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顶果钦哲仁波切:佛法的基本要点—远离生命中对苦乐的恐惧


   日期:2012/3/5 14: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轮回中的种种事物,终将如手指在池水上画画般不留馀迹。这一生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奋斗以求取成功与幸福,甚至工作到精疲力竭,也将毫无所获,因为在我们跨入死亡门槛时,又能带走什么?

当我们投入一些计划时,内心充满着过去和未来的种种思绪,失去当下的念念分明;这样要从情绪的羁绊中获得自由,是非常困难的。

即使是已证悟的觉者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形好,也示现肉身死亡以提醒众生无常。即使是梵天、帝释天及其它轮回中最高天界、寿命长达一劫的天人,也终究难逃一死,因为他们尚未根除烦恼障,必再投生下三道。

试想我们拥有这个诸多不完美的脆弱人身,又该当如何?

此时此刻,你或许正体验着各种幸福欢愉,但这些都不会长久,所以不要执着。今生你必会经历各种困难、疾病和其它麻烦;重要的是从这些经历中,了知法教的真正意义。

不论何时我们经历痛苦或快乐、不幸或满足,都是过去行为的结果。如果你现在健康、有名或富裕,那是因为你过去所行的善报;如果你因疾病、障碍或重重困境而受苦,那是你过去恶行的果报。

 「贪欲就像一只饥饿的狗」就算能尝到天人的珍馐美馔,我们还是会希求更美味的食物;即使能穿到天人华美的服饰,我们仍会渴求更精致的衣着。所以不要无谓的自我虚耗,像个追索彩虹尽头的小孩!世俗的目标完全无益。

如果你已经修行佛法,你的生命就很有意义,即使今天突然被雷劈死,也无须有任何遗憾。

如果你不曾修持佛法,至少有一件事不用担心:你没有任何机会远离轮回;你现在就置身其中,而且还会在里面耽留生生世世,像一只困在罐子里的蜜蜂,飞上飞下(六道之间)却逃不出罐子。如果你继续浪费时间,不论再多活几年或上百岁,到头来都没什么差别。

至今,或许你已浪费许多时间,但一旦你开始修行佛法,不论你活多久,每一天的每一刻都会是全心全意修持直到死亡降临的宝贵机会。那时你会清楚知道,没有一件事比佛法更值得;并且明白,为使自己完善而修持,是今生和来世的一项珍贵投资。

察觉整个现象界是多么梦幻无常,当死亡来临时,你就会像对待老友一样的欢迎它。犹如冈波巴大师(Gampoba)所说:在死亡时,已除尽轮回习气的最上乘修行者会融入大光明中;中等的修行者虔信自己会直登净土而了无畏惧;修持了一些佛法的下品修行者至少也没有悔恨,知道自己将免于投生三恶道。

即使你强烈执着于今生的事物,也无法留住它们。青春及伴随而来的欢乐匆匆而逝;没有佛法,就算活到百岁也只是延长老年的痛苦而已。只要你的心仍被八风所染污,就没有任何闻、思、修能让你获得解脱。

大多数人做了很多未来规画,但他们计划的未来,只不过是今生的短短数载,这是极为短视的。我们还有来世的漫漫长路要走。死亡只是一个必须独自跨过的门槛,唯有对上师三宝的虔信和对修行的信心,才能帮助我们面对死亡。亲戚、朋友、权势、财富和其它我们习于依赖的任何事物,到时都不复存在。

所以,如果你现在把生命浪费在无尽的次要工作上,可以确定你在死时必将悔恨哭泣,并被强烈的不安侵袭。

一个人或许会发觉自己没食物吃、没衣服穿、没房子住,但如果内心充满对上师和三宝的信心,他的心一直都是喜悦和自信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顶果钦哲仁波切       苦乐)(五明学佛网:顶果钦哲仁波切       苦乐)  

 陈兵教授:佛教苦乐观 

 苦乐人生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六、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五、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四、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三、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二、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一、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J 第601经(萨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七)~K 第472经(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