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对橘子的专注


   日期:2012/3/17 12: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一行禅师

19.对橘子的专注 
    那天中午,当善生带食物来给悉达多时,发觉他正坐在毕波罗树下,如晨曦一般的美丽。他的脸孔和身体都散发着安祥、喜悦和平静。她曾见过悉达多威严的坐在毕波罗树下不下百次,但他今天显然是与以往有些不同。望着悉达多,善生感觉到她自己的苦恼全消,心底里充满着如沐春风的快乐。她觉得在这世界上,她再没有甚麽需求和渴望。宇宙间的一切已是如此美好,没有人需要再忧愁了。善生向前行上几步,把食物放在悉达多面前。跟着,她向他鞠躬。她感到悉达多的安祥和喜悦灌入了她自己的体内。
  悉达多对她微笑说遵:“来,跟我这里坐。我很感谢你这几个月来给我带来食物和水。今天是我有生以来最怏乐的一天,因为我昨夜已证得大道。请你也一起为此高兴吧。我不久便要去教导其他人这条道路。”
  善生很诧异的望上来。“你要走?你是说要离开我们?”
  悉达多慈和的笑着说:“是的,我一定要离开,但我是不会离弃你们这群小孩的。我走之前,会让你们知道我所发现的道路。”
  善生还是不太肯定。正当她想再问下去,悉达多却先说:“我会留下多几天和你们一起,好使你们能分享我所学到的。未到这时,我是不会上路的。就是我走了,也并不代表我会永远离开你们。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回来探望你们的。”
  善生感到安慰。她坐下来把蕉叶掀开,把饭团供上。她静静的坐着看悉达多吃饭。她观看着悉达多把饭团捏开,再把每一小团沾上芝麻盐。她心里充满难以形容的喜悦。
  吃过饭后,悉达多嘱善生先回家去。他说他想下午在森林里和村童们会面。
  很多小童都来了,包括缚悉底的弟妹。所有的男孩都洗过澡和换了干净的衣服。女孩子则穿上了漂亮的纱丽。善生的纱丽是象牙色的,难陀芭娜穿着蕉芽色的,而媲摩的是粉红色。他们就如鲜艳的花朵,在毕波罗树下围绕着悉达多而坐。
  善生特别带来了一蓝椰子和槛榄糖块。孩子们把椰肉挖出来和美味的糖块一起吃。难陀芭娜和善柏锡带了一蓝橘子来。和小童一起坐着,悉达多的快乐完全无缺、,卢培克把一些椰子和槛榄糖放在蕉叶上供奉给悉达多。难陀芭娜又送上一个橘子。悉达多把它们收下,和孩子们一起吃。
  他们正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善生向大家宣布:“亲爱的朋友小今天是我们导师最快乐的一天。他已找到大道。我觉得这天对我也很重要。兄弟姊妹,让我们把今天当做喜庆的日子吧。找们应为导师的悟而庆祝。尊敬的导师,大道已找到了。我们知道你不会永远和我们一起。请你教我们那些你认为我们可以明白的东西吧。”
  善生合上双掌向乔答摩鞠躬,以示恭敬和诚意。难陀芭娜和其他小童也都合上掌来,鞠躬致意。
  悉达多轻声的叫孩子们坐起来,说道:“你们都是十分聪明的孩子,肯定没有问题去明白和做到我想与你们分享的东西。我所发现的大道是很深奥的,不过任何愿意全心全意去学的人,都一定能够明白和跟着去做。
  “你们平时把橘子剥皮来吃,可以把它吃得专注或不专注。怎样才是吃得专注呢?那就是当你吃橘子的时候,你是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吃橘子。你可彻底地感受到橘子的香和甜。当你剥橘子的皮,你知道自己在剥它的皮;当你把一片橘子剥下来放进囗里,你知道你是在把一片橘子剥了下来放入口里;当你享用芳香和美味的橘子时,你会察觉着你在体验那芳香美味。难陀芭娜给我的橘子有九片。当我吃每一片的时候,我都察觉着它是如何的难得和美好。我吃着橘子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忘记它。所以对我来说,橘子是非常真实的。如果橘子是真实,吃它的人便也是真实的了。这就是怎样去专注地吃橘子。
  “孩子们,怎样是不专注的吃橘子呢?当你吃橘子时,你并不知道你在吃橘子。你没有去体验着橘子的香和甜。当你剥橘子的皮,你并不知道你是在剥它的皮;你把一片撕下来放入口中,但你却不知道自己把一片橘子正在放入口中;当你嗅到橘子的芳香和尝到橘子的美味时,你也不知道你在嗅着它的香或尝着它的味。这样的吃橘子,你是不会欣赏到它可贵和美好的性质的。当你没有察觉到自己在吃橘子,那橘子便不是真的了。如果橘子不是真,那吃橘子的人就都不是真实的了。孩子们,这便是不专注的吃橘子。
  “孩子们,留心吃橘子的意思,就是要吃它时真正的与橘子接触和沟通,你的心没有思念着昨天或明天,只是全神贯注的投入这一刻。这时那橘子才真正存在。生活得念念留心专注,就是要活在当下,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一个修习专念的人可以从橘子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一个留心察觉的人可以看到那棵橘树,春天时橘树的花朵,和滋养橘子的阳光和雨水。细看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万稞导致橘子产生的。看着橘子,一个修习专注的人能看到宇宙间的奥妙和万事万物相互关系。孩子们,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橘子一样。就如每个橘里由片片的橘子肉组成,每一天也是由二十四小时组成。一小时就如一片橘子肉。生活了二十四小时就如吃完了全部了橘子肉。我所找到的道路,就是要把每一个小时都活在专注察觉之中,心念永远只投入目前这一刻。与此相反的做法,就是活得糊涂。如果是这样的活着,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是活着的。我们没有彻底地去体验生命,因为我的身和心都没有投入此时此处。”
  乔答摩望着善生,叫她的名字。
  “导师,有甚麽事吗?”善生合上掌来。
  “你认为一个生活得留心专注的人,犯错误的机会是多呢,还是少?”
  “尊敬的导师,这个人一定很少犯错。我母亲常告诉我,一个女孩要留意她怎样走路、站立、说话、欢笑和工作,以免因不专注而在思想、言语和行动各方面犯错误,令到别人或自己伤心。”
  “正是这样,善生。一个留心专注生活的人,永远知道自己在想甚麽、说甚麽和做甚麽。这样的人可以防止自己的思想、说话和行为令到自己或别人受到伤害。”
  “孩子们,生活得专注留心是要活在当下的一刻。你需要知道自己的身心有甚麽在发生着,又要同时察觉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你应该直接与生活接触。如果你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你对你自己和你的环境就都会很了解明白。了解与明白会引致容忍和爱心的产生。当每个人都了解别人时,所有的人便都会互和包容,互相爱护。那时候,这个世界就再不会有那麽多的痛苦了。缚悉底,你认为怎样?如果没有了解,人们可以有爱吗?”
  “尊敬的导师,没有了解是很难有爱的。这提起了我曾经发生在媲摩身上的事。一晚,她哭个不停,直至芭娜再忍不住了,便在股上打了媲摩几把。那知媲摩更哭得厉害。我抱起媲摩,发觉她有点热。我非常肯定她因发热而头痛,于是便叫芭娜把手放到媲摩的额上。她这样做之后,便明白媲摩为甚麽这样恼了。她目光放柔,把媲摩抱了起来,充满爱心的唱着儿歌逗她。媲摩虽然仍是发热,但却不再哭了。尊敬的导师,我想这就是因为芭娜了解媲摩不安的原因,而改变了态度。所以,我是相信没有了解就没可能有爱的。”
  “就是如此,缚悉底!有了解才可以有爱。而有了爱,就可以有接受和包容。孩子们,修习生活上的留心专注吧,它是会令你们加深对一切的了解的。这样,你们便会明白自己,其他人和一切的事物了。那时,你们便会更有爱心。这就是我所找到的美好之道。”
  缚悉底合起掌来。“尊敬的导师,我们可以叫它做‘觉察之道’吗?”
  悉达多笑笑。“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叫它‘觉察之道’。我很喜欢这叫法。‘觉察之道’可导至完满的醒觉。”
  善生合上掌来想发言。“你是醒觉的人,你已懂得教我们留心专注地生活在觉察之中。我们可否称你为‘醒觉者’?”
  悉达多点头。“那会令我很高兴啊。”
  善生眼睛亮起来。她继续说:“‘醒’,用摩揭陀语说就是‘佛’。一个醒觉了的人用摩揭陀语就应该叫‘佛陀’了。我们就称你为‘佛陀’。”
  悉达多点头。所有的村童都非常兴奋。其中最大的男童,十四岁的那劳卡说:“尊敬的佛陀,我们很高兴接受你教我们‘觉察之道’。善生曾告诉我,你过去六个月来怎样在这棵毕波罗树下静坐修行,直至昨夜证得大觉悟。尊敬的佛陀,这棵毕波罗树是全森林中最美丽的一棵。我们可否叫它醒觉的树,‘菩提树’?‘菩提’与‘佛陀’同一根源,都是醒觉的意思。”
  乔答摩点头。他也非常兴奋。他意想不到与这群小童一起,会令他自己、他证得的大道、甚至那棵树,都获得道些特别的名称。难陀芭娜合起双掌,说道:“就快天黑了,我们要回家去。但明天我们会再来听你更多的教导的。”他们全部站起来,合起双掌如莲苞状,以示感谢佛陀。回家途上,他们一边行,一边说这说那的,开心得像群雀跃的小鸟。佛陀也很快乐。他决定留在森林一段时间,以便探究最好的方法去散播醒觉的种子。同时,他也打算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好好享受一下证得大道所带来的大自在。

20.一只鹿 
       佛陀每天都在尼连禅河里沭浴。他会在河旁两岸或森林里他行出来的小径上行禅。他又会在河边或百鸟争呜的菩提树下坐禅。他已证得他的大愿。他知道他应该回到迦毗罗卫国,去见所有在期待着他得道消息的人。他又想起在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他对这位年青的国王有一份特别的好感,因此也很想去探访他。还有他从前的五个同伴。他知道他们具备很快会达到解脱的条件,因此也很希望早点找到他们。他们应该仍在附近的。
  河流、天空、星月、山林、以至每一叶青草、每一粒尘埃都因佛陀起了变化。他知道多年来对大道的寻觅是没有白费的。其实,那些艰辛和考验,是有助于他最后的证道。所有众生都本具开悟的心性。每个人都存藏着开悟的种子。众生都不用向身外求悟,因为他们本身就含藏着宇宙间的所有智慧和力量。这是佛陀的伟大发现,更是所有众生应该为之庆幸的。
  村童常常都来探望他。佛陀很高兴看到解脱之道可以这么简单和自然地表达出来。就是从未读过书的穷苦村童也能明白他所教的。这对他是很大的鼓舞。
  一天,小童带了一大蓝橘子来。他们想练习佛陀对他们说教的第一课,专注地把橘子在留心察觉中吃。善生有礼的向佛陀鞠躬后,便把蓝子放在他面前。佛陀合上掌,然后拿起一个橘子来。跟着,善生把蓝子传给坐在佛陀身边的缚悉底。他也同样合起掌来,拿了一个。善生继续把蓝子传送给每一个孩子,直至每人都有一个橘子。然后,她才自己坐下来,如其他人一样,合上双掌拿了一个橘子。他们全部默默地坐着。佛陀嘱他们随着他们的呼吸而微笑。左手拿起一个橘子,深深的望着它。小孩们都跟他这样做。他慢慢的把橘子的皮剥下,孩子们也把自己橘子的皮剥下。老师和学生一起在静默察觉中专注地享受着他们的橘子。当大家吃完后,芭娜把全部的橘子皮收集起来。他们都十分高兴和佛陀一起这样专念的吃橘子。与小孩一起修习,佛陀也感到无限快慰。
  村童通常在午后来探访佛陀。他教他们怎样坐着,跟着呼吸以使恼怒或悲伤的心境平静下来。他又教他们行禅来帮助使身心清新舒畅。他更教他们去深深体察其他人和他们的行为,以使自己能体会、能了解和去爱。孩子们都明白他所教的一切。
  难陀芭娜和善生花了一整天缝制一件新的僧袍送给佛陀。它的颜色像瓦砖,如佛陀的旧袍一样。当善生知道佛陀身上的衣服,原来就是她因伤寒死去的仆人宝珠尸体上的布时,她差点哭了起来。
  当两个女孩子把新衣送来时,佛陀正在菩提树下坐着。她们静候佛陀从禅坐中出来,才奉上新衣。佛陀很高兴。
  “我很需要这件衣服啊。”他说。他又告诉她们会把旧的留着,以使他洗衣时可作替换。善生和难陀芭娜私底下决定再做一件给他。
  一天,善生的十二岁朋友芭娜崛多请佛陀教她们交友之道。就在前一天,她与她最要好的朋友佳莉嘉闹翻了。来看佛陀的路上,虽然经过佳莉嘉的家,但芭娜崛多也不肯进去。直至后来因善生的相劝,她才免为其难的进内。佳莉嘉也只是因为善生同行,才答应一起前来。当几个女孩抵达后,芭娜崛多和佳莉嘉距离彼此很远的各坐一方。
  佛陀告诉她们一个关于一只鹿、一只小鸟和一只海龟的故事。他说这是发生在几千年以前的事。在那一生中,他是一只鹿。孩子们觉得有点奇怪,但他解释说:“在过去世中,我们都曾是土、石、露、风、水、火。我们也曾是苔、草、树、虱、鱼、龟、鸟和哺乳类动物。这些都是我在禅定中很清楚见到的。因此,在那一世,我是一只鹿。这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我仍记得自己曾是兀立在山峰上的一块畸石,又有一生是棵梅子树。你们也都是一样。我将要告诉你们的故事,是关于一只鹿、一只小鸟、一只龟和一个猎人的。或许们其中一个曾是那只小鸟或海龟。
  我们都曾在地球上还未有人类或其他鸟兽的时期生活过。那时,只有海洋里的植物和地球表层的树木。在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是沙石、露水或植物。之后,我们便经历雀鸟动物的生命,终于而为人类。现在,我们就不单只是人类了。我们是稻米、橘子、河流和空气,因为没有这些,我们都不可能存在。当你们看见稻米、椰子、橘子和水,请仅记你们在这一生,是要靠很多其他的生物来生存的。这些生物都是你们的一部份。如果你们能体会这个,你们就会经验到真正的了解和爱。
  “虽然我将要说的故事发生在几千年前,但同样的故事是可以随时发生在这个时代的。细心听下去,看看你们和故事里的动物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于是,佛陀开始述说这个故事。那时,佛陀是在森林里的一只鹿。它很喜欢到附近一个湖喝清澈的湖水。湖水里住着一只海龟,而湖边一棵杨柳树则住着一只喜鹊。鹿、龟和喜鹊成为很好的朋友。一天,一个猎人跟着鹿儿的足迹来到湖边。他就在那里用绳索布下罗网,然后才回到森林外的房子去。
  那天,当鹿儿前来喝水的时候,它不意踏着陷阱,不能摆脱。它的叫喊声被海龟和喜鹊听到。于是,海龟从水里爬出来,喜鹊也从树上飞下来。它们一起商量救它们朋友的最好方法。喜鹊说:“海龟姐姐,你的牙力较强,可以把绳子咬断。我则会想办法去拖延猎人,阻止他前来。”说完之后,喜鹊便赶快飞去了。
  海龟在那里开始磨咬绳索。喜鹊飞到猎人的房子后,便在他正门的一棵芒果树上整夜守着。破晓时份,猎人拿着利刀走出门来。喜鹊一见这样子,便立刻用尽全力飞扑到猎人的脸上去。被这一袭,猎人被吓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立即走回房子里。他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当他起来时,又再次拿起利刀,但今次却从后门出去。可是聪明的喜鹊早有准备,已在房子后面的一棵桑树上等着。他又一次被喜鹊扑击。两次被袭后,猎人回到房子里仔细思量。他自认当天倒霉,只有等到翌日再出去。
  猎人第二天大清早起来,拿着刀,准备出去。但为了防止再被袭击,他带上帽子,把头保护。看见无法再阻挡猎人,喜鹊唯有立刻飞回去提醒它的朋友。
  “猎人已经上路了!”
  海龟已把绳索差不多全咬断了,只剩下一条。而这一条绳索就如钢铁般坚硬。它的牙颚都已因两日一夜的不停磨咬而损伤流血。到现在,它仍没有停下来。就在这时,猎人出现了。在极度恐慌之下,鹿儿大力踢开了最后的绳索。它跑到森林里去。喜鹊也飞回杨柳树上。只有海龟因已耗尽体力而想动也动不得。看见鹿子跑了,猎人满胸愤怒。他把海龟拿起来,扔到他挂在杨柳树上的皮袋里。然后,他走去找那只鹿。
  鹿儿在树丛中看到海龟的遭遇。它想:“我的朋友为了我而冒生命的危险。现在该是我替它们做点事的时候了。”它故意行出来让猎人看见它,然后假装很疲弱的跛着走下山径。
  猎人想:“这只鹿已快没气力了。让我跟着它找时机宰杀它吧。”
  他尾随着鹿子走进森林的深处,而鹿儿又故意与猎人保持着一段距离。一直等到他们行至离湖边很远的地方,鹿儿突然飞奔,去无踪影。它把自己的足印用泥盖掉,便立即回到湖边去。它用鹿角把皮袋挑下来,再把它摇松放海龟出来。喜鹊这时也飞来与它们会合。
  “你俩今天真的把我的命从猎人的刀下救回来!”鹿儿说。“我恐怕他不久之后会再回来。喜鹊,你先飞回林中安全的地方。海龟姐姐,你也快点游回水里躲起来。我会走到森林里。”
  当猎人回到湖边,他发觉空着的皮袋,掉在地上。懊恼非常,他唯有拾起皮袋,手上仍执利刀,拖着疲乏的脚步回家。
  小孩出神听着佛陀讲这个故事。当佛陀说到海龟因咬绳索而导致口上鲜血淋漓,卢培克和善柏锡都差点儿哭了。佛陀问他们:“孩子们,你们认为怎样?很久以前,我是那只鹿。你们有谁是海龟吗?”
  四个孩子举起手来,共中一个是善生。
  佛陀再问:“那谁是喜鹊?”
  缚悉底立即举手。佳莉嘉和芭娜崛多也同时把手举起。
  善生望着佳莉嘉,又望着芭娜崛多。“如果你们两个都是喜鹊,那你们便是一个人了。喜鹊生喜鹊的气,有何好处?我们为何不可以像鹿、龟和喜鹊那样做好朋友?”
  芭娜崛多站起来,走到佳莉嘉那里。她用自己小小的双手执着她朋友的手。佳莉嘉把芭娜崛多拉到身旁,移开一点让她坐下来。
  佛陀笑了。“你们很明白这个故事。你们记着吧,像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时都在发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五明学佛网: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黄明尧居士:一行禅师与正念禅——《一行禅师文集》感言 

 游祥洲教授:一行禅师的正念禅——序《步步安乐行》中文版 

 一行禅师:治愈愤怒这两个字是最好的良药 

 一行禅师:学佛人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一行禅师:不要让自己迷失于未来珍惜现在把握当下 

 一行禅师对五戒的重新解释 

 一行禅师:当你生气时试试这个方法简单却有效 

 一行禅师:手机只是一种工具别让它成为你的全部 

 一行禅师:高科技时代如何过上简单而又平静的生活? 

 一行禅师:怒火该如何熄灭?佛陀早已把方法传授​ 

 一行禅师:针对现代生活解释五戒 

 一行禅师:当你的心念佛陀的时候,佛陀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