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为什么说我们是罪恶的生死凡夫?


   日期:2009/5/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为什么说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有的人认为自己信受了阿弥陀佛的救度,可他不认为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这个怎么解释?”)
  修学其它一切法门要靠自力,而且自己要有自信心,如果没自信心,那就麻烦了,不能成就。学净土法门不一样,善导大师讲了两种决定深信,一个是对自己的信心,一个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不是相信自己能干,恰恰相反,相信自己不能修行。我看这一点不容易做到啊,大家在座的每一位,可能很少有人能够死心塌地地相信自己不能修行,都相信自己能修行,相信自己能打念佛七,相信自己能读功课,还去攀比别人。如果真正相信自己毫无能力,一定不会认为自己还能修。善导大师怎么教导我们呢?“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不是相信自己能干、能修,而是相信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念念之间都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还有什么资格谈修行?还有什么资格谈清净不清净?难道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修行没有一次超过今生今世吗?那为什么过去的修行没有了脱生死?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想法是比较危险的,我们过去的历史就说明了这一点。

  ……有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什么叫“看破”呢?按照圣道法门,证到性空的境界,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我们没有这样的智慧,从这个角度讲是看不破的。从净土的角度讲,不是看这个叫看破,而是把自己看破,看破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没有一点点能力自己修行了脱生死,彻底放下自我。本来自力就是没有力量,也谈不上放下不放下,但是你看不破的话,总是认为自己有力量。所以,要看破,看破自然就放下了,放下自然就自在了。

  净土宗的“放下”要找一个落脚点,放在什么地方?就是放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上,就是放在阿弥陀佛救度的大愿船上,这样,按照善导大师所讲,就是“乘彼愿力”了,乘彼愿力自然就定得往生。

  所以,这六个字也就是善导大师的两种深信,“看破”就是“一者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放下”就是“无疑无虑乘彼愿力”;“自在”就是“定得往生”,定得往生怎么会不自在呢?修学净土宗,心里面对往生忐忑不安,那叫不自在。

  ……我们对自己的罪恶体会得越深,就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感受得越深。在《华严经》里,菩萨怎么忏悔业障呢?“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说我们的恶业有体积、有形状,整个的虚空界都容纳不了。”有这么多的罪恶,连菩萨都作这样的反省,就知道我们凡夫是通身业力的凡夫,是罪过盈满的凡夫;虽有这么多罪过,阿弥陀佛并不舍弃。(《聚龙寺佛七开示》)

  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我们的根机在哪里?我们的位置在哪里?

  我们的位置,第一点,从空间来说,是在娑婆世界。不在诸佛的净土,而是在秽土。

  娑婆世界是什么样的人呢?《悲华经》说:“被十方诸佛所摒弃,断诸善根之人,如此恶人,悉皆充满。”这就是娑婆世界。说得很清楚了,被十方诸佛所摒弃之人,是断诸善根之人,我们是没有善根的,没有福德的,就像垃圾一样,没人要了,这样的人充满娑婆世界,所以这个世界才有高山、峡谷。诸佛净土是“地平如掌”,是琉璃地,我们哪有琉璃地呀?我们的世界是由污浊所构成的,为什么?共业所感,我们这些恶业众生共同来到这里,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感出这样一个污秽的、不安宁的──战灾呀、水灾呀、火灾呀、瘟疫呀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恶业所感,所以,生到这个世界会感到很耻辱,其实也是应该的,像我们这样的人,也只能生到这个世界,没有别的办法。

  这个是知道我们的位置在娑婆世界。

  那么,从时间的位置来讲呢,我们是生在五浊恶世、末法时代。如果生在释迦牟尼佛那个年代,那还不错,释迦牟尼佛一座讲法,经典里说了,座下多少比丘得漏尽意解,多少菩萨得无生法忍,多少多少得阿罗汉,多少多少得法眼净。很可惜,我们都没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了,五百年正法,一千年像法,现在进入末法。我们末法时代是什么特点?五浊恶世啊!在《阿弥陀经》里说“五浊恶世”,“五浊”是指: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个讲解起来很多、很复杂,总而言之,这个“浊”是肮脏的意思。

  我们来到这个肮脏的世界,就没办法了。烟台这个地方很不错,城市的空气很干净,如果我们到污染严重的地方,沈阳那个地方,空气就不太好,大城市污染很重,你再有本领,对不起,生到这个世界来,一出门,衣领就要黑掉了。我们中国有一个俗话,叫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你再有本事,你跳到黄河里边,洗也洗不清了,用黄河水来洗吧,越洗越黄,越洗越浑。我们跳到娑婆世界、跳到五浊恶世,对不起,你洗也洗不清了,“五浊”,不是一条黄河,是五条涛涛的浊流,是众生恶业所感的浊流,所以,来此世界,就会觉得修行没有力量,觉得内心不能清净,这个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所以,身为五浊恶世众生,说“我要如何如何”,说“我要效法古代的高僧大德那些难行苦行”,恐怕不容易。这种行为非常值得赞叹,但是,效果可能非常微弱。

  经典里有这么一个比喻:有一块无量无边的大冰,将开水倒下去,开水很快就会冻住,结成一块小冰。我们一开始修行,非常热切、勇猛,精进得不得了,好像开水一样,倒下去,然后恶业烦恼就来了,马上就倒退了,不退转永远也达不到,可望而不可及。

  所以,来此娑婆世界,我们的位置就在这里,就是恶业、恶众生、恶世界、恶烦恼,这就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所讲的。

  对于这样的恶业烦恼众生,在《地藏经》里,地藏菩萨说得更清楚:“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起心动念,一点一滴,都是业、都是罪,为什么?都是我执、我见。

  净土的经典,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所以,净土三部经是我们的正依,其它经典不是我们所学。

  既然我们的位置在恶业、妄念、恶障、恶世界、恶众生、恶烦恼,像这样的恶众生,释迦牟尼佛才给我们讲了慈悲至极的净土法门,我们懂了:我们就是站在恶这个地方,那就只能修连恶人也能成佛的法,这才和我们相应。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位置定错了,把自己定在善的位置上,那就修行什么法呢?那就要行万般的善,要如何如何才能成佛的法,那个,不相应了。

  ……一位大德的话,让我越想越赞叹,他说:“读经的人,有两种:一种人读经,他会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还有一种人读经,他会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差。”

  怎么说?第一种人要么是能够自力圣道修行的大士,于此五浊恶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刻苦修习三学、六度,勇猛精进,变得越来越好,这是这样的人;可是,很多人不是这样的根机,那他就成了增上慢的小人,“增上慢”是什么意思?自己没做到,把自己夸大了:“别人能做到,我也做到了,你看,我学佛之后变得越来越好。”对不起呀,你这个人,可能……不好讲,我以前就是这样的,没脸皮的人,我认为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了。

  还有一种人,他听闻佛法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差了:“哎哟,我什么都不如人呐!”所以,印光大师讲:“见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哎!我什么都不行,念经念不好,念佛也念不好。”心里边总是感到不好意思,总是感到惭愧。

  岂不知,这正是佛的慈悲呀!佛慈悲地教导我们:“我看你呀,实在是不行!”

  我们内心总是不老实: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挺不错,而且还变得越来越好。其实,在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镜面前,在阿弥陀佛这块毫无遮拦、彻底明亮的镜子面前,凡夫的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住,都掩盖不了。我们不要跟阿弥陀佛搞这个表面工作,早就被照得明明朗朗了。

  佛都看得很清楚啊,你不知道佛,佛知道你,佛知道得太清楚了。所以,我们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东西全部翻出来,交给阿弥陀佛,一切任凭弥陀救度,我们就老老实实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像我们这样的人,源信大师讲:“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念弥陀,得生极乐。”像我们这样极重的恶人呢,决定没有别的更加方便的救度法门,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得以度脱生死大海。

  ……随着时代的延递,众生的根机越来越浅薄,虽然有佛的其它教法流行世间,但修行起来太费力气了,做不到啊。如果让我们戒定慧去修,努力一下,就知道:“哎呀,非我的根机所能堪!”这样的造恶众生,眼看着就要堕入地狱了。

  事实上,如果当下没有这样的警觉的话,我们不是“眼看”了,现在就是“三涂火坑,临临欲入”啊,看着看着就要栽下去了。

  想一想我们的心呢,地狱在哪里?就在我们心里。贪瞋痴的烦恼恶业从来就没间断过,像这样的人,将来不到地狱里去还要到哪里去呢?如果不到地狱的话,佛法讲的因果就不成立了。

  ……这里的“恶人”,并不是道德上的概念,“这个家伙干坏事!”而是从宗教意义上体会到自己有恶业、有妄念,自己的修行没有力量──要这么理解。

  在弥陀的救度面前,每一个人都成了恶业凡夫了,而弥陀的救度呢,正是要救度像我们这样靠自己的修为没有力量去断离三界迷妄的人。像我们这样的人,没有任何法门可以得救,所以,弥陀才发下殊胜的慈悲誓愿,说明要以救度这样的恶业凡夫做为他的本怀。(净宗法师《烟台讲话》1998)

  善导大师“一者决定深信”,是要消除我们的我慢,是要消除“我还可以”这种想法,给自己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这个决定深信建立不起来,就很难进入净土法门的核心。

  ……应当知道:我们自己彻底无能,等于零,甚至是负数。一只蚂蚁,它是零,为什么?它不会造恶业,它不过是消耗性质的;而我们人呢,是个负数,造恶业太多了。一位居士说:“牛一辈子吃素,只知道帮人干活。我比牛差多了。”她的体会很深刻。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修行能不能超过那头牛?它生来就吃素,还没干坏事,没有坏念头。我们怎么样?天天贪瞋痴。跟牛比,牛可能是个零,它没有进步,但也没什么退步。咱们天天退步,天天往地狱里掉。

  ……我们末法年代的众生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南方产茶业,谷雨前的茶能卖出好价钱,谷雨后的茶,哪怕隔了一天,就价格大跌。你不服气不行啊,时令不同,品味就差了很多。我们来到末法年代,就被末法年代所限制,如果非要说自己能修行、能了脱生死,那是肯定不行的。

  ……这里的善恶,是自己的宗教体验,不是说“我去干坏事,变成恶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现在就是罪恶的人,连祖师大德都说自己是必堕地狱的人,我们怎么不是罪恶的人呢?我们以前不知道自己是恶人,认为自己是善人,“我还挺不错……”那就不容易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泉阳讲座》)

  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在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可是他不认为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像这样的人,就没有信受净土法门了。

  信受净土法门,归根结底,我们讲这么多,都逃不出善导大师的两种决定深信。善导大师非常慈悲,非常善巧,把信心分成两方面:机之深信和法之深信,这两点是一体成就的。

  什么叫“机之深信”呢?“机”就是我们的根机,是我们众生对自己是个恶机的觉悟;什么叫“法之深信”呢?“法”就是弥陀的救度,就是弥陀的本愿力,是对弥陀救度的信心。

  这两点是一体的,不分的,就像硬币一样,一个正面,一个反面,正面和反面是一体的,硬币不可能有正面、没有反面,或有反面、没有正面。

  “我对阿弥陀佛的救度绝对不怀疑,但是我认为自己挺不错的,并不是个罪恶凡夫。”也有的居士这样说了:“师父啊,你这样讲,会打击人家信心呐!人家学佛这么多年,还是罪恶生死凡夫,那还有什么搞头啊?”

  我说:“你本来就是啊,有什么办法?祖师是这样讲的,我不能去改变祖师的话,不能只讲好话麻醉你呀!你本来就是这样嘛。”

  他说:“那,我不是。”

  “你不是,你了不起,我是。你不是,善导大师是,昙鸾大师都是啊。”

  那么,善导大师说了哪两种深信呢?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第一,深信自己是轮转三界的罪恶生死凡夫。我们很多人都说:“哎,你要自信呐!”意思是说:“你要相信,你很有本事,相信你很有能力、很有毅力,你一定能够往生,你有这个修行。”这个是不对的,善导大师不是这样说的,善导大师说:相信我们自己呀,毫无能力,只有罪过,必定轮回,必定堕落,“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现下、念念之间都是如此,是罪恶生死凡夫,是毫无办法的,当下就是罪恶,念念之间都不清净,都是贪瞋痴的烦恼。“哎呀,我这几天没有什么烦恼了。”你不知道什么叫烦恼啊,烦恼相非常得细腻的:睡觉就是烦恼,是随眠烦恼。你起心动念、我执我见,本来就是烦恼之根。任何凡夫脱离不了这些,念念之间都如是啊。“无始劫来,常没常流转”,过去无量大劫以来,虽然修行过佛法、值遇过诸佛,可是都在流转。我们是一切法都修不成之人,一直在三界里边沉没、流转、飘荡,向未来看,是无有出离之缘。像我们这样的人,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茫茫的无量劫以来、无穷劫之后,决定没有出离的机会,连这样的缘都不存在,没有这个可能性,“无有出离之缘”,那就彻底绝望了。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第二,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四十八愿已经成就了,第十八愿尤其是弥陀救度众生的本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不能救度你,我就不成佛!你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你还怀疑?我再告诉你一遍,我成佛了,我要不能救度你,我就不成佛!总而言之,我要救度你,因为我已经成佛了,毫无疑问!”

  这是个绝对的名号,所以,众生任何的情见,在名号面前,在阿弥陀佛大智慧火面前,都烧得是荡然无存,那么,就没有自我计较和分别在里面,如果你非要计较、分别,边地去往生,再计较、分别,那,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所以,“无疑无虑,乘彼愿力”,这“无疑无虑”非常有意义。

  我们往往有疑惑、有顾虑,比如说:“哎呀,我有这样的罪过,能往生吗?”这是一个顾虑呀;“哎呀,万一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助念怎么办?”这也是个顾虑呀;“万一到时候,业障现前,没有顺缘怎么办?”等等等等,都是顾虑,顾虑就是怀疑,怀疑说:“阿弥陀佛大概救不了我吧?”

  阿弥陀佛说:“无疑无虑,任何情况下,放心大胆,正念直来,就这样就来,我就抱着你了,就拥抱你了,就救度你了,现在就要救度你,现在我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不到你临终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叫“无疑无虑”。

  无论如何,无论有多少恶业烦恼,阿弥陀佛要救度我。就是我这样的家伙,弥陀要救度我,所以,就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我即使再罪业滔天、即使再妄念不断、再不能修行,弥陀的救度永不改变,所以,我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才是真正的念佛。

  往生是决定下来的,这样叫做“乘彼愿力”呀,那不然怎么叫“乘彼愿力”呢?前边说:“大概能往生。”后边说:“像我这样,可能不行吧!”刚上船,又下来了。你上去嘛!像这样上去,能往生!不怕!──不是我们自己能往生啊,弥陀说:“你不来往生,我不成佛!”难道弥陀有虚愿吗?难道弥陀会讲假话吗?所以,毫无疑问,是决定可以到极乐世界去的。真是大愿不可思议!

  这就是他力的不可思议,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力的。你自己在想啊,都是虚妄,想一想都是虚妄,毫无意义。

  比如说,我们这房间,电灯亮得很,你有什么好想的?你想来想去,它还是那么亮,“哎呀,我怎么样怎么样……”你有什么怎么样?你没怎么样,发电厂给它送电来了,它就亮了,都搞好啦,一拉开关就亮了,不拉开关电也在,它是通畅的。

  信心的开关一拉开,佛光就照进来了,你不拉,佛光也调摄你呀。其实,拉开关也不是你拉的,阿弥陀佛调摄成熟了,“啪嚓!”“哦!原来如此!阿弥陀佛一定要救度我,好!”不过如此而已。

  善导大师的两种深信是一体的,机之深信和法之深信是一回事,所以说,信机即是信法:信你的根机,就是信这个法。

  有的人只信一边,他信哪一边呢?“哎呀,我是个罪恶生死凡夫,我是不行啊,所以,往生没份。”

  善导大师说:“你怎么只要一边呢?另一边没要啊!”

  弥陀的救度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二种深信就是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就的正觉,阿弥陀佛已成佛了,当然就有法的深信了,前面说“若不生者”,就是要救度你这样的凡夫,所以才有机之深信,这两点本来是一体成就的:“如果你这样的罪恶众生,我不能救度,我就不成佛。”弥陀现在明明都已成佛了,当然毫无疑问了。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修行了不起的人,这两种深信里边,要多看看第一种深信,要知道啊,你不是那个了不起的人,你是这个五浊恶世的凡夫,是娑婆世界的罪恶种子,是个必下地狱之人,是一个“无始劫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之人,是罪恶生死凡夫。多多地读这第一种深信,骄慢的心就会放下了,经典里说:“骄慢弊懈怠,难信如是法。”骄慢的心放下,就能仰凭阿弥陀佛救度。

  还有一种人,“哎呀,不行啊,我这人差。”那你多看看第二种深信,“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你也就欢喜啦。

  所以,不论对什么人,这两种深信都起了很好的平衡作用,决定使我们都能往生去。

  这两种深信是净土宗的纲要,说来说去,都跑不出这两种深信,如果没有建立起这两种深信,那和净土法门就不相应了。

  所以,如果认为自己还挺了不起,那是把自己看大了,也就是说,弥陀的光明你还没有领受到。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彻底圆明的大法镜面前,众生一切的烦恼恶业彻底彰显无余。如果你还没看见,那是你还没站到镜子面前,人家说你脸上脏,你自己不知道。在镜子面前才能看到:哎,这儿也脏、那儿也脏。

  令我们感动的是,善导大师既然讲这样的话,他自己肯定也是抱有这样的信心,不然他不是骗人吗?善导大师也说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连弥陀化身都说这样的话,我们当然是哑口无言了。

  昙鸾大师说:一日之中,有八万四千念头,每一个念头所造的业,“足系六道堕三涂”。造出的恶业,使得我们堕入六道,到三涂去轮转。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边再三恳切地叮咛我们:三界是虚伪相,是颠倒相,是轮回相,是无穷相。

  我们就身处三界里边,三界是什么特色呢?就是虚伪,就是颠倒,就是无穷的轮回,那么,这样的众生,当然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真实,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德,有的不过是些有漏的人天善果,即使如此,得到的非常少,丢失的却非常多。

  祖师透彻地看到我们的内心了:我们是没有办法了!这些话,不是说祖师都谦虚,祖师是对我们内心的污垢和黑暗、无明,做了深刻的剖析。

  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认为自己还不错,“我还挺好。”前面也说了,学佛法,一种人是变得越来越好,而另一种人是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如人,这是个惭愧心的发现,并不是说自己去干坏事,而是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地做,和弥陀的救度来说,都没法相比。

  ……我们不要糊糊涂涂地过日子,甚至也有人说:“阿弥陀佛无论如何都要救我啊,所以,我就随便了。”不是这么一回事情。

  阿弥陀佛无论如何都要救度众生,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众生要去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领受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在内心必然产生和原来不同的感受,这是阿弥陀佛触光柔软愿发挥的作用,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了我们,使我们恶劣的众生内心变得柔软。柔软就是惭愧、忏悔、感恩、欢喜等等,这样的心情自然会产生出来,我们对阿弥陀佛就会有报恩之心:“哎呀,阿弥陀佛救度了我。”对众生就会有怜悯之心:“哎呀,阿弥陀佛这样怜悯我,我也会怜悯众生,也会施予众生。”虽然自己的能力做不到,但这样的心情会经常产生出来,也不会再那么刚强、傲慢了。

  想想我们自己,是否曾有过这样的心态:“你们都不如我,你们这帮家伙,我要念佛,你们扯我的后腿,你们这些下地狱的家伙,你们这些业障鬼子……”首先骂自己家的人,骂完之后再骂社会上的人:“你们这帮家伙,个个都要下地狱。”

  这都是我们内心把自己看得比别人好,把自己看得是个善人,才会去骂人家,如果知道自己是十八层地狱的人呐,只有抬着眼看人家了,怎么会骂人家呢?人家恐怕是十七层,比我们还高一层,我们是最底层的,就没有资格、没脸去讲人家了。我们总说人家不对,其实我们没有这样的资格。

  领受到弥陀的救度,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自己从悬崖向下沉堕的时候,被弥陀拦空抱起来;在海里淹得要死的时候,被弥陀跳下海抱起来。这样,我们才感谢弥陀的救度啊,并不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修行人,如果认为自己是了不起的修行人,大家听闻了净土法门,也不会相应,就会觉得:这个师父讲得不对头,最起码,我不能信受这个法,我要去修行,我要去开大悟,我要去做祖师。(净宗法师《烟台讲话》1998)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点出十方众生的特性、根机,你个根机就是:五逆谤法的种子在你的心里存在,因缘显现成熟的时候,就会造五逆谤法之罪。如果你内心没这个种子,缘来了,也不会显现。我们是什么样的众生?是内心当中深深埋藏着五逆谤法种子的恶业根性的众生。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有人听了之后,有点不太乐意,“干吗给我戴这么大一顶黑帽子?我还不至于那么坏。”其实你是对内心没有深刻的反省。佛是真语者、实语者,而我们众生是颠倒者、虚妄者。就讲杀父吧,一般的人情还不至于父子相杀,可是,看看我们的心,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冒出这样的恶念头。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假如你在外地工作,听说父亲生病了,就心急如焚,马上赶回来看,如果两三天病好了,你就回去了,很简单;如果父亲一病三年、五年,瘫痪在床,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来,你必须在家里照顾他,你就着急了:“老爸,你的病怎么老是不得好?我那边还有工作啊,好不容易找的工作,还有老婆孩子,不能为了你一个人,不顾我的一家人啊!”心里边说:还是早一点走吧,你走得轻松,我们也自在。因为你父亲的存在,妨碍了你正常的生活秩序,在这个时候,你自私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希望能够扫除这个障碍,可是又不好意思明确地说,所以转弯抹角地说:“让他快乐地、好好地走吧。”五逆罪就出现了。

  我不是拿这个批评大家。我们就是这样的凡夫,每个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圈子。

  ……作为佛弟子,不应起这样高慢的心:我比别人贤善。用佛法来对照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也是一样的贪瞋痴三毒烦恼,有缘就显出来,没有缘就暂时没有显出来,并不代表我们比别人贤善。我们现在生而为人,无量劫以来,也在地狱呆过,这是肯定的,说明我们过去必定造过五逆谤法之罪。如果今生不往生西方,谁能保证自己将来不堕落三恶道呢?佛说:“一切众生必堕无间。”一定要堕落到无间地狱当中去。所以,当我们看见人家五逆谤法,要知道:这个人就是我,我目前没有这样的缘分,还没有这样明显的罪业,但并不说明我比他贤善,如果我今生不能往生西方,将来跟他一模一样。(《念佛问答》)

  我们平时对父母瞋恨,对父母不孝顺,对父母逆恶,这通通是杀父杀母,这就是五逆十恶,这样的罪过,就会让你下地狱。(《蚌埠座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罪恶       凡夫)(五明学佛网:罪恶       凡夫)  

 净界法师: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六、下机渐道凡 

 戒法法师:从凡夫到成佛的转变原理 

 仁焕法师:凡夫错在没有认识自己 

 大安法师:四十八大愿对凡夫众生的意义所在 

 大安法师:九品往生皆凡夫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雪漠:成就者的快乐与凡夫的快乐 

 雪漠: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 

 雪漠:如何从凡夫成为觉悟的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