服分类放入洗衣机洗。父母带领四个孩子在晚上8点以前就能把家事完全做好。8点到9点,孩子们都很认真地作功课;父母同时也做很好的榜样,各自看书。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功课就很好。不用督促,不用逼他,孩子就会很认真地读书。因为孩子没有受到电视的污染,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户人家的孩子温文儒雅的形象,也因为父母懂得教育,他们的孩子很幸福。就在这样健全的家庭教育教导下,长大之后都有很好的学问,在社会上能作一个好人,将他们所学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所以说家庭教育实在是非常重要。

    身为现代妇女,要肩负这样的责任的确是很不容易。我们也不要小看自己,我把这些才华用在我的家庭,将来就没有机会再为社会工作。孩子等他长到一定的时候,父母就不用花这么多的时间来照顾他,尤其等他稍微能自立,懂得如何自处,懂得自己努力之后,这个时候母亲的心智也更加地成熟,智慧也更加地圆满,妇女也可以走出来,把自己所有的经验,自己的学识才力,也可以贡献给国家社会。所以在此地我们也勉励、鼓励所有天下的妇女,如果我们认为把自己一生的职责、一生的志向,能将之贡献给这个家庭,来营建一个健全幸福的家庭,我想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的幸福,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的安定。所以天下的妇女有这样重大的责任,这样艰巨的责任,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地把它推卸。我们应该好好地认识,天下社会为什么会这么混乱?因为有太多的妇女走出了家庭。如果我们深深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也认识妇女所承担的责任至关紧要,我们应该毅然决然地为家庭付出。您说是不是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母德       教育)(五明学佛网:母德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