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  |                                                                                                                
  ||
| 
	     |   
  ||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别号懒安,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幼年入道,顿拂尘蒙。元和十二年(817)于建州浦城县凤栖寺受具足戒。后受业于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学习律乘。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深感所学于自己的真实受用不大,尝自念言:“我虽勤苦,而未闻玄极之理。”于是振锡孤游。在前往洪州的路上,大安禅师碰到一位老父点化他说:“师往南昌,当有所得。”   于是,大安禅师便径自来到洪州百丈山,参礼百丈怀海禅师。   初礼百丈禅师,大安禅师便问:“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禅师道:“大似骑牛觅牛。”   大安禅师又问:“识得后如何?”   百丈禅师道:“如人骑牛至家。”   大安禅师进一步问:“未审始终如何保任?”   百丈禅师道:“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   大安禅师由此领悟佛旨,安心住山,再不向外驰求了。   后秉百丈禅师之命,前往大沩山辅助同参师兄灵祐禅师,创居沩山,充当典座。在大沩住山期间,大安禅师躬耕助道,克尽职守,为众所敬。后归福州怡山,广化闽中。   大安禅师入寂于唐中和三年(883),塔于愣伽山,谥圆智禅师。   ——摘自明尧、明洁编著《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