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拜忏疗法


   日期:2012/3/8 16: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 游乾桂 

    忏悔说出了承认自己平凡、会犯错的内情,“说出来”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涤心作用”或“涤尘效果”。忏悔的过程犹如心中有一桶毒药,被一杯一杯地挥发掉一般,转化成心灵的平衡。拜忏释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还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

  《老子》一书中有言:“和大怨,必有余怨,可安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下责于人。”这样的说法,我叫它“忏心”。



什么叫“拜忏”

  拜忏,又叫礼忏,意指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对佛忏悔,并不是求佛赦罪的意思,而是求佛证明,向佛坦白所做的罪业,下定决心,不再故意作恶。对不起他为“忏”,对己认错为“悔”,拜忏的作用则是洗刷心中的罪业。

  千佛忏、大悲忏、三昧水忏、药师忏、净土忏等等是佛经中最盛行的忏法仪轨。

  拜忏是一种佛法仪式,可以衍生成“心灵拜忏”,将对佛忏悔改成对自己的忏悔。

忏的心理意义

  撰写“宗教疗法”的过程中,曾有些专家与非专家们,提出或苛或慈的质疑:“你的说法行得通吗?”如此的质疑,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他们对心理治疗的误解,我曾在《心灵医师》一书中提过,所谓的宽心疗法,是把不安定的灵魂变成安定的历程,或可衍生说它是一种心灵救赎的过程,更积极的应该是用来“重塑”与“恢复”健康自我的方法。谁有能力做到让困顿者产生这样的改变,谁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可以被提出的心理治疗法就有四百六十八种之多,包括最近相当热门的“芳香疗法”与“运动治疗”等等,这使我们相信,治疗的法则具有绝对的“个别性”,相信“佛学心理治疗”的人,绝对可以从中求得“宽心解忧”的秘方。

  拜忏,可以解构成“心灵的涤净作用”,洗脱内心的愧疚与宿怨。从佛家语,它是用来“消除业障”与“祈福保佑”的,使“一切苦具,转为乐缘”。

  “忏如浣洗,以水为名。”正有净化与觉悟的意义。

  在佛教的教义中,药师琉璃光如来算是人间的心灵大师,它代表东方的“净琉璃世界”,它以净化作“药引”,用来医众生的“情病”,返照自性如来。阿弥陀佛意味着西方极乐世界,接引的是心灵光净如琉璃的人,应该包括追求“心灵净土”吧。

  忏悔心的建构来自于“凡人”的假设,人皆凡俗,所以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有生老病死四苫,有错误、犯过、跌倒、失意、挫败等等常情,所以不必诿过,而是该懂得发忏心,等同于西方心理学家的“承认换来承担”的说法。

  从事心理治疗这么多年,见过为数众多的“外遇”个案,诚如西方心理学家所言,外遇是常态。如果治疗的模式仍然约束在“外遇的防止与解决”的纯西方式论证,那么常态就会被解释成必然,那么根本就毋需辅导与咨商。

  在这过程中,我发现拜忏是一套好方法。

  外遇的拜忏并不是要求个案从自身的角度,承认“悔不当初”,也不是把外遇罗织成“原罪”,而是令他“洗涤自己”,放下面具,看清自我。观照事件中有谁受到伤害?配偶、孩子,或是第三者,拜忏谈的是一种“心灵旅行”。

  佛与心理治疗的最大差异便在这儿,心理治疗提供了“处方”,佛提供了多种方式的“观心”;心理治疗告诉别人有病,佛告诉众生,反思之后的人仍可成佛。

  拜忏可以使人发现前非与今是。

六祖坛经忏悔品

  《六祖坛经忏悔品》中说:

    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不假到此。

  一戒香,即自性中,无非、无恶、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烈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香。

  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懂得忏悔的人,可以化身成为“自性化身佛”,在念念起恶,常行恶道之后,回一念善,圆满报身。忏悔品的精神在于: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忏与宽恕

  忏悔的梵名叫忏摩,即悔过、请求宽恕的意思。

  南齐萧子良《竟陵王集》二《净住子修理六根门》:“前已忏其重恶,则三业俱明。”

  《法苑珠林》一○一《忏悔篇》:“积恶尤多,今既觉悟尽诚忏悔。”唐译《华严经》十回向品:“以忏除一切诸业重障。”

  忏,说明了愕然愧惭的深刻内心。

  从西方心理思想的角度来剖析忏字,可以获得“不压抑”、“坦诚”、“开放”、“告解”、“诉苦”的含意,与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的“告解”具有相近的效果。

  在西方的耶教体系中,告解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心灵宽慰术”,在没有心理医生之前,它扮演了心灵解心师的功能,一位牧师、一个半透明的窗棂、一个赎恶者,就构成了一个仪式疗法,这与传统的民间“庙祝”也有雷同的效力,一个庙祝、一支签、一位苦难者,也能成就一种治疗。

  一个佛家、一间禅房、一位失心拜忏者,不也可以用来疗心止痛。

  忏,其实是一种由寻求“自我宽恕”,达到“我也宽恕”的历程。

  丹麦哲学家索仁·科克德(S.Coocord)曾经说过:“完美的爱是为了爱一个人,而使自己快乐。”他问道:“有谁是不能宽恕的?”心理学家发现,那个被普遍不能原谅的往往是自己。

  临床的研究工作使我明白,人的心病回复到原点直指“憎恨自己”,觉得做错了一件事,满腹懊恼,又不承认错误的“罪恶感”。实验指出,“死不认错”与 “无法认错”的人,心里最苦,怪不得杀人者会在投案的一瞬间说:“自首真好”。因为投案把杀人与偿还建构成一条“抵销作用”。

  忏悔说出了承认自己平凡、会犯错的内情,“说出来”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涤心作用”或“涤尘效果”。忏正是宽恕,使自己在忏悔之后得到心情的宽解。

  从寻常百姓的立场来看,“忏悔”很难。但由一个修行者的角度来看,就势必学会忏与恕的精神,为沮丧、焦虑、疾病等麻烦找一处心灵出口。忏悔的过程犹如心中有一桶毒药,被一杯一杯地挥发掉一般,转化成心灵的平衡。宽恕可以把人从地狱脱身而出。

  忏悔是生活中的一剂贴心的心灵处方。拜忏释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还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它能不算是心理治疗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拜忏       治疗)(五明学佛网:拜忏       治疗)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天天拜忏,业障还是那么重?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序曲 灵性修行与心理治疗的 

 法清法师:多闻才可以“治疗”偏见 

 济群法师:点亮心灯——浅谈《心经》的心理治疗 

 大安法师:念佛治疗忧郁症 

 传喜法师:拜忏能消除业障吗?定业能消除吗? 

 有伤害众生的业报,现在冤亲债主在讨,所以要多忏 

 《金刚经》是治疗抑郁症病人的奇方 

 平等心是治疗、去除瞋恨心最好的良药 

 《地藏经》是治疗业障病的大经 

 防鬼怪骚扰、治疗失眠,就多念这个咒语! 

 戒掉SY对治疗阴囊湿疹会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