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六章 本经的重要点


   日期:2025/7/27 2: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十六章 本经的重要点

本经事相虽浅显,含义却很深远。前面各章,随意讲说,亦讲不出什么好道理来,正如狗子嘴巴里拿不出象牙来一样;虽然,能看了各章,对本经大体所讲的是什么东西,亦必可了然胸次。今余义未尽,再来说几点本经与他经不同的地方。

第一节 度人重于自度

佛法谈大乘,小乘。照一般的说法,大乘人是先利人而后自利的。楞严经谓:‘自未度而先度人者,菩萨发心。’小乘是自利的,自度的;但自度自利之后能否再利人度人呢?若是‘趣寂’的定性小乘人,是否定了这种功德的;若大力大根的小乘人,或回小向大的小乘人,那就同菩萨一样以‘宏法为家务,度生为职志’了。

本经属大乘经,为大乘人所修的法门,前在‘本经在佛法中之地位’中已说过了。本经既是大乘经,本经主要的人物──地藏菩萨又是标准的牺牲自我,为众生服务的大乘行者,所以本经的作风,是度人重于自度,利他胜过利己;因地藏菩萨要‘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则知他经其他菩萨虽亦多为度人利人;而累劫重誓,愿力无穷,比起地藏菩萨来,恐多逊色。这可说是本经的特点之一。

第二节 事相重于理论

诸经所谈之理则,不出性相、因果;性相偏于理,因果偏于事。说性空以显中道,则有般若三论诸经论;说相有以示圆实,则有法相唯识诸经论。至谈因果事相的,则差不多各宗的经论都有涉及,不过大小不同,详略有别罢了。

本经亦有许多谈理论的地方,如业缘等诸品,涉及‘业感缘起’的道理,固不限于小乘;而性识不定,造业从心,造福亦从心,亦多涉及唯识唯心的理论;至罪性本空,从缘而有,则又涉及性空中道的道理了。不过本经对这方面的理论,似乎议而不论,甚少发挥,偶尔涉及而已。但为什么不多谈理论呢?因本经的中心对象,是为教化刚强不驯的罪苦众生;为此类罪苦众生就范,不得不用苦切语、强硬语,引地狱的事相,因果的事实,广为说法。故业感、狱名、阎罗等品,都是重于因果理论。除此而外,如见闻利益品等,广谈人天见闻之福利,也不过用来助显此因果事相之理论而己。因此,其他经论虽亦多谈因果事相,而所谈或莫如此经之完具与明显,与夫感人之深切,此又为本经的特点之二。

第三节 他力重于自力

佛法说到修行的法门,多到无量无边。广言之,即众生有八万四千病,佛法有八万四千药而对治之;略言之,不出六度行;再略之,不出戒、定、慧。戒摄布施、持戒、忍辱;定摄禅定;慧摄智慧;精进则通诸度。而八万四千以及无量行门,又多从这根本的三无漏学与六度诸行演化出来的。若从中国佛教各宗上来分行门,则不出禅观行,戒律行,净土行,真言行;亦逃不出戒定慧的范畴。不过参禅学戒,属于自力行,以自力为主,他力帮助者次之;而修净习密,则著重他力──佛力被护,自力反在其次了。

本经处处说到地狱罪苦众生,皆由地藏菩萨大悲威神之力,拔之令出,是以他力加被为重。因地狱众生,久沉幽冥,昏迷失性,那里还谈得到用自力来修行呢?只有仗他菩萨之力为前方便;先令脱苦转生人间天上,然后再以自力修持,渐至究竟解脱。因此,可知用到他力时,因自己在地狱已失去自力的主见,不获已而用之,若自己做人,尚有办法时,不用自力来修持,尤其平日自己不肯做,临急事到,求救佛菩萨,向佛菩萨扣响头,一味养成依赖他人的心理,失其自力更生的勇敢,那就太没出息,太无价值了!

佛法最重自力,说一切的罪恶与福乐,都是本人自己造出来的,要改恶为善,离苦得乐,完全要用自己的劳力去创造出来;靠佛,靠天,靠祖先,都是弱者,不算好汉!但本经为对治地狱罪苦众生,因为他们已失去自己修行的力量,需要佛菩萨救济,故他力重于自力,别具作风,不同他经,这又为本经的特点之三。

第四节 修福重于修慧

福慧两轮,在佛法中是相提并论的;因为由人学菩萨而学佛,是要福足慧足,才能完成了人格,达到了学佛的任务。所谓‘道德必以智慧为本,智慧必以福德为基’,故慧之与福,犹如人的目足,无目则不能看,无足则不能行,即失去了人的完整性。亦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福慧喻之为轮,亦是这个意思,若少了一轮,即推动不灵。故佛法里有两句极流行的话,即是‘解行并进,福慧双修’;解即属慧,福即属行。慧解和福行,能得相辅而行,平均发展才是学佛的正宗!

本经于慧解与福行两方面,都有说到。如广说因果报应之处,叫你去理解有如是因,招如是果;畏果不如慎因,怕罪不如修德,都是要人运用智力,审思善恶,判断是非;这些都是属于智解边的事。如说念佛、诵经、布施、礼拜、供养、赞叹等,都属于修福边的事。虽福慧两边都说,但多说方便之慧,少及究竟之慧,若以三般若来讲,则以文字、观照为多,实相较少,至讲到修福边的事,本经则比较修慧说的为多,差不多全部经都是说的劝善修福的法门。福慧两轮,学佛人既要平均发展,才达到学佛的任务;那么为何本经要偏重说修福呢?因本经主化的对象,是地狱罪苦众生;这些人因不信因果罪福,不肯修福才堕落,为要省悟这些人,使他脱离迷途,同登觉岸,故本经特著重于修福。这也可说是本经的特点之四。其他的特点还有,随文可寻,不复一一叙述。(请参阅东初法师近著地藏经概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竺摩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竺摩法师)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责任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四章 以布施修福为助道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三章 以称佛名号为正行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二章 狱吏陈述二三事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一章 怎样能使存亡两利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章 如来称赞修福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九章 普贤菩萨请说业报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八章 阎浮众生的业感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七章 菩萨为佛母说业缘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六章 化主的分身集会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五章 地藏菩萨的示迹 

 竺摩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四章 地藏菩萨的本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