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
||
|
||
列位朋友: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困难使生活工作过得异常艰辛、困惑,甚至有时叫人难以愈越,人们常把这种情形叫做“魔”难,意思是魔给制造的困难。 事实上人们生活在世间服食“五欲”,也就是需要“财、色、名、食、睡”五类生活内容,往大一点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受蕴,它们既是人类的需求也是人类的魔难。拼死拼活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生生世世永无完结,贪欲五蕴、服食五欲的代表人物就是“魔”,它的名字叫“波旬”。如果是生活中接触到五蘊、五欲起心动念了,就说明已为魔所动搖;受魔摆布、为魔所系缚,生活在苦中不得出离。 反之,若放弃五蘊不食五欲,冲出魔界不为束缚,身心自由永无痛苦就叫做解脱!详细请听先贤圣哲是怎么说的: 第20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从座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说,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比丘白佛言世尊: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如是受、想、行、识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是故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若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如是受、想、行、识动摇,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第20经释文:如是我闻,当佛陀在舍卫国给孤独园讲法时,一次有位比丘起立礼佛说,请世尊为我略说法要后,我选择一静处,做专精思维,不放逸住。而后认真思维,之所以善男子要正信非家而后出家学道,实是为了断除色欲贪,而不得不自我采取的一项强制性措施。直至到自知悟道了不受后有之身。 尔时世尊赞许说道,很好!很好!比丘。你今天是说,善哉世尊!请为我略说法要,闻己当择一静处者纭纭,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是这样说的,对吧?回答说是这样的。 佛告比丘说,谛听善思,当为你说。佛说比丘:当发生思想动摇的时候,就说明你已被魔所控制了。若不发生思想动摇的话,就说明已经从魔波旬的控制中解脱出来了。刚说到此,比丘就站起来说,我清楚了世尊!我明白了善逝!此时佛问比丘,你从我所说的要义中,都广泛联想到了些什么?比丘回答佛:世尊,当色蕴发生振荡摇动时,就表明已为魔所束缚,若不振动摇荡者,就表明已解脱于波旬的束缚了,同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我从佛说要义中所得到的广解其义。佛赞许说很好!很好!你从我说的要义中所广解的其义是:若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摇者,则解脱波旬,乃至自知不受后有之身,心得解脱,成就了阿罗汉。 小结:以上诸经是佛陀为利根者略说法要,虽只数语,而听闻者即悟义根道源;广解其义;深得其味;直指要害;一语中的,此诸利根辈实为修习者之楷模。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地渡过每一周,祝大家快乐! 谢谢大家! |