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心律法师:“侯耀文遗产案”引发的亲情思考


   日期:2011/12/29 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侯耀文遗产案”引发的亲情思考

 心律法师

近日,僵持了三年多的侯耀文遗产案终于有了结果,侯耀华与侄女在和解协议书上签字,双方握手言和,并就侯耀文遗产处理等问题达成一致。

当金钱遭遇亲情,侄女与伯父对簿公堂,走上法庭的原被告本是血脉相连的至亲,这种至亲关系本该是最真最久的,却以这种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之间的亲情呢?

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不论对方贫穷富有,善良丑恶,她本来是因为血缘关系而存在,扩展开来却泛指亲属之间的相互感情。

亲情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一丝不经意间的牵挂、惦记,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会拥有的本能反应,原始能力。 舐犊情深”、“乌鸦反哺”,多少动物间的表现让我们慨叹亲情的伟大;“血浓于水”、 “骨肉相连”,让亲人们即使远隔千里,也能体会到亲情的深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

但亲情,也是需要彼此精心呵护的,需要相互间的宽容与理解。有时候一家人也许会吵架,但因为有亲情的存在,吵过以后,我们依然是一家人。

在我们一直赞颂的亲情、友情、爱情这 “三情”之中,亲情居首,也最真。如果说友情和爱情还有所选择的话,亲情则在你出生之初就已经确定,父母不可以选择子女,子女也同样无法选择父母,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看《东周列国志》,其他情节记不得了,却惟独记住了一句话:丈夫死了,可以再找一个;子女死了,可以再生;但父母死了,就再也没有了。

亲情在“三情”之中居首位,也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及其独具风韵的情愫。

有的朋友认为佛家是不讲亲情的,特别是“出家人”,上不能奉养双亲,下不能抚养子女等等,并因此认定佛教是否定个人亲情的。

这是对佛的误解。仅举一例就可说明,我在博文“盂兰盆节话佛家的孝慈”中也曾经提到,《佛说盂兰盆经》是宣扬佛教孝慈思想的经典之一,它和《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同被称作是佛教的“孝经”,它主要体现“上报四恩,下济三途”的佛教孝慈精神,这种孝慈观念不同于一般世俗所谓的孝道,而是应观世间“一切男子为我父,一切女子为我母”,把行孝视为做人的一种本能,人人皆应尽心行孝,把世俗之孝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是为佛家的“大孝”。

净土法门法师在一次开示中讲到:最难放下的就是亲情,真想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首先要把亲情淡化。但淡化并不是不孝父母,而是要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真正落实,落实又不执著,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普度众生,给世间人做好的榜样;内心清清净净,一尘不染,这才可以提升自己的灵性。出世法跟世间法是一体的。

心律开示:心境清明,毋贪毋痴,视众生为亲人,把世俗的亲情升华到佛家的慈悲,是为“大亲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