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打开幸福的门窗


   日期:2012/4/6 20: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也体味全然不同的人生。同样的境遇,有的人仿佛置身天堂,有的人感觉如处地狱。人生犹如一丛玫瑰,没有绝对的美丑,鲜花与芒刺,端看我们关注的是什么。 

    感受有误 作茧自缚

    有位太太总是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是搞不懂,她怎么连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登门拜访,无意中伸手准备开窗户时,发现窗户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这才提醒了这位太太,她拿了一块抹布,把窗户上的灰渍抹掉,才发现原来不是别人家的衣服不干净,而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对别人的是非过于敏感,时常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去看世界,世界自然不清净。当看到别人污点的那一刻,也很难察觉,自己是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与人交往中,心窗若没有擦亮,很容易引起误会,也会令别人感到不快。

    一位朋友有着这样的经历:

    那天,她站在一个珠宝店的柜台前,随手把自己的包放在旁边。正在她挑选珠宝时,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士也过去看珠宝,她礼貌地把她的包移开。很意外地,那个人却恼怒地瞪着她,告诉她,他可是个正人君子,绝无意偷她的包。他觉得受到了侮辱,重重地把门关上,走出了珠宝店。

    无辜地被人这么嚷了一通,朋友感到莫名其妙,又好气又好笑。

    和别人相处时,我们习惯于戴上一副有色眼镜,用自己的主观看法将别人放进一个“框框”里,再用这个框框解释此人的角色与行为,有时我们甚至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以致经常偏离事实真相。如同上面故事中的这位男士,因过度敏感,而产生错误感受,因而平添了自己的烦恼。

    用瞋怒的心来面对一切的人事物,我们的人生也将时时忿忿不平,陷于琐屑的烦恼之中,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却多心地曲解。

    生活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当我们很诚恳地赞美一个人很能干,如果这个人内心感受错误,他可能会想:“你不要再讽刺我了,我早就知道你没安好心。”再比方说:我们看到家境贫困的朋友,诚心地告诉他,有困难时可以来找我们。感受错误的人,可能曲解我们的心意,生气地回答:“不用你同情我、可怜我,我要活得有骨气,我不需要你的帮助。”像这种事事怀疑,处处设防,过度保护自己的人,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条绳索绑住自己一样,常常扭曲了别人的用意,自寻烦恼。

    擦亮心窗 朝向阳光

    其实,许多不愉快不是别人造成的,乃是自己的问题。因此,想要活得快乐洒脱,也要由我们自己来选择,自己来超越。平时就要训练,对万事万物,立刻能看见好的一面,从美善的角度思考,并且多为他人着想。即使遭遇不顺利的事情,也能以正面态度思考,对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学习以包容心、欢喜心来接受。

    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的状况:

    孩子放学回来重重地把书包一摔,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却不理会,一脸的不耐烦。

    太太问先生晚餐想吃什么,先生竟不客气地说:“跟你结婚这么久了,我爱吃什么你还不知道吗?”

    先生下班回来看到太太抱着孩子沮丧地坐在客厅里,便过去关心地问:“心情不好吗?”没想到太太却生气地说:“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跟着对方的情绪跑,很容易被激怒而引发冲突、不快,或是赌气离开,压抑不满。这样都会使不愉快的气氛弥漫开来,加剧彼此的伤害。但如果我们内心柔软富有弹性,就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话刺伤,进而体察到对方的需要:他对我发脾气,并不是针对我们,而是因为在其他方面遇到挫折,受到伤害,正需要安慰和关怀。

    能体恤对方,一触即发的争执就能够涣然冰释。

    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在学校受委屈了?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太太可以对发脾气的先生说:“你心情不好,除了我之外,还有谁惹你生气啊?”

    而另外那位先生可以对沮丧的太太说:“一整天在家带孩子真辛苦,你希望我现在为你做什么吗?”

    如此对方的情绪一定能很快地稳定下来,在感受到被了解与接纳后,他甚至可能因刚才失礼的表现觉得内疚。

    凡事多看好的一面,就容易理解与宽容,不仅能减轻对方的痛苦,事实上,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包容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真正的快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应自我警惕,自我反省,不让自己成为那个敏感、易怒、无理、情绪失控的人。话语称起来不重,稍一不慎,即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又怎能不谨慎细心呢?

    当我们自己的心窗纤尘不染时,理智的阳光就会驱散心头的晦暗,只要我们愿意朝向阳光,阴影自然就落在身后。

    常怀感恩 收藏幸福

    想到一位好友,她对待生命中的一切,都满怀珍惜,在她的心湖中,水过无痕,记取的总是美好,甚至他人不经意的一点指引,顺手帮助的一件小事,她都留存心底,忆念感激。同她聊天,极少听到她对亲友有负面的评语。虽然她也遭遇奔波操劳的岁月,然而,即使繁忙,对于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都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我曾向她讨教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她告诉我,每晚必与女儿一同祷告,在祷告中,她细数每日的福分,感谢拥有的一切。这些年来,在她心灵的储蓄罐中,每日投下感恩的钱币,那些不满与缺乏的心态,渐渐排除在心田之外。日积月累,感恩带来的温柔敦厚,逐渐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幸福美满的人生要靠自己来经营,心灵就像一个储蓄罐,收藏美好,便拥有快乐;积攒不满,则带来不幸。聪明的朋友善于选择,每天记取美好的事物,细数自己拥有的一切,感念他人点滴的赐予与帮助,在感恩中,看见自己原来拥有这么多,身心如此富足,喜悦自然流露。

    想起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打开门——让蓝天没有阻挡地泻进来,让花的芬芳香进我的房间。”开启快乐的门窗,才能感受明媚的春光,放下猜忌和敌意,用微笑的心接纳所有的不如意,为自己的人生储蓄幸福,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只要你愿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       感恩)(五明学佛网:幸福       感恩)  

 普献法师:十个幸福方程式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2.幸福贴心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贤崇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如瑞法师:内心常怀感恩 

 如瑞法师:学会感恩 

 明奘法师:复旦大学幸福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金刚经》解读 

 湛如法师:认识幸福 创造幸福 

 湛如法师:湛如法师访谈--怀念妙老 感恩闽院 

 刘先和居士:感恩 . 生命 . 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