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百喻经卷上》:50、医治脊偻喻譬  |                                                                                                                
  ||
| 
	     |   
  ||
     译文:   譬如有人突然患了佝偻病,请医生来疗治。医生把酥油涂在他身上,上下用板夹著,用力痛压,患者的双目不觉一下子都被压挤出来了。   世上的愚人也是这样,为了修福业,就做生意,利用了许多非法的手段,事情虽是做成了,但是所得抵不过所失,来世进入了地狱,就好比双目迸出一般。   《百喻经》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50、医治脊偻喻譬   如有人,卒患脊偻①,请医疗治。医以酥涂②,上下著板③,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为修福故,治生估贩④,作诸非法⑤,其事虽成,利不补害。将来之世,入于地狱,喻双目出⑥。   注释:   ①卒:通“猝”,突然。   ②酥:酥,牛羊乳制成的食品,即酥油。   ③著板:著,安放;捆扎。著板,即上下安置夹板。   ④估贩:估,商贩;估客。   ⑤非法:在此文中,作违反佛教戒制所规定之事。   ⑥喻双目出:此句之后,有“卷上终”三字。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牦   3、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