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竹庆本乐仁波切:聚积福德,以破我执


   日期:2012/2/1 15: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据说,如果你没有聚积足够的福德,那么你将无法证悟万法的空性。「聚积」指的是什么呢﹖「聚积」一词指的是许多小片段的集合,在这里它是指许多的知识、智能以及悲心的行为等等的集合。这也是代表着行持或者是觉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并且让它成为一个正面、良善的行为。事实上,行为与业力密不可分;在某方面来说,正面的行为本身即是福德。因此,聚积福德的修行道,也就是增长良善行为的行持。

    福德的聚积是基于我执的对治;因此,聚积福德的修行,涉及去除执着与放下。在佛法传统的修持上,通常是以布施的行持为开始。我们首先由对治自身对物质的执着下手,如我的衣服、我的食物、我的财产等等。布施的行持,是直接断除我们的执着,断除我们对自身肉体形相的执着。因为,这种执着是产生恶业的根基与原因。透过训练自己实践善行,我们即是在断除我们恶业的根。我们先由放下对外在物质的执着开始,然后一步步地,我们练习放下对思维概念的执着,或者说是放下对整个所执取之内在宇宙的执着。

    聚积福德最如法的修行,即是不要求如何回报的放下。换言之,放下的修持即是单纯地给予。无论所给予的,是你正面念头、你的悲悯心,或是一个物质上的东西,如果你能自在地给予而不求任何回报,那么这即是正确如法的聚积福德的修行。

    透过学习与思维,如果我们能发展出某种程度的洞见与对心的了解,那么就有可能将它延伸至我们的行持当中,来对治我们的情绪或是烦恼。这种行持的目的,是能觉知到我们执着的每一个层面,然后放下它。当我们能够这样做时,我们执取的习气与我执就可以消除。自然而然地,我们通常会对任何所感知到的,或是任何意识中生起的对境产生执着﹔而当意识每一次的执取,都会在我们的心续当中留下一个执着的印记。随着每一个留下的印记,我们建立起自我的形像,并且更加地确信有我的存在。当我们练习放下,再三地反复修持后,不执取的习气就会取而代之,印入我们的心续当中。如此这般,我们破除了我执的围墙与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因此,聚积福德的行持能引导我们至更高层次的了悟,而证悟到无我、智慧与完全的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积福       竹庆本乐仁波切)(五明学佛网:积福       竹庆本乐仁波切)  

 惟觉法师:如何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慧光法师:修道便是积福求慧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过年啦:家里有剩饭、剩菜的人有福了,在春节期间如何给自己 

 勤积福德是财运亨通、财源滚滚的秘诀 

 诵《地藏经》积福和求财 

 嘎玛仁波切:不累积福报资粮,何以谈智慧见长,更何以谈成就 

 善,可​积福;德,能聚财 

 消孽灭灾免难祸患不侵,在劫能逃的积福改命大法!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坚持放生积福,就不要怕机遇会是陷阱 

 孝顺父母就是积福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