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佛心的清净超越我们的感觉 |
||
|
||
佛心的清净超越我们的感觉 大家说:「我还要找清净心。」 我们找的那个清净心不算数的,那个是凡夫的生灭心。 只有信愿持名这个心是佛心,「佛心无不清净」。 佛心的清净,「我没有感觉呀?」 因为佛心的清净超越我们的感觉,是不垢不净的清净。 我们那个清净,是感觉的清净, 「你看,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清净多了!」 这个,你现在感觉好,等一下就感觉不好了; 晚上感觉好,天亮就不好了;白天感觉好,晚上又变了。 今天儿女孝顺,工资发的多多,人家讲好话,说得你兴高 采烈,感觉得意洋洋的; 到了明天,天要下雨,关节又痛了,媳妇又跟我吵嘴了, 锅里面烧饭又烧生了,事儿都来了,你就又完了。 这个都是生灭的,不能在这里面去找。 阿弥陀佛这种救度的清净心是不生不灭的。 而我们现在为什么感受不到? 因为我们是愚钝的心,你能感受到名号清净的话,那你不是凡夫了。 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就因为我们是凡夫嘛! 所以不要找感觉。 阿弥陀佛的广大智慧,我们没有感觉, 你如果落在感觉当中,就肯定错了,因为那个是凡夫生灭的东西, 你把你的生灭感觉,当作一种解脱的本钱,那你大错而特错! 「哎呀,好啊,这样就能往生了」;感觉没有了,心里就慌了。 所以,我们只念「南无阿弥陀佛」,有感觉、有感应、 有感动、有体验;我哭出来了,我笑出来了,我欢喜了, 通通都不要管它,只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靠定这句名号,像靠准了一座大山一样稳当。 所以,这个是「即凡心而佛心」。 就好像我们所讲的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这六字名号就是沟通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的。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其实跟极乐世界就已经是一纸另面了。 我们还在娑婆世界,是凡夫。所以,我们那一边还是有分别、有贪瞋痴。 但是没关系!我们已经在六字名号这一边了, 这口气一旦不来,「呼」就到了另一边来了, 这一面是无量光明的,就可以往生成佛了; 只是现在暂时在这一边,还没有往生成佛。 「我怎么不知道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有这么大功德? 我怎么不清楚?」你还是凡夫,你哪能测度到呢? 经典里有个比喻:以凡夫的心想去测量佛的智慧, 就好像拿一把尺子要去量虚空一样。 你拿尺子量虚空怎么量?「一尺、五尺、一百尺……」,没办法量。 你拿尺子量桌子可以,「四尺五寸」,好像感觉很实在, 这个是有形有相的,因为我们的心都是生灭的,有为造作 的,所以我们所思惟到的东西,能感受到的,都是有为、造作、生灭的东西。 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无为、不生不灭,你怎么能找到感觉? 除非你已经悟得不生不灭了。 没关系!你只要念,到达极乐世界,当下豁破无明, 「哎呀!原来感觉在这里呀!」 感觉不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感觉都不真实。 一旦到达极乐世界,当下豁破无明,证得无生法忍, 「原来如此」,礼佛一拜得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